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洋 《社会》2000,(10)
●城乡婚姻差别已十分明显。从初婚年龄看 ,从50年代到90年代 ,城市初婚年龄有明显上升 ,而农村只有较小的上升 ;另外 ,从上升的最高岁数看 ,农村很快就稳定在一个年龄段上 ,不再继续上升 ,城市则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中 ,而且90年代有了更加明显的上升 ;从认识途径变化看 ,城市的个人婚姻特征较农村明显 ;从决定方式看 ,农村中父母参与的比例仍然高于城市。可见 ,在农村家族婚姻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产生这些差别的重要因素是生产方式的差别。在相同的生产方式下 ,婚姻制度还受到经济环境条件的限制 (李东山《城乡婚姻比较》 ,载于《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变,传统社会向当代突出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变迁,许多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因素油然而生,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形式也必然随之发生了转变,本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三种分析工具为方法,来简要解读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俄经济转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 ,原苏联选择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取向和目标的激进式改革模式 ,而中国选择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体制置换计划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两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不同 ,转轨的取向、目标和模式、进程也不同 ,因而结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小农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又过着缺少竞争吃“大锅饭”的日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总的来说是平等的,利益差别不大,因而社会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结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收入水平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因…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婚姻观念及其型态的衍变过程,正是在不断调整和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下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来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表现得格外明显。本文就商品经济对我国婚姻关系的影响作一粗浅分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面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新闻报道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这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典型、新经验,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种转换,积极而自觉地参与这种转换,以发挥新闻媒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影响下,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移式思维定势,形成了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的工作角度采写新闻报道的僵固视角。这个观察与采写视角很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体、全面的工作和生产性报道。但是,这个视角和由这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决不单纯是经济关系的变化过程,因此也就不单是研究一般经济变量就可以完全把握的。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愈来愈多的非经济因素或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一、关于经济运行系统的变化与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不协调性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引入市场关系或市场机制。这种变革使既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经济关系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意即婚姻之事乃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美国人在婚姻上大抵也是如此。如同美国人的家庭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样,美国人的婚姻也经历了从传统方式转为现代方式的变化。这种在婚姻方面发生的变化,一方面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大变迁──由一个相对封闭、传统性的前工业社会到一个高度发达、全面开放的后工业社会。另一方面,这种变化还反映了美国人在婚姻观念上的大转变──婚姻中的功利因素趋于下降.婚姻中的感情成分不断上升。走了圣坛的婚姻观从历史发展来看,美国早期殖民时期的婚姻习俗基…  相似文献   

9.
夫妻关系是超血缘的最亲密的两性关系。它包含着情感、经济和性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夫妻间经济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层面的关系。而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变更又必然引起家庭中夫妻经济关系的变化。鉴于此 ,本文试比较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前后 ,即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条件下 ,夫妻经济关系的变化 ,及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夫妻经济关系的状态及特征改革开放前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虽说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但实质体现在分配上却是低工资、高就业 ,平均主义、大锅饭。这种…  相似文献   

10.
增强公关意识发展市场经济刘喜印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给我们的观念意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领导水平等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史户口册数据库和有关文献资料,考察了晚清东北双城堡旗人婚姻行为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旗人男性早婚盛行,大龄未婚和终身不婚问题突出,男性初婚“夫小妻大”比例高达四成,而女性早婚不明显且婚期更加集中。从时间变化趋势看,男性初婚略有提前、再婚略有推迟,初婚婚龄差和再婚婚龄差都在减小。女性初婚推迟,嫁给再婚男性的女性年龄也在增大。女性再嫁比例逐渐提高,节妇守节时间长度逐渐缩小。男性续弦比例提高,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旗人是纳妾的主要人群,生育是纳妾的重要目的。京旗和屯丁的婚姻存在着多方面明显的差别。晚清东北双城堡旗人婚姻行为及其变化受八旗制度、人群类别、旗人生计和人口性别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志仁 《社科纵横》2001,3(3):39-40
理论法学的成熟与否 ,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法学乃至法制事业发展的关键 ,当我们把法治确定为改革和治国的目标取向时 ,成熟的理论法学显得更为重要。然而 ,我们以往通行的理论法学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人大于法、法自权出、义务本位、工具主义”特色渗透到理论法学的各个方面 ,可以肯定地说这些计划经济的特色产物不仅困扰法学发展的理论 ,而且严重阻碍着中国法治秩序的构建进程。因此 ,走出这些旧体制下法律特色的困惑 ,确立“法律至上、权利本位 ,信仰塑造”的新的现代法治理论是法学界亟需完成的使命。其一 ,确立法律至上地位我…  相似文献   

13.
中亚五国独立后经济发展缓慢之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鸿钧  卢世军 《社科纵横》2005,20(3):119-120
苏联解体后,新形成的独立国家各种经济问题凸显,在相对落后的前中亚五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中经济问题尤为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联盟中央与地方加盟共和国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但又是什么历史原因形成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分工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农、轻、重比例失衡;工业化尚未完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求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我国旅游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旅游界应加强哪些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观念?它将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哪些可能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旅游的影响众所周知,现代旅游业产生于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均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旅游业从一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就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现代旅游业在我国的诞生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虽然从时间上看比发达国家的现代旅游业要落后30年左右,而且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而不具备现代旅游业产生的体制条件。1978年开始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逐步为我国  相似文献   

15.
试论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与机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明忠 《探求》2000,(2):43-45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从集体所有制为主转向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的市场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农村的一级基层政府──乡镇政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置的政府机构模式和管理方式还没有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转换与机构改革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乡镇政府当前面临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现代化等新课题的外在压力和自身臃肿,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低下的内在压力。自身改革不到位使政府…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这种新型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工作,课题更多,难度更大。我们既不能固守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的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做法,而应着眼于改革与发展,从我国现有条件出发,借鉴国外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短期与长期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户口的不可迁移性。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户籍制度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样通过采取积极推进、分步到位的办法,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体制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技术现象,它的建立也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和考察计划体制下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文章首先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前提即人性假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人性假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文化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民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力量,能否搞好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的兴衰。1984年以来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总体上说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产品经济的旧体制转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最后找到搞好全民大中型企业的有效途径。文章认为,应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和新旧模式的转换。这种新模式应该是,以健全的金融市场为先导,以集团股份制为基础,由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所构成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完全受计划方式调节的国有企业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经过 2 0年的改革 ,国有企业没有真正地实现脱困。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其重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在伦理上的基本取向的偏执。因此 ,要实现国企改革的成功 ,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伦理观的冲突与转换问题 ,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