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作为向社会灌输主流伦理意识形态的基本手段,是统治集团最愿倾注热忱和花费代价的社会工作;而德育思想,作为伦理文化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又最为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在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双重关注下,德育思想自然在民族文化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中国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宏富精深;趋时更新,流光溢彩,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旋律。自先秦至明清,从近代到现代,几千年的哲学和文化,所谈所论都离不开一个“德”字。“德者,得也”。意味只有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方可得民心,得天下。德概念后被引申为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人德观”的概念,是基于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为人立德、以德育人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并认为人德观构成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核。中华民族是尤为重德的民族,故欲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便不能不从德育思想入手;而欲探究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特质,更不能不着力研究贯穿其中的人德观。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以“仁”、“义”、“礼”为核心,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4.
"德育"概念源流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德育”这一概念进行了回顾和辨析 ,从“德”字的出现、“德”与“道”、“道德”、“德育”等词汇的出现以及其含义的变化发展 ,重点分析了“道德教育”、“德育”以及“大德育”等概念间的演变和发展历程。这不仅有助于澄清德育理论界思想的混乱 ,也可以减轻德育实践工作者对“德育”概念的困惑 ,本文还对德育范畴的过度泛化的利与弊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现实价值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重视德育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儒家塑造理想人格思想有助于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儒家“仁爱”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原则;儒家众多道德条目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具体化;儒家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方法的完善;儒家严明律己道德修养思想有助于搞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儒家身教示范思想有助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考的重要问题。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公室衰微”.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以德配天”思想被诸子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系统的民本思想,从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先秦政治伦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道家重要著作《文子》搭建了道与万物之间的桥梁,描述了道具有“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五个特性,提出“仁义为本”是治国之基、德政之要,指出德育是个体“虚心返初”和推行德仁义礼、实施德政的前提和基础。《文子》认为德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体道、悟道、得道、行道具有“心小、志大、智圆、行方、能多、事少”特点的圣人,提出了“明道知权”“智能兼备”的人才标准和“不以小恶妨大美”评价原则,并基于“自然”阐述了“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的育化方法,主张个体要“养形修身”,以养神为主做到淡泊寡欲、致虚守静、柔弱谦卑、守精保真;以养形为次做到“节”“适”“和”“便”,形成了系统的德育思想体系,推动了中国德育思想逐步摆脱神秘而迈入理性轨道。  相似文献   

8.
“德”—“育”生态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无力感是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这一困境根源于“德”—“育”生态的危机,德育模式必须与一定的道德精神相适应,这种适应不是个别要素的适应,而是教育生态的适应。“德”—“育”生态是在教育学意义上决定德育效力的重要概念。现代中国德育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并致力于“德”—“育”生态的理论建构与现实建设,新的“德”—“育”生态的建构是走出转型时期德育危机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道两家都认同“和谐”是一种规律或法则,是一种理想状态,强调人要和睦相处,崇尚“天人合一”。但先秦儒家主张心为主宰,注重人的力量和德的作用;先秦道家却主张超越世俗,看重“天和”,认为人的本真就是和谐的,要皈依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二者双峰并立,相映生辉,共同支撑和影响着中国和谐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实施“以德治国”的中介手段和本质内容,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因之一。儒家认为, 以道德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比刑罚治国更得民心, 更易于长治久安。这一理论可称为“德治- 德育”理论。儒家德育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和君子人格等内容, 对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深远影响。研究和评析儒家的传统德育思想, 或许给我们今天宏观认识德育事业的深远意义, 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先秦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德育的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道德教育更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从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探讨入手,分别就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意义等进行了分系统论述,旨在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2.
表面上看,法家曾猛烈地抨击和否定儒家的德教思想,明确宣布“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似乎法家绝意于道德教育。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都有一大套开展道德教育以治国安民的主张,所不同的是儒家着眼于“导”人心,道家着眼于“顺”人心,而法家自有其独到的见解,着眼于“制”人心。法家主张以法教代替德教,以法治代替德治,通过法制的宣传教育和实行,重新组建社会规范,以控制人心,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其德育思想独树一帜:其德育内容是强化法制意识;其德育目标是维护君权,崇尚法术;其德育方法是因人之…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谈审美和艺术,不只是着眼于美的形式特证,而是将美的形式持证同深刻的理性道德内涵、同人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美善结合、美善统一,即所谓伦理美,在先秦儒家美学和伦理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它既是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是先秦德家道德教化思想的重要特色。深入探讨伦理美对于现实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孔子的伦理美思想很丰富。从伦理道德的观点看自然现象,将自然现象看作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所谓“以物配德’”或‘和德”.是他的伦理美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他讲:“岁寒,然…  相似文献   

14.
“德主刑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经典命题,而且是传统中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考察“德主刑辅”的历史发展,以现代视角审视其基本内容,为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寻找可资借鉴的传统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5.
先秦的“德”与一般“物”的概念不同,是一个没有实在对象的、完全是为了追溯人道之根据、并表明要相承于此根据而构建出来的概念。“德”概念的复杂就在于它有变与不变两面。始终不变的是德之为德的本质含义,它在《周书》中就已经被确立了,即对人道之根据的承受。当先秦各时期各学派对“人道之根据”以及“如何承受”作出不同的阐释后,将在“德”本质含义的基础上充实、外化出各种具体表现,从而有了语境意思相异的“德”。这即是“德”概念变化发展的一面。在把握了这两面之后,先秦“德”义之变迁也就能被清晰地梳理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历来重视德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历经两种社会形态,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德育观。 一、德育至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观点 同“智育”、“体育”并列的“德育”,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理所当然,学校德育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因此,传统的德育观也没有脱离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思想的束缚,在内容上,形成了以道德教育为主体的儒家德育观。  相似文献   

17.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礼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作者通过对礼法思想的人性论基础,“礼法并重”诸问题的研究,并辨析了荀子“礼”“法”与当前我国“德”“法”概念的异同,从而得出荀子礼法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毛泽东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毛泽东德治思想的产生过程 ,可以看出 :中国源远流长的德治思想传统是毛泽东德治思想产生的思想土壤 ;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 ,是毛泽东德治思想的实践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德治理论 ,则是毛泽东德治思想直接的理论来源和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以德治国的基本方针、基本途径、基本任务 ,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灵魂 ,是统帅”,“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一系列闪光的观点 ,强调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党、以德治政和以德育人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德治理论。  相似文献   

20.
“阴德阳报”说是一种宣扬现世行善即可造福自身乃至后世子孙的福报理论,是汉代以来糅合了传统儒家“德报”理论、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释教“报应”思想以及民间流传的道教“承负”学说的产物,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汉代的交互影响与融合。先秦汉传世文献中涉及“阴德阳报”说的时间上限,最早不会早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在此之前,凡是关于“阴德阳报”说的文字,可能都是出自后人的增入或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