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参加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之前,这些花龄少女就知道可能会失去什么。但这并没有阻止她们作出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献身的决心。对她们来说,库尔德人受的苦难太多,而让所有库尔德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对,虽然自从1922年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库尔德人就开始分居在不同国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运动开启第一波高潮。其间,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历经两次调整,由漠视库尔德人的政治诉求转为援助库尔德民主党的武装部队,最终又转为放弃支持库尔德人的民族事业。政策不断调整的背后蕴含着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的逻辑,即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为中轴,以美国与主权国家的双边关系为限度,受到隔岸平衡战略的深刻影响。这决定了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态度会始终徘徊于政治冷漠与暗中干预之间,亦是美国拒绝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阶段地探讨了战时英南关系。(1)1939年9月—1941年4月,英从默认南持中立立场转入争取南参与“巴尔干联盟”,而阻止其加入三国同盟,但未能成功。(2)德占领南后,英出于军事战略与政治需要,从支持切特尼克运动转到支持人民解放运动,使英南合作关系发生质的飞跃。(3)大战后期,英继续修改对南政策,推动南组成了以人民革命政权为基础的联合临时政府,并予以正式承认,从而奠定了战后英南新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艾德礼政府在缅甸政策上并没有大的创新,仍然沿用了战时内阁的政策。缅甸总督史密斯由于在缅甸推行与昂山敌对的政策使得缅甸的局势恶化。艾德礼政府逐渐改变了缅甸政策并任命兰斯为新的总督。兰斯支持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在经过了一番迟疑后,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了兰斯的建议。但是由于英国政府的迟疑不决,缅甸的局势恶化,缅甸民族主义者与英国的关系也更为疏远。这一政治局势与缅甸在英帝国战略上的次要性使得缅甸最终在英联邦外独立。  相似文献   

5.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是法国败降后英国孤军作战的产物。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抵抗运动在英国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率先倡导欧洲抵抗运动并成为支持欧洲抵抗运动最早的国际中心。但该政策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苏美参战动摇了前一时期英国政策的战略基础与核心理论,更增加了其保守色彩。SOE 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加速了英国政策向保守方向演变。但战争形势的缓解和战时内阁对 SOE 的改组又为英国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随着盟国战略反攻开始,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大规模实施与英美战略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决定了英国政策的偏重和具体内容的差异,同时反法西斯短期战略需要与英国在特定地区和国家追求的长远政治利益及其矛盾斗争导致其政策复杂多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至德国投降,英国政策渐失其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6.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是法国败降后英国孤军作战的产物。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抵抗运动在英国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率先倡导欧洲抵抗运动并成为支持欧洲抵抗运动最早的国际中心。但该政策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苏美参战动摇了前一时期英国政策的战略基础与核心理论,更增加了其保守色彩。SOE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加速了英国政策向保守方向演变。但战争形势的缓解和战时内阁对SOE的改组又为英国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随着盟国战略反攻开始,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大规模实施与英美战略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决定了英国政策的偏重和具体内容的差异,同时反法西斯短期战略需要与英国在特定地区和国家追求的长远政治利益及其矛盾斗争导致其政策复杂多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至德国投降,英国政策渐失其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7.
曾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将自己定位为大英帝国的守护者,在其对外政治思想中也是以此来作为立足点的。在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战时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战后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反苏反共,并设计了“三环外交”。其对外政策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欧洲列强长期的渗透和侵略并未使奥斯曼帝国完全丧失主权,但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导致帝国的崩溃,也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协定"和条约重新勾画了中东地图,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在中东"制造出"许多新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东各民族的命运。奥斯曼政府"亲德派"的错误导向,"帮助"英法等国实现了瓜分和占领中东的愿望;阿拉伯人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作获得解放的机会,最后却换来殖民主义者的"委任统治",延缓了独立的步伐。英国和法国获得了统治中东阿拉伯地区的机会,但委任统治的困境又成为殖民帝国崩溃的开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东历史的转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美国为确保对朝鲜半岛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力,服务于美国的东亚战略利益,对朝鲜半岛南部实施了军事占领.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美国在占领期间推行的内部事务管理政策以确保朝鲜未来政权"亲美性"为基本目标,并最终扶植起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南朝鲜独裁政权.美国对朝占领政策昭示:美国占领政策的真正基础是战略利益,"民主改造"只是一个口号.  相似文献   

10.
敏敬 《国际论坛》2011,(1):73-78,81
伊战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治上高度自主,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受伊拉克库尔德问题影响,土耳其反分离主义的困难加大,伊朗库尔德反对派以建立联邦制作为新的政治目标和动员口号,标志中东库尔德问题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库尔德自治也导致伊拉克民族矛盾从国家政治层面蔓延至民间层面,伊拉克库尔德人的地区影响力扩大,从而形成两伊、土耳其和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三国四方"的地区关系格局,进一步影响未来伊拉克和中东库尔德问题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