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仰是人的目的性要求的终极目标及趋向,是构成人的目的性要求的前提和基点。信仰危机产生于人的目的性要求与自然界、人的目的性要求与现实世界的双向否定性关系。由此提醒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又要坚持“负责的人性”,从而在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葆有自由的可能和向上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科学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以往的思想家仅仅从"天赋观念"或人的自身存在出发来寻找人的主体性不同,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中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和自觉性。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受动性是按人的方式理解的受动,受动性存在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相关联的结构,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其具体表现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3.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动地变革世界的“感性”活动方式,从逻辑上说应内在地包含着双重关系,即人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包括人与对象的物质关系和观念关系)和人与自身存在状况的关系.因此,研究实践活动的实践论,就应该既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揭示和探索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论,又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反思和说明人自身的理论鉴于我国实践论的研究大多只是局限于前者,本文拟就后一方面作一初步探讨.在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理论的所有问题一般围绕两个大的中心问题展开,一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二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种研…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以社会历史为基础生成、发展的。实践的内涵可以包括目的性要求和对象性活动两个方面。这些都正是以社会历史为基础而实现和拓展的。理解实践必须要有一个把“抽象的人”回复到“具体的人”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5.
"否定性"概念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中得到了充分表达,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使其得到了全新熔铸。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关照中,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否定性概念的问题之所在——历史成为自我意识逻辑展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导致其批判性向度迷失在了意识的内在性之中。马克思主张历史是世代相继的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改变不是概念带来的,概念只是表达了世界自我变革的要求。马克思辩证法中的否定性概念正是对生活世界自身变革的自觉表达。如此,马克思消解了黑格尔辩证法中蕴含的抽象性、内在性,阐明了否定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性质,赋予了否定性概念以历史性批判向度。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也紧扣辩证法的"否定性"概念,但由于没有领会马克思的否定性概念来自生活世界的自我否定,因此就不能不退回到黑格尔的"精神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类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活动和过程.人类存在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人的"类"标记,人的社会性实质上是实践性,因此实践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的职责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践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本文试图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特征。马克思从对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原初关联,揭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性的存在,揭示了这种活动导致异化又最终消除异化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以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是要通过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资本主义精神为线索 ,从资本主义精神的外部表现、内部特质、自我否定三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合理主义本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生成关系、新经济伦理对新教伦理的替代问题  相似文献   

9.
历来研究儒、道伦理的学者都不甚关注"忍",也更少从"忍"的视角来讨论儒、道伦理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共通性."忍"不只是一般所认为的否定性克制,而是内心肯定下的否定性调控.从实践过程看,"忍"就是自我不断成长以致能控制局面的过程.其过程可以分成区隔、胜出和自如三个阶段.在伦理实践中,"忍"的过程就是实践主体的道德信念从确立...  相似文献   

10.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历代哲学家关注、思考的中心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活动、各种方式处理着这种关系。人与世界关系的多样性,使人能以不同方式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在对种种关系的处理中实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掌握。艺术是人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发生的一种活动与方式。本文试就人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作一浅要的分析。祈识者赐教。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它是"知天"、"事天"、"乐天"、"同天"的统一.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观点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从认识角度说,这种境界体现了与西方理性主义倡导的二元对立所不同的系统思维;从实践角度说,它倡导限制人的物质欲望,提升精神人格;从审美角度说,人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移情"把自然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使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由于达尔文进化论所描述的进化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它承担不了说明和指导道德行为的重任。在生物学决定论问题上,社会生物学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在实际中很难分清到底是遗传还是环境塑造了人的品性。当今对人类独特性的刻意标榜与人类主体性意识的极度膨胀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将人类当做自然的一个环节,才有望避免由于人的主体性意识的无限膨胀而造成的种种不良恶果。那种将进化当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发展过程的观点,既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不是现代的科学成果,而不过是启蒙运动以来所一直信奉的乐观主义进步论而已。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括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含义。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丰富个性时,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只有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有人的自由发展,那种片面的个人,畸型化的个人是不可能有真正自由的。  相似文献   

14.
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视角.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辩证否定的分析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的学说.本文对马克思的人的发展这一学说进行了解读和阐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肯定否定两种不同内涵的区分,认为:从客体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推出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混淆了两种不同含义的肯定否定;根据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认为: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的观点,混淆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本文还探讨了作为社会规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如何影响主体对社会客体的肯定否定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 ,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个社会转型期 ,随着人的主体地位问题日益突出 ,于是关于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生活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 ,这些问题主要有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道德、人道主义、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理想、人的现代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人的现实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人的需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一个方面表现和充实了人的本质。道德尽管是社会利益的显现,但在道德的深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联结在一起的。在道德领域中,主体的自觉性是以自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道德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时,人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自主,由自主过渡到自为,成为“道德自我”。道德一方面要求行为主体以“利他”为目标,另一方面要求个人把行为责任指向自我。责己、自咎、正己,这是道德成为自我需要的标志和道德运行的“向我性”轨迹。  相似文献   

18.
“斯芬克司之谜”的核心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要正确界定人的本质,首先要走出西方人学的误区。其次要走进马克思,深耕文本,充分挖掘马克思的思想,尤其要重点研究“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再次要澄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三个命题的误读。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人的本质既没有先验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是总在途中。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这就是“历史生成本质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性问题,告子与孟子进行了多次论辩,对论辩内容所涉及的儒家伦理进行分析论证,来探索孟子学说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所具有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认为,孟子从仁义内在的立场出发,对告子人性论观念提出批评,其主要凸显的是意向关联性与非观察者姿态的人之存在的本质,这一看法是儒家学说的人文内核;孟子用道德本能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否定告子认为的人性无确然的定体观点,王夫之将孟子这一思想进一步阐释为“天命自然之理”,孟子对自然观念的深度改造与汲取,奠定了中华文化中强调态势、关系性的发展基调;孟子用仁义礼智表示人性固有的道德本能,以“嫂溺援之以手”表达恻隐之心优先原则,用道德情感优先能够给予人的良知良能以一以贯之的实现,这与西方哲学中特殊情境下注重优先原则有同样深远的考虑。告子与孟子等历史时期的儒家伦理争鸣表明,儒家学说强调人文化成的意义,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自然观念加以升华悉收,这是中国文化能够稳定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更为深刻全面的把握,对孟子以及儒家思想加以契合时代要求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