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婴儿死亡率的测定,在人口分析中,始终是一项最困难的工作。人们往往由于数据不可得或不可靠,不得不求助于模型生命表,利用已知的,比较可靠的某些年龄组的死亡率来引申出婴儿死亡率。这样做,往往有两个风险。一是各国死亡率的模式不同。如果从柯尔一德曼(Coalc-Ccmcny)模型生命表构造来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个模型生命表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几种常见的死亡水平间接估计方法 ,以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原始数据为基础 ,估测了五普人口粗死亡率、死亡漏报水平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4.
王欢  黄健元 《南方人口》2013,28(3):17-25
人口死亡特征不仅具有时间和区域属性,同时也具有年龄属性,多重属性决定了人口死亡规律的复杂性。在研究儿童少年期、青壮年期以及中老年期人口死亡模型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构建了基于局部人口死亡模型的全年龄人口死亡模型,并对江苏省人口死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局部人口死亡模型的全年龄人口死亡模型能够细致刻画人口死亡过程依年龄变化的特点;江苏省儿童少年期、青壮年期和中老年期人口死亡模式可以分别采用威布尔对数线性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和罗吉斯蒂模型来描述;近年来江苏省人口死亡水平不断下降,但各年龄层死亡水平下降特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人口死亡率研究一直是人口学家的传统的研究问题之一,经济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更是人口死亡率研究中一个普遍关心的“热点”。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死亡率的现状及下降的程度,促使更多的西方人口学者投入到经济与人口死亡率的研究行列,形成了一个研究经济条件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系的高潮。然而,有关经济与人口死亡率关系研究在我国人口学界尚不多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资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和人口死亡率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抽样调查中,对性别一年龄死亡率通常使用比例估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要得到全年龄的精确的死亡率数据所必需的抽样人口数的规模是很大的,在实际调查中往往难以满足这样的条件。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为例,如果用比例估计方法计算得到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数据,往往呈无规则的波动,从而使结果难以直接利用。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是由于此估计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过去的信息造成的。如果用决定论中贝叶斯沽计方法,就可解决死亡率估计的稳定性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死亡率的贝叶斯估计方法,简化了它的计算式;并利用该方法估计了1995年中国30个省区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计算人口的期望寿命,并把它和用比例估计的结果作了对比,得出用贝叶斯估计方法比较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择Lee-Carter死亡率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探讨Lee-Carter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和表现形式。基于1992~2007年中国人口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文章对奇异值分解法(SVD)、最小二乘法(O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和极大似然法(MLE)的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最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文章利用最优的拟合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了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8.
人口年龄结构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全面深入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间接估计方法,并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例探讨年龄结构间接估计的精度和相对误差问题,同时指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通过对空间克立格算法和人口应用实例的讨论,提出在人口数据间接估计过程中改进估计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卫 《人口学刊》2016,(1):5-13
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年龄分布数据和广义稳定人口模型,对19822010年中国四次人口普查间的生育和死亡水平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9822010年中国四次人口普查间的生育和死亡水平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9821990年、1990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0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生育和死亡水平的估计值(除了19902010年普查间生育和死亡水平的估计值(除了19902000年的生育水平外)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本文估计的19822000年的生育水平外)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本文估计的19821990年和2000199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略高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而估计的19902010年普查间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略高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而估计的19902000年普查间的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要明显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本文估计的19822000年普查间的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要明显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本文估计的19821990年、1990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00年和20002010年各普查间平均总和生育率分别为2.65、1.68和1.56。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人口估计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人口估计或数据质量评估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娟  杨明旭 《南方人口》2011,26(4):10-15
死亡率的估算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本文运用Lee-Carter模型对农村分性别单岁组的死亡率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出农村人口死亡率与期望寿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quadratic模型对高年龄组的死亡率进行了修正,采用生命表法计算了2020年江苏省平均预期寿命,使用去死因生命表法对主要死因进行了分析,随后用Arriage分解方法对预期寿命的差异进行年龄分解,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死因在不同年龄段对出生队列的出生预期寿命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预期寿命在提高,但是性别差异并没有缩小;出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组;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死因,约占80%;相比于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的死亡集中在中老年组;不同性别,不同死因,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出生队列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16.
国内部分有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和宣传中,常把人口死亡率下降列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或把它强调到和混同于与其他因素相似的地位。这种说法失之模糊和粗糙,在事实和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资料,认为该时期粗死亡率在25‰~35‰之间,婴儿死亡率可能在170‰~200‰之间,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随着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40岁。另外,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对降低死亡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香港1946年以后,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关死亡率的资料,对死亡率变化的基本情况、死亡率的性别年龄差异、以及死亡原因,作一初步分析。一、死亡率的下降与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香港人口死亡率高,而且波动大,死亡率变动于37‰~26‰之间。这也是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的反映。战后,死亡率迅速下降,1961年达到6.1‰,  相似文献   

19.
人口死亡力的因子分解及其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人口死亡模型的各种形式的基础上,以死亡的直接度量形式为目标,构造了两种新的死亡模型。新模型的特点是:(1)设计了使它能适合作各种人口分析的模型变量;(2)把模型分解为基本部分和波动部分,其中基本部分规定了死亡力的基本大小,它可分解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和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两种死亡力,具有简单、确定的函数形式;波动部分随死亡水平、死亡类型与死亡分析的需要,可以有各种形式。因此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场合,并且具有很高的精;(3)用模型对一些人口死亡现象可以作合理的解释。本文还解释了人口学上两类死亡模型的关系,并揭示了人口死亡间接度量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人口研究表明,一定区域的人口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目前广泛用来预测的是其一年的离散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