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2.
唐女侠传奇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期,豪侠小说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女侠传奇的大量出现.唐代社会崇尚游侠的风气,北方民族文化交融,文学题材的历史传承,唐代小说作家自觉的创作意识,以及唐传奇求新求异的体裁特点,都是唐代女侠传奇出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关于唐代古文运动后期趋向衰落的原因,不少论者从政治背景的变化及古文自身的缺陷这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韩柳以后散文的发展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仅将古文的缺陷归结于尚奇求怪和短局滞涩,亦嫌笼统,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更新视角的必要。所谓古文运动的衰落,一般是指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的现象而言。但这只是一个大概其的印象。如果认真将整个唐代散文和骈文发展的总体趋势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中晚唐散文普及的程度实际上已超过了骈文。古文作者之广,数量之多,都是初盛唐所无法比拟的。不但以前为骈文所垄断的疏议、碑志等各种应用文大都变为散文,而且由韩柳所创造的兴讽寓慨的杂说、传记、序文等,也已成为文学性散文中常见的文体。只不过中唐以后,古文虽多,却再也没有出现过韩柳这样的大家。而晚唐骈文则在李商隐、温庭筠手中又  相似文献   

4.
通过穷尽调查法及历史比较法对"慢"在不同时代义项分布及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后,得出结论为:1.唐以前,傲慢、怠慢是常用义项,而且,这2个义项在唐、宋书面色彩较浓的作品中仍占优势;其后使用范围缩小,频率渐低;到了清代,这一义项基本趋于消亡。2."缓慢"义产生虽早,但真正得以较多的应用是在唐代,至宋代其口语色彩尤其鲜明;元代,这一义项的使用频率已居主导地位,成为其常用义,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5.
唐代,吐蕃境内盐业资源有限和制盐技术落后成为吐蕃政权东扩的原因之一,这可以从吐蕃、唐王朝和南诏国三者在"昆明池"不断发生争夺盐池的持久性军事博弈中得到证实。这一时期,吐蕃主要采用的是相对落后的"炭取法"制盐技术,而南诏国在其境内已多采用更为复杂有效的煎盐法制盐。通过对唐时期吐蕃和南诏国两个政权不同制盐技术的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到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族群掌握的制盐技术是不同的,而且围绕盐的争夺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以此形成的新的文化因子,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和交融,促进了藏彝民族走廊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1.引言1.1 被动式是历来多有讨论、也多有争议的一种句式。到现在为止,有些问题尚在讨论中:例如,被动式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根据,被动式的发展模式,形成被动式的手段“被”的性质,被动式是否有表示不愉快、不如意的语义倾向问题等等。本人不揣浅陋,想对以上几个问题主要从历时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时贤。所论不成系统,故称为琐议。  相似文献   

7.
赐官是古代延贯制度的一种形式。唐以前对忠烈、功臣等子孙的延赏以赐爵为主,而唐代则以赐官为主,赐爵比较少见。唐代不仅赐官人数多,而且对象广泛,自唐玄宗以后还形成了几种比较固定的赐官场合。唐代后期,赐官逐渐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远水 《老友》2013,(10):49-49
齐梁时代,音韵学家发现了"四声",作诗开始讲究平仄。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这就是所谓的"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或"古风";唐以后的诗,尽管是五言、七言的四句或八句,如果不合格律,仍然只能称古体诗或杂诗。格律诗有这样一些特点:①每首四联八句。五字一  相似文献   

9.
第二篇藏族中世文学这一时期,我们断代拟自藏族统一于元朝时即1253年起至明朝灭亡即1643年为止,时间将近四百年。这一时期,西藏已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而且是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社会因统一而趋安定,其中只有佛教各派别的内部冲突,波及面不太大,生产方面也较前一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文化方面也因印刷术的输入,有了较以前更广泛的传播。文学方面,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史诗对书中主人公格萨尔统  相似文献   

10.
(一) 杜甫是诗人,也是一位精于鉴赏的绘画评论家。其绘画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20多首题画诗及若干诗句里。唐代是中国诗发展的鼎盛期,亦是中国画发展的黄金时代。题画诗作为诗画联姻的产儿,在五彩绚丽的唐诗百花园里可谓奇葩独秀,异香袭人,清人沈德潜对唐代题画诗,尤其是老杜题画诗极为推重,曰:“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政事诗从初盛唐的"四杰"、陈子昂、杜甫到中晚唐的元白、小李杜等,贯穿了整个有唐一代。这些诗歌犹如一幅唐史画卷,从多侧面反映了唐代政治及军国大事。唐代政事诗的产生,缘于传统诗教观念及诗人强烈的参政意识,同时也是诗人这一群体独特的性格特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正如鲁迅所指出的“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追求文学自身的艺术特征及文学艺术的表现、技巧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主流,从而取代了功利主义的文学思想。然而,也就是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将对文章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推向了绝对化的歧途,这不仅无助于文学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文学的繁荣。中唐以后,唐代政权逐渐走向衰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企图以“匡时救弊”来拯救唐王朝,为唐王朝寻求一条出路。同时,他们也要求文学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时代的呼声。韩愈顺应了这…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道教辉煌的时期,唐代传奇小说家将其文化底蕴融入文学创作,成就了唐传奇独特的文学内容与表达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蕴中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重视女性思想,深深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走向高峰。没有道教,就没有唐传奇丰富婉转的内容;没有唐传奇,唐代的小说发展无疑会滞后。  相似文献   

14.
对近代汉语三种句式结构内部成分变化现象的分析 ,可以看出这几种句式结构内部旧成分的隐含、缺失、虚化最终也会引起句式结构的变化、句式语义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亦空前地发展。然而,这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亦毫不例外地走完它昌盛——衰微——灭亡的途程,社会状况的变化,在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历史遗痕。打开唐代文学史,我们会明晰地看到,唐中叶以后讽刺文学兴起这一现象。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步走向下坡,社会矛盾激化。面对现实,一些头脑清醒的作家,纷纷以笔为武器,揭露、鞭挞社会丑恶,以图引起疗救的注意。于是,诗歌继《诗经》以来美刺传统,出现了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其诗以浅白流畅的语言讽谕时政,较广泛地针砭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7):59-60
以前英语作文评分依据是根据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但近几年要求“使用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因此要想得高分,除了要点和语言准确度以外,还必须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或较高级的词汇上有所表现。句式单一,缺乏生气的文章,哪怕无任何错误也不可能得高分,  相似文献   

17.
唐以前此类故事的基本结构是一、精灵以人的形态出现,与人相遇到好合;二、好合后的情况;三、分离.每一个部分都很简单,文学价值不高.唐以后此类故事,其基本结构还是这三部分,但是,不少故事中,至少有一个部分,比起唐代以前此类故事的相应部分来,有很大的扩展,内容充实、丰富,情节曲折、生动,同时也使角色形象个性鲜明,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唐六典>根据唐玄宗的意旨编撰而成,对唐代及后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书详细地记载了唐代前期的设官分职以及唐以前职官制度的沿革,对于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唐六典>成书问题,重点分析<唐六典>成书时间、书成于何人之手及成书历时较长之缘由这三个方面,认为<唐六典>书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由李林甫进御给唐玄宗.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并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但唐代妇女的命运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幸运。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妇女虽然都存在离婚再嫁的现象,法律也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但就总体而言,整个唐代社会妇女依然处于"男尊女卑"的束缚之中,有较少的人身自由,其社会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期,唐传奇这种新文体的正式形成,引人注目。这一新文体从崛起到繁荣,陇右士子积极参与,创制出一批华艳卓异的作品。传奇的出现是当时普便高涨的文化产物之具体表现,而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之所以能有飞跃提高,与李唐王朝开国不久迅速出现的经济繁荣盛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