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暴力与非暴力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只想探讨暴力与非暴力概念的相互关系问题。更具体些说,是分析这两个概念是否象左和右那样辩证的一对,抑或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是不是代表可供选择趵或者相互替换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2.
和平学范畴内的冲突化解研究,关注的是问题转化而不是问题解决,不是消极地结束眼前或表面的冲突,而是积极探询并改变那些产生冲突的制度或结构。人类冲突不是来自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习得才是人类倾向暴力的重要原因。结构暴力的概念奠定了冲突化解研究的基础,在冲突不可避免时,暴力却可能避免,应该寻求减少或消除的是各种形式的暴力,冲突化解的过程就是消除直接暴力和结构暴力的过程。如果能够掌握冲突化解的原则、方式和技巧,一些冲突就能够真正得到化解和转化,从而有利于一个和谐社会的创建。冲突化解提供的是用非暴力方式处理冲突的可供选择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执法时心理压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不同年级学生在非暴力和暴力因素压力应激源下之差异。  相似文献   

4.
与"和平教育"相关的人性论争执主要集中在暴力是否源于人的本性上。不同于暴力源于人类本性的传统看法,和平主义者坚持认为暴力源于社会和制度原因,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澄清人的非暴力本性,有助于阐明"和平教育"的作用机理,提醒人们重视教育可能加剧冲突、诱发暴力的负面影响。教育要发挥促进人类永久和平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学校角色,以培育和平文化为核心,推动和平教育在学校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为了实现和平,暴力反而成为了手段。实现和平的方式和内容是和平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平可以分为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消极和平关注的是直接暴力的不在场,它可以容忍结构性暴力;积极和平是用非暴力方式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和平不仅是战争的不在场,而且包括一个良好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创建。历史证明,"唯有和平本身",此外"没有路可以通向和平"。  相似文献   

6.
在强奸罪中,"暴力"指向被害妇女,且不包含故意杀人的致死暴力;"胁迫"包含暴力与非暴力威胁,威胁内容的实现时间没有限定。而在抢劫罪中,"暴力"指向被害人或在场的第三人,包含故意杀人的致死暴力;"胁迫"只包含暴力威胁,且威胁内容的实现具有当场性。从法律方法论的层面看,司法者在解释不同犯罪中的相同语词时,不能拘泥于法律的形式统一性,而应结合法益性质、罪责特征、刑法体系等要素,在语词外延中限定出最符合本罪罪质特征的部分,以实现定罪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和平学可以分为"和平"和"研究"两个词。和平即是用非暴力的方式实现和平,研究则应是经验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减少暴力的方法有:寻找冲突的根源对症下药;去两极化和人性化;以和解方式治愈创伤结束暴力循环。当今世界主要冲突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这就要求和平学研究应多关注深层次的文化和结构,同时应认识到和平学是跨国的而非国际间的,各国的和平学研究应该汇流到一起。  相似文献   

8.
《市民》2006,(7):57-57
甘地(1869—1948)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间公正,一生中曾16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但他坚守非暴力原则,没有因自己被凌辱而鼓动武装起义,并且痛斥印度内部的暴力倾向:英国人最终发现向甘地妥协才是最好出路,这是羊战胜狼的最好版本.  相似文献   

9.
甘地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著名领袖,非暴力主义是他的思想核心。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毁誉褒贬,莫衷一是。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试陈管见,以求教于史界同仁。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应该肯定在一些史学论著中,一提“非暴力”,就断然对其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针对青少年暴力问题对青少年暴力的概念做出界定,并从五个理论分析得出社会环境因素是造成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青少年暴力问题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辈群体环境、学校环境、社会风气和媒体环境以及法制环境,应以事前预防为主,事后解决和惩罚为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校园暴力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长久以来我国一方面对校园暴力没有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对校园暴力的处理存在诸多弊病。因此应当明确校园暴力概念,并针对我国校园暴力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措施包含两个中心思想,一是通过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剖析明确其严重性,从而提高对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视程度;二是增设、细化法律法规,以加强政府、学校职责为重点,并增加对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一般攻击模型(GAM)侧重考察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情感、生理唤醒水平和攻击行为的影响,而一般学习模型(GLM)侧重探讨非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成长的正面影响。两者的基本思想是:长期接触某种类型的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人格特质的改变,并调节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有关电子游戏对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如游戏者对现实暴力脱敏的内部机制、亲社会性电子游戏对游戏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等,有待全面探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就"冲突传播"的形式而言,依照冲突双方能否相互直接感知到对方所传递的信息为标准,冲突传播可分为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两种;如果按照冲突双方所使用的传播符号进行分类,则冲突传播有语词传播和非语词传播两类。冲突的本性是暴力的,但冲突传播的本性却并非如此。暴力和礼让犹如冲突传播的两级,充满着张力。冲突传播是暴力还是礼让,要视冲突双方采取的行动而定。人既能够基于现实的考量争取利益,同时也能够基于现实的考量,避免使自己的损失最大化。这一反一正,既反映了冲突传播的暴力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在冲突传播中存在着以礼让化解冲突的可能方向。非暴力作为一种冲突传播的礼让逻辑,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可操作、可学习、可应用的原则、策略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非暴力是一种旨在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某一目的,同时排除了直接伤害那些妨碍实现该目的的反对者的行动。非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并伴随和平心理学的兴起而备受关注。目前具有影响力的非暴力的心理学理论模型主要包括:Kool的非暴力的三维模型、Teixeira的整体的非暴力模型以及Brenes的和平自我模型。未来研究应加强跨领域的整合,重视方法论多元主义,编制本土化的非暴力测量工具,将实证研究的结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强调生态与文化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就暴力的批判性研究而言,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暴力的概念,明确其意涵,分析其类型.实证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暴力观都有其合理性,但未能全面揭示暴力的本质.在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来看,暴力的本质揭示的是一种表征社会关系的意志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学术界对暴力与宗教问题的思考,相关讨论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展开,在对殖民主义结构暴力、族群冲突群体暴力、抗争政治集体暴力以及恐怖主义极端暴力等分析中,学术界充分考虑了宗教要素。西方学术界对“暴力”和“宗教”范畴的界定及二者关系的判定具有特定学术语境,宽泛的概念界定模糊了暴力与宗教的外延,也为考察暴力与宗教建构了广阔的政治、权力框架和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退出印度”运动是印度现代民族独立斗争洪流中的最后一次巨大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三年以来的英印矛盾的不断积累与激化,是导致“退出印度”运动的根本原因,而1942年8月9日的大逮捕是诱发“退出印度”运动突发的直接原因;“退出印度”运动经历了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退出印度”运动的爆发方式是自发的,其进程是有计划的,动机是非暴力的,结果则是暴力的。  相似文献   

18.
哈弗罗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基督教伦理学家,他提出了"激进的和平主义"的思想,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他的非暴力思想具有纯粹性、彻底性.和平主义被定位为基督教伦理立场的核心所在.(2)其和平立场具有批判性、复杂性.既要超越一般的人道的和平主义,也提醒人们不要轻视战争对人的吸引力.(3)他坚持的是特殊的"末世论"的和平主义.这种坚定的反战立场对依旧随时受到暴力、战争威胁的现代社会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界往往强调西方的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而人为地忽略暴力启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实际作用,鉴于此,有必要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暴力叙事”或暴力启蒙的概念、综述和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思潮乃至现代文学史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这个概念的应用也非常频繁、广泛。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所作出的种种“实践”定义均是不够全面的狭义定义。笔者在此试图提出一个广义的定义,并就广义和狹义定义的应用问题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