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薛立新人权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和平发展之机,处心积虑地把人权问题引入国际的一切领域,以“人权警察”自居,实施“人权外交”战略,把人权问题作为处理国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关系,干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美国“人权攻势”的回击曾忠恕在当代国际舞台上,“人权”成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一大“法宝”。美国老是摆出一副世界人权警察的面孔,到处指手划脚,随意指责别的国家“无视人权”、“侵犯人权”。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由来已久,但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就...  相似文献   

3.
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人权卫士”自居,我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为了煽动学潮和动乱,也打着“争人权”的旗号。人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人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有什么区别?当  相似文献   

4.
论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干涉主义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以“人道主义”为由进行的军事干涉。绕过联合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动武,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其主要动作是北约东扩和重新订立美日安全合作指针。新干涉主义与美国霸权主义膨胀直接有关,对发展中国家包含着隐忧和危险。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学术交流》2002,(4):24-26
人权问题是90年代以来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到70年代中期,人权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并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卡特政府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明确地将人权问题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把“人权外交”的矛头转向中国,实质是以人权为武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加拿大公民项目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人权与外交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3~ 2 4日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专家参与了讨论。研讨会的主旨在于探讨人权与各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主要议题如下 :1 国际人权理论 :西方与非西方人权理论的差异 ;2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国内因素 ;3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 :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北欧国家 ;4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与理论争论 ;5 中国与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首先发言的是来自美国的戴维·福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方国家以“天赋人权说”为基础,提出了“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理论,并计划以此作为下个世纪国际秩序的核心思想,为西方的干涉和霸权服务。从理论上搞清国权与人权的关系,成为我国学术界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国赋的;只有国家或社会共同体的立法和司法制度才是人权的惟一来源和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也具有了某些国际性的方面。人权的国际性方面诸问题的解决,仍应以国家主权为前提和基础,并不能构成对国赋人权的否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人权的国际性方面推行基于人权理由的新干涉主义,成为冷战后国家主权面临的最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所警惕并提出相应对策。当前,尤其应注意西方国家利用霸权地位向世界灌输其人权理论和人权标准的趋势。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以“国际人权卫士”自居,妄图以所谓“人权外交”、“人权攻势”来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罪恶目的。因此,从思想理论上搞清人权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揭露国际敌对势力的政治阴谋,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从罪犯权利到受刑人人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持人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标志着我国人权的制度化保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体系而言,衡量其健康程度的最直观标准是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对受刑人人权的保障样态。对受刑人人权的保障可以检测出一国人权保障的水准,还可以检测出一国的人道文明程度。在我国立法中,“受刑人”的概念等同于“罪犯”的概念。实际上,“受刑人”这一概念是一个感情色彩极低的词,他指的仅是处于一国刑罚处分当中的人;而“罪犯”这一概念则是一个感情色彩极强的概念,其中含有的贬损之意是不言而喻的,且是和有罪推定的刑罚观紧密关联的。当“受刑人”这一最易被大众、被主流社会所遗忘的群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时,尤其是当我们将罪犯权利的保护提升到受刑人人权保护的层面予以关注时,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对我们自己的人权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为按照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原理,保护罪犯的人权,其宗旨还是保护所有人的人权。在此,山东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几位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犯罪主体为青少年,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本文着重就其中的社会因素作一粗浅透视。一、典型调查和众多个案表明:“家庭结构缺陷,家庭教育失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原因。据杭州、上海、北京市统计,在5,021名违法犯罪青少年中,由家庭的不利因素导致犯罪的,有1,274名,占25.2%,四起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就有一起与家庭有关。据某工读学校对三年来入学的297名学生的家庭调查,其中因家庭溺爱而导致失足的学生竟占一半以上。在国外,由于家庭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青少年犯罪也占相当比例。据美国一个调查报告指出,他们国家青少年犯罪原因,与家庭有关系的占60—70%;苏联  相似文献   

11.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新兴基本人权之一,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隐私权进行系统研究并且予以立法保护的国家,从美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条文数量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在隐私权刑法保护方面,美国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但由于美国通常在隐私权保护的单行立法中,分散性设置隐私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因而其在隐私权刑法保护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具有就事论事的片面性,导致隐私刑法保护体系上的不协调.故此尽管美国隐私权刑法保护规范条文众多,但其效果却难尽人意.而中国在隐私权刑法保护立法方面,应当汲取美国隐私权刑法保护分散式立法模式所带来的教训,采取整体性隐私权刑事立法模式以切实满足打击隐私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杜强 《社会》1991,(12)
犯罪猖獗的幽灵,长期地困扰着美国社会。它在给人们带来痛苦和损失的同时,也使犯罪预防的知识和技术发达起来。美国国家犯罪预防研究所认为,美国的犯罪预防经历着“从树林到森林的转变”:为单个主顾设计的犯罪危险控制系统,在原理和技术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精炼,可靠性已稳固地建立起来了。努力提高社区的整体安全水准,正成为“令人振奋而有着无限开拓前程的新领域。”“森林”,广袤浩瀚,其复杂性自然远非“树木”可以相比,如何在其中开展犯罪预防呢?美国社会首先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质环境将社区作为犯罪预防的对象,犯罪预防人员首先面对的是与社区设施和建筑的特性有关的犯罪危险。这种物质环境制约着犯罪的类型、犯罪的变化,也影响人们对待犯罪的态度和行为。这里涉及到犯罪的生态学原理。犯罪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它  相似文献   

13.
施蒂纳谴责政治自由主义的人权理论,认为社会权利是由自然血统、神或人民选举等赋予的异己的权利,应该通过“我”的强大权力将权利收归自己所有.他把意志作为法的基础,认为法律是统治者的意志,犯罪是对普遍的“人”、固定观念的蔑视.他主张将法、法律等从头脑中挤出,使之让位于我“自有的意志”.马克思认为,权利、法、法律和犯罪以客观的物质交往关系为基础,法、法律、国家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马克思还分析了国家政体及其历史变化的社会物质生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孙强 《社科纵横》2008,23(1):63-66
警察权是各国警察理论的基石,而人权则是保持人的尊严的不可少的权利,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警察权来源于人权并以保障人权为己任,两者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着冲突,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运作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闫海 《社科纵横》2006,21(2):76-77
毒树之果理论是美国法院在八十多年的刑事司法审判中逐步总结的证据规则之一,毒树之果一词中的“毒树”指的是采取非法方式收集到的刑事证据,以非法证据为线索进而获得的其他证据,则为毒树的“果实”。原则上由于非法证据的毒素的传染导致其衍生证据的适格性受到法庭的质疑,但是为保证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的有机统一,也形成诸如稀释或清洗污染、独立来源、最终或必然发现等一系列例外规则。总之,毒树之果理论的研究和借鉴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际人”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于本世纪20年代针对美国不同种族移民间题时首先提出的。目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进城农民,正逐渐演变成一个特殊的“边际人”阶层。他们既是农民和工人的“过渡人”,也是村民和市民的“中介人”.他们在职业上是工人,但身份仍旧属为农民。近年来,“边际人”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进城农民犯罪在城市犯罪息数中的比例导进城农民的规臣里正相关。乐采沿源一些地区已进过70%,面的甚至超过90%。研究真犯罪JD\理形成的原因,寻求治理的刘素,对于…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迅猛,“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人权从政治性宣告向司法实现的进一步转型。从人权司法化问题的明确提出到现在,中国人权事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权观念认可阶段、人权立法保障促动阶段和人权司法保障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法治国情从所依之“法”到所治之“国”均发生了诸多变化,促动着对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法治国情所依之“法”的变化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正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转变;正从“政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思维方式转换。法治国情所治之“国”变化显现为:“中国梦”将深刻促动中国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依法治国有更高要求;主要社会矛盾转变对依法治国提出新要求。当前,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完善必须立足现有的法治国情,其现状也是现有法治国情的组成部分,在与社会各种因素的互动中推动中国法治国情的发展,而法治国情的发展又进一步促动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德国于1990年10月实现了两德的统一。由于资料所限‘我们这里称的德国,还是以原西德的资料为依据的。在德国,他们称‘”少年犯罪”,包括“少年犯罪”(14岁到18岁)与“年长少年犯罪”(18岁到21岁)两部分.他们没有我国“青少年犯罪”之称。由于少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论在什么性质的国家,大体上都是一个具有很多相似性的问题,此外各国对待少年犯罪也无个以保护与教育为主要内容。从德国的统计资料合.“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14“。““年长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问\.14岁以7比盛约占7、。可见少年犯罪问题已经…  相似文献   

19.
西周前期中央官制,依据国家、社会发展形势 需要,在承继夏商官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 整,到中期已基本系统化。这套官制既有原始社会 痕迹的残存,又有夏商机构职官的照搬,更有在新形 势下的发展提高,因而它显现出了诸多特点。 其一是还具有一定原始性。这表现为: (一)有些职官名称为原始社会末期某种工作 性质的映写。如太保原本为“保”, 即“保姆”。 太师又称“师”,其有教养职能,亦和“保姆”有 关。《诗。葛覃》云:“言告师氏”。《毛传》 云:“师,女师也。”《春秋·襄公三十年》云: “宋灾,宋伯姬年。”《左传》云:“宋伯姬卒,待 …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雯  李文明 《社会》2004,(6):46-48
所谓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 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 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权益(万筱萍,2003)。它属于非法维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据犯罪对象的不伺,农民工犯罪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相对人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实施先行主动攻击的人,主要是用人单位负责人,集中在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施工、制衣、餐饮等行业及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犯罪的主要诱因多为客观的;二为相对人不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一般公民,此类犯罪的主要诱因大多是主观的。据统计,“自救式犯罪”是农民工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要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就必须对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有一个全面、详细、系统地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