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国企改制以来,针对国企工人的困难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与帮扶,但对于相对年轻的二代国企工人却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他们在转型中也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尤其在组织归属感与情感意识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偏差。文章根据国企工人研究的学术脉络和田野调查的大量数据与访谈,认为应该从日常生活视角入手,对其客观的就业生活状况、社会声望地位与主观意识等层面进行分析,发现真正改变的因素,厘清导致其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以此为依据,在相关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鼓励他们改变陈旧固化的思维模式,在新兴产业发展升级中找到解决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于忽视了日常生活本身这一基本要素,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存在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和问题。要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理论研究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切实关注民生发展、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民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到挫折和失败。没有人民便无以为党,离开人民则无以成国。这是建党近八十年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党与人民之间关系的本质的认识。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此更有独到的见地,他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人民现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人民观是一个完整、深刻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一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4.
随着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飞速发展,現代漢語的規范化已經日漸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党中央、毛主席、國家对祖國語言的統一、純洁和健康的发展一貫給予莫大的关怀,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議专門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指示。我們必須遵照党和政府的这些指示,積极深入地進行研究,为祖國的文化建設作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漢語簡說     
序目 1951年担任「中国語文概論」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声音」;1952年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語法」。1954年任「中国語言学」課时,又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詞汇」。1955后任「古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比較」。1956年任「現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涵义」。就这样,逐年增加篇章,随时加以修訂,经过了五六个年头才写成了目前的「汉语简说」。「汉語简說」共分五篇:第一篇是「汉语的涵义」,第二篇是「汉語的詞汇」,第三篇是「汉語的語法」,第四篇是「汉語的声音」,第五篇是「汉語的此較」。全稿从普通語言学的观点,簡要地介绍汉話的一般性質,自己虽然也有些不同的說法,但这些說法也只是融会于全稿之中。譬如解放前一般語法学者把汉語的语词分作八九类,我当时从千百例句中把它归納为十三类;解放后又重新釐訂为十二类,目前已有些学者体会出来十二詞类的說法,有的連十二詞类的类别也都是跟我的說法不謀而合的。又如国际音标簡表是根据我十几年教學和研究的实践制定的,这对作方言調查,学习普通话、学习语音知識都会有些帮助的。其中有些汉語的内部規律是从研究中归納而出的;有些例証也是从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的。虽然如此,但它仍不失为論述汉語一般性質的概說。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和直接推动力量。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领域是日常生活领域。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领域为研究基础,有效推进和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的新的概括和发展。本文从理论基础上的一致性、具体内容上的继承性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三个方面来探索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之间的异同,从而认识两者的一脉相承关系,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第三代领导集体遵循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十八世纪上半叶的小泥板,出自巴比伦第一王朝汉穆拉比王(公元前一七九二--一七五○年)的档案库。汉穆拉比的书信和他所收到的包含有许多关于巴比伦尼亚土地关系报导的报告,以实际生活的例证说明汉穆拉比王法典的若干规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导灌溉用水与田地纠纷的原文,这些文件又表明巴比伦国王是怎样积极干预臣民间的关系和管制各个城市长老及居民会议的活动。译文根据E.Thureau-Dangin 所发表的,La correspondence de Hammurabi avecSamas-hasir,No.No.64,40,39,36原文。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的漢语词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日语漢语词来源、词性、结构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与中文的汉语词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特异性,对于正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漢语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民群众理论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比较论证.毛泽东在理论上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摆正了政党、领袖(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方法上制定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申了个人崇拜同热爱领袖有原则的区别,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而且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党、领袖、干部不脱离群众,使党和国家不变质,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江泽民面向新世纪,围绕党的建设,着重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归结为"三个代表"的核心,从而在人民群众的理论上做了新的建树,并在具体政策、方略和实践上着力地进行了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来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并把它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至上是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做人民公仆,是毛泽东的人生准则.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把人民利益引入社会主义范畴,是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最高体现;把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提倡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力求达到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江泽民指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之本,执政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讲政治、讲正气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三代领导核心“人民根本利益”论述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广大人民的忠实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要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轻视群众 ,脱离群众 ,不关心群众的冷暖安危 ,就会走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直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改进党的作风 ,彻底惩治腐败 ,这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对“人民根本利益”作了不同的论述 ,但其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一、西漢鑄銅材最新的發现一九五五年十一月、西安漢城青門外約二百步地方、發現西漢鋪錢的銅材原料一批、共有十大塊、現归陝西文物管理会保管、銅材系長方形、中的孔穴、每塊上面、都的馨刻的字、大率記重量記号碼、最突出的一塊、右边刻有「汝南富波宛里田戎資」九字、字大如胡桃、正面刻有「二十五」三字、上横头面刻有「百二十日」四字、模糊不清的字,以其他铜材来证明、当是「斤」字、字体在由篆变隸之间、不带挑法、每塊重量刻字、均在一百二十斤左右、用今秤来比重、約六十斤有零、銅質已經过化驗、紅銅的含  相似文献   

16.
漠語語法的系統研究,自1898年“馬氏文通”出版以來,已經50多年了。在这50多年当中,中國的語法学者,出現較早的如陈承澤、刘復、黎錦熙、楊樹達,出現較晚的如王力、呂叔湘、高名凱、張志公等等,都有过一些很好的貢献。他們辛勤劳動的成績,是应該肯定的。自1950年斯大林的天才著作“馬克思主义与語言学問題”譯成漢文以后,大家熱烈学習,語法研究有了正確的方面,進步比从前更快。但是解放以前,某些語法学者所  相似文献   

17.
漢字簡化方案已於今年一月由國務院公佈施行@個方案分為三部分?谝徊糠旨礉h字簡化第一表,包括簡化漢字230個,已经决定一律通用;第二部分即漢字簡化第二表,包括簡化漢字285個,和第三部分即漢字偏旁簡化表,包括簡化偏旁54個,先行公佈試用,同時廣泛征求意見以備作必要的修正淖指母镂瘑T會並且希望語文工作者研  相似文献   

18.
熊焰 《社区》2010,(23):62-62
从泥泞地和雪地上看去,最容易观察到串串脚印。这些足迹诉说着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足迹的形状可以帮助判断曾有哪些动物从此处经过。不仅如此,它还能帮我们辨认出这些动物的体形、体重和行动速度。那么,所谓的“碳足迹”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古文字産生之初,先民們造字一般遵循着"觀物取象"、"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原則.脚作爲人類自身站立行走、参加生産勞動和社會活動的主要器官,從物象和取向上看,當爲造字的首選.甲骨文、金文用脚趾表示脚.趾、止在甲骨文中相同,"(V)"和"(V)",同時,它還是表示脚的甲骨文耩字部件(或符號),其形態有的正置,有的倒置或侧置.金文則演燮爲"(V)"或"(V)", 或倒置、侧置,小篆則演變爲"(V)".這些符號經(棘)變至楷,已變得面目全非了.據筆者歸纳统計,它們中有的已演變成别的部件,有的在部件中隱匿起來.凡與人類行走相關的古文字中幾乎都有表示脚的部件,這些部件随着象形性弱化符號性增强,尤其歷經(錄)變和楷化,至今已難以看到"踪迹".本文對楷字中的"足迹"從多個方面给予了導.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社会学是研究日常生活领域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一种专门社会学理论。日常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的非生产领域,它既指人们之间,首先是家庭之间的一种日常关系,也指在阶级、社会群体、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在历史上形成的满足个人物质与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