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西尔和海德格尔各自都将人和语言紧密地连接起来 ,从语言来认识人 ,又从人的特性去认识语言的特性。文章将两人的观点比较起来 ,又结合萨丕尔和洪堡特的语言论 ,来阐释语言和人的关系 ,来正确地认识语言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胡适才逐步认识到文学革命的目标是用白话来进行文学创作。文言只为少数人赏玩,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时代需求,就不能称之为胡适导师杜威所说的工具,它必须进行科学化改造。在注重语言科学化的同时,胡适又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审美性,从本体的角度进行语言的审美化,弥补语言工具论的不足;再以突破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最终从权力的角度嫁接社会革命,完成了他的语言观念谱系。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一些基本观念,如语言功能、语言符号所指、语言来源、语言和人的思维关系及人的语言能力等涉及语言学共相的问题,在《论语》与《圣经》中表述各有不同。两者皆认识到语言交际的约束性、规范性和语言“言难尽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但共识中又有不同。对语言进行哲学思考,可使人们从本体论上加深对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的认识,从其不同的语言观认识不同的民族精神和不同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语言表达层次和效果的必要手段.从美学意义上探索模糊语言,其实质通常体现在本体模糊和认识模糊的混合体,对语用合作原则的违反,对礼貌原则的遵守和对语言艺术的美学追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所谓“语言转向”.斯鲁格曾这样概括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在这种简单的概括中实际已包含着对哲学语言转向的必然性论证.语言转向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至少也可以说语言哲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主流哲学.如果我们在语言哲学话语系统的边缘上,在一定的间距中去看语言转向,也许我们能够更从容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语言转向的原因何在?它仅仅是通过语言这种认识媒介去澄清认识和知识的问题吗?语言转向对哲学进步有哪些推动又有哪些偏失?语言哲学研究过程中显示出哪些语言固有的辩证法,我们是否应去建立一种辩证的语言哲学?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本文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尔吉亚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实施语言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从语言的日常用法入手,着力从修辞学的角度强调言语对听者所产生的说服作用,而有意贬抑言语的表意功能,并得出结论说,我们说出的只是语词,而不是关于事物的认识,更不是事物本身,因而,我们根本无法将我们的思想传达给别人.他据此得出了他的三个著名命题:无物存在;即使有事物存在,也不可以认识;即使可以认识,也无法传达给别人.他对第三个命题的论证表现出了他的语言批判技巧,而他所做的这种语言批判则威胁到了此前哲学家们所搭建起来的语言、思想、世界"三界同一"的基本架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直接激起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7.
语言对人的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它塑造了人对世界的“观点”。人的认识往往是由主体先学习掌握一些有关的符号和指称,并通过符号构成的理论体系来认识和把握对象。由于语言的掌握运用在先,并对整个认识活动具有贯穿作用,认识的发展也就表现为语言对经验的不断分类或概括。知识不仅与客观存在相关,也受制于语言形式和符号体系。一些西方哲学家也指出,词语范畴帮助人们形成了他们所命名的经验。这些范畴是经验的一部分,在许  相似文献   

8.
语言时空观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时空观的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而且,它们的概念应当是从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中获得的。本文以这种观点来认识语言,从时间和空间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追索语言及语言流变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时空结构统摄之下的语言所具有的流变性;以语言流变自身所彰显的偶然性来反观语言流变,追索语言流变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中,语言本身的有限总是令言说陷入窘境.然而从存在、语言与人的本质关联发现,言与意这一对矛盾表象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存在本身自行显现(澄明)并自行隐匿(遮蔽)的特性,使它在现象上永远呈现出有(在场)与无(不在场)的动态运动,而这种运动本身恰恰又构成了言与意之间的永恒动能和张力.文学话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永远不满足于陈述已"有"的东西,而能够依托于一种"先于逻辑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从"有"入于"无"之际不断创造出新的意义来.同时,文学话语又总是能够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亦即不断地打破自身的逻辑规定性中,从"无"中生"有".语言本身所构成的牢房,语言逻辑所设定的界限,恰恰只有这种"前逻辑"的诗的语言才能够打破,这就体现为文学话语在"有"(有限之言)与"无"(无限之意)之间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0.
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但问题是人何以能拥有这样的世界.卡西尔从语言符号功能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语言乃是人类建构世界活动的历史经验织成的符号之网,人就生活在这个符号世界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二、语言对世界的建构主要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赋予世界以秩序的方式实现的.三、人凭借语言的这两种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外在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更能建构起内在的心理世界,"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四、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对世界的建构模塑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内在根源.认真梳理卡西尔的语言观,对我们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在建构人类世界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语言对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制约等,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人们从静态、单一的语言观发展到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语言,可以说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而期间语言政策的调整和各种具体的语言规划工作无不受到人们语言观的影响,二者息息相关,本文对此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理语言□袁振辉在人类的语言中,也许再也没有比理性这个概念既让人神往又让人眼花乱的了。一方面,理性曾经是构筑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脚手架和粘合剂;另一方面,理性又在“上帝死了”以后成为人们诅咒的对象(至少在西方非理性主义者那里是这样)。理性从哪里来?它...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的文化瑰宝,这颗语言的钻石虽然仅有寥寥五千字,却揭示出了几乎无穷无尽的内涵。如何解读这些内涵,我们以为先从其载体——语言——下手,通过探悉老子本人对语言本体的认识及《道德经》中所揭示的语言道理来解析其语言思想,或许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笔者以为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一是从老子本人对语言本体的认识,二是从《道德经》中的道理来看它对语言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普遍中介。为了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主体要运用语言来匹配和映射客体的性质和特征。在这里,我们将考察主体如何以语言映射和匹配外部世界,如何在思维活动中通过语言的操作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  相似文献   

15.
洪堡特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角度去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的语言学说。他认为,语言既能揭示未知真理,体现普遍的人类精神,又能揭示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民族精神。因而,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构成了洪堡特语言学说的核心。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反映了其对语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其对人、语言、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雕塑具有自己的多种语言,其中语言就是一种分类,每一件雕塑作品都包含有这两种语言,只是分量不同.当人们划分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时,就依据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所占的比重来划分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抽象艺术、具象艺术与艺术作品中的抽象语言、具象语言是两类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地域,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有不同的抽象雕塑,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可能偏重具象语言,也可能偏重抽象语言.具象是第一位的,抽象是第二位的,先有具象的认识,再有抽象的认识,具象是基础,抽象是升华.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的抽象和具象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抽象融合具象,抽象和具象相互包容、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6-251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文化与智慧的载体,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近20年来世界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缺乏世界公认的语言信息数据;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同;世界语言没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名称对照;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对此,需要从语言濒危的逻辑辩证、社会学因素及其生态复兴路径构建等三个方面予以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的使用是个体运用其大脑内的内化语言生成语言表达式的过程,研究语言应研究内化语言,即语言的研究是关于心智、大脑的研究,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最终要归结到对大脑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清末以来的各项变革努力中,对变革语言的浪漫想象和夸张强调,一方面反映了先驱者对从"物质"到"制度"层面改革失败的无奈,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语言与人的关系的全新理解和思考,即从本质上讲,人是依靠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并以此使人类区别于"禽兽"。正是基于此,他们认为不管是"个人的发现",还是"农工商兵、妇女幼稚"的解放,进而到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人"对使用语言文字权利的获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晚清以来的语言变革和五四文学革命之间确实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倪培民 《社会科学》2008,303(3):45-51
如何做到既有跨文化的对话,又保持语言的多元化?怎么对待翻译的不确定性和话语权的竞争?在对话中,我们是将语言作为描述的工具还是作为行为的方式?对于这些问题,儒家的"正名"学说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它把语言看作行为方式,看作建立价值标准、表明态度、运用能量的语用行为的手段.结合当代语言哲学的成果来理解这一理论,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各种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它们各自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是它们各自能从他者那里得到本身的价值体现和转化的条件."正名"说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交流从而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既可避免追求所谓的绝对真理而带来的独断,又可以克服相对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