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把舌头交给猫 ——法国口语趣谈 法国人既浪漫又幽默,日常生活中他们很喜欢用熟语,相当于我们的成语或俗语。这就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你遇到一位法国司机说“我的车把红火烧了”,你不要以为车上哪儿着火了,其实他是在说自己闯红灯了。原来法国人把红绿灯叫“红火”、“绿火”;开车闯了红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2020年刚出台的《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表达了足够的人文关怀,使每个公民的人格得到保护,使人们精神愉悦,将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已经是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媒化的人,没有人能离开传媒的影响。要想获得更多幸福,必须强化传媒素养,使现代传媒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在乎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别人高兴他就高兴,有时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让别人高兴。而最后呢,他们却被称之为愚蠢,很少人能够视他们为知己,这是为什么呢?再来举一个例子。现如今的社会中,无数的妈妈们为了自己孩子,不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她们放弃自己享受人生的权利,一步一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市中华门外20余公里的那座峰峦叠翠的祖堂山南麓,有一个“不幸者”的乐园——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这里常年收治着200余名重症精神病患者,有的人有着各类恶性犯罪史,有的人则被现代医学诊断为无法治愈,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在这里度过余生.他们把这里当作救助自已的圣地和重返社会的阶梯,他们又象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与呵护着自己的120余名白衣天使牵手同行.近日,我们来到这里采访,许多病人的不幸遭遇让我们深感同情,而这里的医护人员深厚的爱心,也让我们深受感染.希望这一组故事,能对生活在紧张节奏中的现代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年轻时男人追求所谓的安全感;等到年岁大了,在安全的环境里待得腻烦了,也许就会转过身去,追求让他觉得刺激的东西。号称喜欢贤妻良母的男人,无论他身价几何,尊容怎样,在号称自己喜欢贤妻良母的同时,已经跟自己打起架来。他们既想有安定的生活,又被自己骨子里许多令人不齿的念头所控制;既想和一个人白头到老,又忍不住觉得太多母性的女人无法激起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女性大世界》2006,(10):26-26
“我喜欢的男人一定要男人味十足,那样才会让我觉得自己更女人,所以,我喜欢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绝对男人的。即使温柔的时候,即使体贴的时候,他都应该是“很男人”的那种表达方式。那么,在最初接触他的时候,我会先从男人的外在细节观察他的性格和品位,比如手表,那可是男人最容易暴露秘密的东西的,偏偏他们又都不愿意也不习惯去掩饰。”  相似文献   

7.
童年如同欢乐的海洋,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回忆,而每一个人童年中都有陪伴自己成长的好伙伴一玩具和游戏。每一代人的童年各不相同,伴随他们童年时光的玩具和游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回眸往昔,我们发现每一代童年的记忆都记录着和折射出时代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开篇语我们的社会,要建设成节约型社会,我们的生活,也要走向节约型生活。今天,媒体对高档消费品、奢侈品的宣传铺天盖地,商家们对“宽HOUSE”和奢欲生活的鼓吹一浪高过一浪,物欲已经成为许多人的负担,在忙碌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时,我们真的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么?不如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自己给自己松绑,远离繁华和喧闹。如今,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们很少逛商场,不喜欢购物,也不常参加聚会,他们晚上喜欢和自己心爱的人、和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休息日一起去散步、郊游。他们社交节约、消费节约、精力节约,享受着简单而愉悦的节约型…  相似文献   

9.
张丽萍 《女性大世界》2005,(10):122-124
单身生活是自由的,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有更多的随心所欲。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那一种渴望被爱的感觉总是更强烈一些,于是,女人和自己的私语也变得暖昧起来,而一个人的“自由夜宵”更加令人愉悦而兴奋。但是,就在这种对自己的爱抚中,女人又是否真的懂得照顾自己呢?而这样的“午夜甜品”又是不是有利于健康呢?  相似文献   

10.
旗舰 《老年世界》2007,(24):28-29
过去有的老人喜欢泡吧、有人喜欢泡茶馆,还有人喜欢泡商场,就认为是很前卫的老人,而眼下,“泡拍族”、“网上掌柜族”、“溜溜族”、“拼客一族”、“帮帮族”等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生活随着时代发展多姿多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陌人     
(1)我喜欢这样一句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因了陌生,才使我们永远保持着美丽的想象;正是因了陌生,才使我们永远怀揣相识的渴望;正是因了陌生,才使我啊1永远生活在现代童话之中。陌生,丰富着我们整个人生……(2)陌生,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牵引力。陌生往往使双方产  相似文献   

12.
王瑞红 《现代交际》2002,(11):17-18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新思想、新词汇、新风尚。当那些穿梭于写字楼的单身白领女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回丰厚的薪水,并用这些金钱尽情地享受生活时,“乐富族”悄悄地形成了。 顾名思义,“乐”是快乐,“富’是有钱。她们是一群懂得生活的人,既懂得创造生活,也懂得享受生活。她们喜欢名牌,更注重个人品位。她们缺乏足够的耐心,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切,获得一切,她们越来越不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宁愿发短信、寄卡片、送鲜花。拼命工作,尽情享受,率性而为,快意人生,这是她们的座右铭。优厚的报酬,丰裕的物质条件,使她们在这个喧嚣的都市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所以,她们说:“我们是一群游移在都市的快乐的鱼。”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其小说《镀金时代》里描绘到:19世纪中后期,工业与商业的巨大发展给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也造就了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等一大批富翁,他们开始穿华贵的貂皮大衣,戴金光闪闪的首饰,甚至墙壁、地板、天花板、桌子也要镀金,在肆意的奢侈中展示财富实力,寻找高人一等的感觉。他们成全了美国人富甲天下、纸醉金迷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又迎来新一轮“镀金时代”,高科技造就的富翁、快速致富的神话不仅在大洋彼岸让人沉醉,也令正走向富裕的中国人心旌摇曳。如今的中国,也开始了一个自己的“镀金时代”。富人的奢侈生…  相似文献   

14.
我们夫妻俩都60多岁了,却不喜欢“老年人”这个词,显得暮气沉沉、日薄西山,即使是夕阳红,也离坟墓不远了.我们喜欢“年轻人”,意味着激情、活力、希望.所以造一个新词描述自己:花甲青年,还起了个共用网名——花甲背包客.我们希望颠覆传统养老模式,退休前两年就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总的想法是:不在家门口的小公园和医院里度过晚年,遛狗养鸟种花抱孙子的安逸生活,不是我们的期待。我们希望抓住人生的尾巴,活得更精彩。于是,选择了新的人生目标:周游世界。  相似文献   

15.
董铮 《职业》2013,(34):58-59
不少人一走出校园的大门,就失去了学习的意识,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是他们很好的借口,而大量即时信息的冲击又让他们将看贴、读微博等与传统阅读混为一谈,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读书”这个概念似乎已经离现代职场人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单身女性,尽管这个社会对你的处境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抱着猎奇的态度看待你的日常生活,但是很多时候,你仍然感到不便,其至特别容易陷入抑郁。 我们为你制作了“单身女性生活白助大餐”,试着品尝一下,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17.
甜甜好人心     
一个人只要生活着就免不了被人评判好坏了。有好心肠又不断做好事的,称为好人。在一般人心里,好人是紧挨着谦让和诚实,紧挨着宽容和勤快的,好人是只记爱不记恨只有慈没有厉心中装着别人忘了去装自己的。他们给世界的感觉,像荒漠上那潭甘泉,像小桥下那溪清流。这世上没有一天嫌好人多了,也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好人,连坏人也不例外。我们虽然并非“性本善”,但是争优、向上,想被人称声好却是人的基本向往。说俏皮一点,即使是坏人,只有周围都是好人,都帮别人忙解自己囊都克制自己礼让他人都肯出大力气不计酬报都原谅过失慈悲为怀,坏…  相似文献   

18.
丁老师:你好! 我丈夫不在已经好几年了,女儿出国也已好长一段时间了。平时感觉还可以,而一到春节,我会感到强烈的孤独。害怕一个人,害怕安静,但又非常无奈。女儿也不是不让我去她那里,但她在国外已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过多地打扰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人们的交际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交际方式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喜欢时尚且收入不菲的年轻一族来说,“交际”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有目的的交流活动了,在他们眼里,“交际”已成了一种以休闲玩乐为主流的行为方式。在这样一种理念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了许多功利感,变得更自然更亲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而且每个人也都觉得轻松自在。他们在让彼此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交际空间,为自己积累下了一笔人力资源的财富。且让我们走入他们中间,一起感受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到底什么样儿?这是角度感受到的美国人的个性。1汪永晨今年春天我到美国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到了纽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地赶着去参加一个晚餐会议。初到一个地方,总喜欢把第一印象和自己脑子里已存的一些东西(包括对所在地的习惯和想象)做比较。在纽约,我做的第一个比较不是被称作“水泥森林城”的纽约的街景,也许是天黑,我甚至觉得那儿不是就和我们的上海差不多吗。第一天晚上我感觉强烈的是无法忍受的冷。离开家时,三月的北京已是春意浓浓。可在地球的那半边,首先面临的是我多少年来都没见到过的鹅毛大雪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