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约配送员已成为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网约配送员全面融入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企业、个人在促进网约配送员社会融入中所发挥的作用,分别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消除体制性障碍,推动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细化薪酬福利制度和员工关怀方案,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和提高员工培训针对性,消除和弱化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加强社会联系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提出吉林省网约配送员社会融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与政府责任缺失有关,主要存在制度和政策供给的缺失、政府职能缺位、管理方式单一、文化引导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明确自身责任,切实履行职责,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出现成为必然,这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在生活方式、职业、社会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桎梏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深化户籍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权利;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法制观念,保障其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称谓演变、市民化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测度、市民化障碍以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瓶颈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改革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障。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民化路径,即就地或就近市民化。然而,随着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兴起,原先的就地或就近市民化路径开始遇到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去实现市民化,使城镇化逐渐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7.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转移人口分化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适应性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兼业者、农民工对农村土地产权具有现时性偏好,比较重视土地的现时价值,倾向于直接经营土地或以短期方式不完全流转土地;市民化程度较高的准市民、市民则对农村土地产权具有长期性偏好,比较重视土地的未来价值,倾向于以长期方式不完全流转土地或以完全方式流转土地。需要保证产权结构具有一定弹性,适应不同市民化程度农业转移人口的异质性需求;通过创设土地发展权,合理分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思路的实践重点就在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阶段无论从外在的政策方向、经济发展和城市承载空间来看,还是从内在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来看,安徽省都具备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条件。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城市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地政府财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同,不可能运用统一的市民化模式。因此,应采取区域差异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主要从皖江与皖北差异性、主体功能区差异性,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差异性三个维度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保障缺乏、融入城市困难、子女受教育矛盾突出、自身素质限制等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流入地政府需要增加额外的财政支出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必然会对现有的财政收支结构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带来较大的财政成本,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但随着相关配套制度及设施的逐步完善,市民化的积极意义会日益凸显,对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逐渐减轻,最终有利于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流入地政府应以积极包容的态度做好相关财政准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形成“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地方为主”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农地制度、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就业培训和市民化意识、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问题研究,提出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均等化、农转人口职业化和市民化、丰富考核指标及增强服务意识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消除各种刚性制度障碍的同时,也应着力推进城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多方面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江苏省太仓市将“三社联动”机制引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服务之中,探索出了一条“以三社促服务,以协同带融合”的社区服务模式,运用制度先行、重点项目运作、专业服务导向等行动策略,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质量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太仓的“三社联动”在实践中也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力量薄弱、服务内容和覆盖面过窄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不可回避、首当其冲的任务。以福建为例,旨在理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情况,测度市民化率,反映真实城镇化水平;测算市民化公共成本,确定城镇化所需资金量,从成本视角阐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最本质的症结;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质量。论文认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程度是评估市民化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融入"不仅是户籍与居住地的变迁,更是一个"文化—社会心理"的范畴,其程度的提高并非一个纯粹自然发展的过程,而需要制度与政策的安排。并进一步提出: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要重点关注与培育农业转移人口的适应性和现代性,这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程度、提升市民化质量的具体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人们较多地注意到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造成的制度切割,但忽视了农业转移人口对自身市民化转型的自我切割和选择性。行动者视角下的市民化是一种“选择性市民化”,它是透视城乡互动关系的最佳微观视角。本文基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选择建构类型学框架,整体考察并比较了四种市民化的基本类型——内生型市民化、跃升型市民化、观望型市民化以及迫迁型市民化。由此展现了一副与城市化高歌和以往理论预期较不一致的市民化选择图景,并进一步分析了“选择性市民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目前连云港市农业人口尚未实现长期性转移,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结合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现状,对推进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话语分析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意蕴是推动其家庭的城镇化。然而,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正面临着家庭界面缺失、家庭成员离散以及家庭功能失衡等现实的困境。因此,基于家庭的视角,文章提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变革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应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 法律制度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体制不健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两种身份在利益上的严重不平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去考虑: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硬性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市民化的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