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是行政伦理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建立良好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以冲突分析见长的博弈论为分析和解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运用博弈论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冲突与选择过程做了详细分析,以期为创建和谐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提供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基层社会的冲突解决中,“花钱买稳定”成为地方政府维稳的典型策略。它是指地方政府以经济利益的妥协换取所需要的稳定,避免当事方通过持续性行动制造不稳定的操作方法。这种策略嵌入在中国社会背景下政府与个人间的保姆型关系中,是政府“不出事”逻辑与民众“会要挟”逻辑通过不断博弈最终达成合意的结果。它被很多地方政府视为冲突解决的万能良药,也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不过,它的消极性更加显著,难以成为良好的冲突解决范例。因此,如何在冲突解决中走出“花钱买稳定”的怪圈是地方政府需要尽快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经济政治发展密切,"自由行"常态化,"一签多行"政策得以实施,内地民众赴港旅游、购物人数不断递增,在两地民众紧密交往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随之增加,而在这些冲突事件中,香港青年甚为突出。笔者认为,认清两地冲突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为香港青年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地互动与香港青年身份认同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社会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般说来 ,社会冲突是根源于一个社会的利益矛盾的 ,对社会冲突的控制需要依据法律制度来进行 ,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来防止社会冲突的加剧。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冲突无疑有着制度性的、结构性的原因 ,但绝大多数社会冲突则主要是由于腐败所引起的或由于腐败所诱发的。存在于政府外的社会冲突是由于政府中的腐败所诱发的 ,而存在于政府间的和政府与社会的冲突则是直接由腐败所引起的。在我国控制社会冲突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反腐败的问题 ,是一个政府道德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教育在根本上表现为其始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这规定着政府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需要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究竟应该担任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明确其身份定位,始终是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政府在国外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究竟是“守夜人”还是“掌舵者”的角色定位问题,以及国外民众对政府介入价值观教育的“高期待”与“低认可”之间的两极化评价问题。有鉴于此,深入开展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发挥政府“掌舵者”的角色功能,寻求并达成政府介入与民众需要的内在平衡。  相似文献   

6.
权利冲突问题是权利理论中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学者认为权利冲突是指合法性、正当性权利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现实中权利冲突还有欠缺正当性的法定权利与正当性的法定权利之间冲突这一新类型.现代知识产权欠缺一定的正当性,其与人权的冲突便是这类新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所有权——转轨时期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与所有权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它们之间很难直接博弈 ,从而使双方调整策略 ,实现二者的一致。中国在处理国家与所有权冲突的过程中 ,采用了一种既完全不同于西方“市民阶级公共领域” ,又不完全是新兴产权主体与国家博弈的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政府行为的改变 ,调整国家与所有权的冲突 ,寻找二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对于中国这样的传统集权的国家而言 ,地方政府这一新的博弈主体 ,作为国家与所有权冲突的制衡力量 ,使得中国政府的行为逐步向理性化方向转变 ,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国不断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征收,拆迁农屋等,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推进了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但是它也出现了严重的冲突与矛盾,使地方政府的道德责任受到威胁。因此,地方政府在征收宅基地过程中必须尽其道德责任,维护政府形象,切实代表民众的利益,为民众办事。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国际关系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无政府状态问题、秩序问题和限制问题。1.无政府状态问题。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截然不同。国内政治是有政府的政治,政府拥有权威,能实施法治,能及时顺利地解决内部争端和冲突。而国际关系是发生在一个不存在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国际系统内,一旦国家之间出现纷争和冲突,尚无象国内政府那样的世界权威机构(联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的视角考察,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改革形成的纪律空间,具有在场、透明和面对面互动等空间属性。其中主要包括了基层公务员、来办事的民众和工勤人员等三种社会角色的活动以及互动。行政服务中心主要运用透明化技术、排队的技术、在场控制的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等技术来实现对空间的管理,其中也很容易产生身份的冲突、知识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等问题。虽然行政服务中心贴上了鲜明的"服务"标签,但其实际上是一个精巧和隐蔽的纪律空间,无处不在地呈现并再生产着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被)支配或(被)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是中国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政府与民众地位的平等性,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利的过程中与民众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民众纳税和遵从,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而不是治者与被治者的上下尊卑关系,而中国政府在行政改革过程中欠缺的就是这种平等的契约思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村因自然资源开采所形成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引发的集体性的上访冲突、抗争频发,这与地方政府行政管控和利益管控不当有关。地方政府依法履职却转而成为冲突指向的新目标,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控的角色杂糅、“寡头式”管控 、“财力困境”、惯性管理思维与能力困境、政出多门等因素影响。化解管控困境的有效之策,应该基于资源环境的公共性及管控中民众的参与性,其核心是突破冲突管理的政府单一性思维,形成冲突的多元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权力管控的多主体参与、资源环境利益共享及政府职能界定等治理转向。  相似文献   

13.
网络连接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它是社会动员的重要场域,并越来越成为民众的诉求渠道。它可以引爆或加剧社会冲突,也可以化解或缓和社会冲突。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冲突事件的组织性增强,政府解决社会冲突的难度加大。要化解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社会冲突,政府必须重视民生,建立通畅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网络舆情的处置力和引导力,树立政府网络舆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飞地的出现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难题。在中国历史上,飞地或存军事目的,或属民众自为,在土地充裕的前提下,国家无须对繁琐的插花地进行不计成本的梳理,飞地治理的最终目标无非是理清插花地背后的行政管理关系而已。但是当土地乃至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源越发稀缺时,土地的归属、权力的重组、利益的分配、居民的权利等就必须成为治理变革的关注视角。而围绕"飞地"的管辖争议既是不同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的表现,也显示了制度嵌入中的利益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如果这些飞地仅仅停留在利益索取,那么就无法真正解决管辖权的冲突。而当地方公共服务实现无差别供给时,"飞地"问题则有望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中,由于公众对经济利益的选择偏好,以及环境利益的间接性,经济利益更受关注.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调整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如何确立公众、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激励和协商制度,这是构建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西南地区的民族冲突频繁发生.从冲突主体看,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冲突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两大类型;从冲突形式看,包括经济冲突与文化冲突两大类型.为了实现稳定后方的战略目标,两宋政府在西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控制措施,包括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两大类型.但是,由于民族冲突是建立在文化差异与经济利益争夺基础上的社会冲突,因此,这些控制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冲突的发生.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民族冲突事件,成为该地区民族融合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一部分农民因此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林木,伴随而来产生了退耕农户的自身经济利益与政府的生态效益目标相互冲突问题,形成农户与政府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一个博弈均衡过程。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效率好坏与激励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多从退耕农户的切身经济利益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民意调查是现代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在现实环境下民意调查制度化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因此建立规范的民众权利保障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健全的操作机制,是推动民意调查制度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沟通:政府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关系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重要的管理职能。在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建立政府与民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关键。坚持主动沟通、平等沟通、真诚沟通,是政府与民众有效的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的沟通包括告知、倾听、回应等三方面内容。当前,要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加强沟通平台建设、重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等途径,大力推进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政府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土信仰是民众内在世界观的体现,在官方与民间的对话中官方应当对民众的本土信仰有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对于民间本土信仰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应当积极加以引导而非强制干预。河南各地平坟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民间本土信仰与官方经济功力性意识之间的冲突,在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这一关键时期,如何把民间官方两者的利益统一起来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点,民间本土信仰在治国方面是阻力抑或是动力则完全在于是否有正确而又合理的思想导向和切实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