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主体性是在对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主体教育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赖于对主体性的科学认识和判断.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3.
贾历明 《科学咨询》2008,(16):92-92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田康林 《科学咨询》2008,(22):50-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在中国的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逐渐流行起来.教育理论界也随后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方式,在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能动而现实地发挥和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从教的方面看,主体性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方式,在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能动而现实地发挥和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从教的方面看,主体性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意识和旧教学方式、途径等原因,学生的主体性依旧难以发挥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尝试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入手,分析主体性发挥不力的种种成因,并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探寻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在中国的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逐渐流行起来。教育理论界也随后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明确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其根本特性.笔者认为,在主体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树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参与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11.
任平 《科学咨询》2009,(10):57-5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允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2.
学科教学中,主体性是指学生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动性.教育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学中时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才能使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外部注入的.这种积极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借鉴这种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来分析英语教学,我们认识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教师是学生与教材的中介者,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班级管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地、主动地、生动地发展,其核心问题就是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既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那么,班级管理中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呢?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去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有亲身体验,在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主体性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点和中心.主体参与式教学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趋势.主体参与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为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及创新精神与能力为目标.笔者把主体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八点: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课堂的人权化、教学课堂的民主性、教学课堂的和谐性、教学课堂的创造性、教学课堂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教学结果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药的语言文字翻译活动中,误读、误译是译者主体性的真实体现.由于受原语主体文化和译者主体文化的影响,译者只注重原文,不仅失却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忽略了读者的主体性.翻译主体间关系失衡和译者主体性的丧失,是造成误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瑶 《管理科学文摘》2009,(30):172-173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更好的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镇主体性教育实验把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其实验研究的重点。全镇中学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在主体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重塑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了“主动参与、积极交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交往,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激励、调控,从中受到严格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现将我们的作法归纳如下:一、构建主体性教育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我教你…  相似文献   

19.
陈伏兰 《科学咨询》2008,(18):48-48
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能学,学生会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到的教育引导.我以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或者说,课堂是生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课堂必须承担的一个义务就是培养学生能学、会学、学好、好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是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主体性地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而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现也有赖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这次改革的实质,就是倡导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将更重视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了课堂互动,关注了课堂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赵云科 《科学咨询》2009,(12):46-46
语文教学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