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鲍威尔和曾国藩放在一起显得非常不协调——对于当下中国的领导者来说,《鲍威尔领导秘诀》要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而《曾国藩十二招治人手段》只能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不过,如果把“治人手段”中的“治”改成“领导”,品味高下之分就不再那么明显。如果再摒弃  相似文献   

2.
3.
<正>曾国藩敢于任事,善于任事。敢于任事是胆识,善于任事则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他极其称赞湘军创始人之一王鑫战前召集诸将商议军事决策的做法,并将他的做法推荐给年轻的将领。作为一名统帅,他喜欢  相似文献   

4.
岳亮 《决策探索》2014,(14):79-80
在英杰辈出的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当属曾国藩。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大儒,又是一个文可治国、武能安邦的奇才。他27岁才中进士步入仕途,但37岁即官至二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先后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加封一等毅勇侯,有清一代没有第二人。他以编练湘军起家,扑灭太平天国,使行将灭亡的大清王朝又延续了50多年;他大力兴办洋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他教子有方,子孙后代人才兴旺,一部《曾国藩家书》流传后世。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哈莱姆区的一个贫困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家航运公司的小职员,母亲是裁缝工人。他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财产,但是,就是这个出生在贫困黑人家庭的小男孩,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美国四星上将,在美国四任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班子中担任过不同的高级职务,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由职业军人转任的国务卿(前两位是杜鲁门总统时代的马歇尔将军以及里根总统时代的黑格尔将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在一个腐败透顶、堕落摇曳的组织里,一个人竟然凭借自己的感召力,带出一支军队,以坚韧的毅力挽救了这个组织。这就是曾国藩领导艺  相似文献   

7.
陈海春 《决策》2008,(10):66-67
规避风险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关注细节。小人物要从边缘走到中心是输不起的,不关注细节,就可能在早期被淘汰。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作为清朝的当权派,在人际关系方面天才独具。他认为,大厦非一木所支撑,必须善于结交有识之士,不仅必须懂得未发迹时善交人,还必须懂得交人于其未发迹之时,要网结天下,雀无所逃。纵观曾国藩的人生历程,笔者认为他的人  相似文献   

9.
强势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干部群体,他们能干大事,干得成大事,但是权力欲、控制欲旺盛,往往不听指挥,难以驾驭。因此,有的领导者宁愿使用弱势下属,也不愿意使用强势下属,即使事业受阻、发展减缓也在所不惜。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曾国藩运用独特的驾驭强势下属的艺术,聚集了一大批强势人才,使他们各得其职、各尽其能,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完成大业。  相似文献   

10.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磕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四十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介石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五十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反动透顶”,想看看到底如何反动,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六十年代,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  相似文献   

11.
姜汝祥 《领导文萃》2008,(17):52-54
中国的企业家中,公开或半公开地以曾国藩为榜样的大有人在,所以我下决心去攻读一下曾国藩的东西,力图搞清楚他有什么值得我们的企业家如此神往。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3.
14.
领导不同于管理的重要之处是领导行为更多地借助于伦理、情感、信念等非权力因素。对领导行为的生物学研究表明,将领导视为命令与控制过程是一种由男性主导的传统理论偏见,更有效激发群体动力的领导可能是一种领导者投身并动员追随者的人性需要和渴望的过程(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这是一种女性完全可以参与甚至更易于发挥优势的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
领导观点与群众想法常常就顾大还是顾小、看虚还是看实、重益还是重利、谋略还是谋策而出现分歧。究其根本,在于彼此责任不同、视角不同、诉求不同、身份不同。要有效协调领导观点与群众想法,应做到:大中包小,各有事做;虚中务实,诉求明确;益中显利,各获所需;略中有策,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7.
周昂 《领导文萃》2011,(15):64-68
“其实,曾国藩这个人既不是圣贤完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了深刻内涵的悲剧人物。”唐浩明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19.
<正>分权是高超的领导艺术,善分权者,举重若轻;不善分权者,不堪重负。诸葛亮"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大事小事亲力亲为,最后累死在五丈原。诸葛亮的这种领导方式是集权。  相似文献   

20.
民意是领导决策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领导决策要遵循社情民意,牢牢把握区域性、群体性、特殊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的民意特点,谨防落入民意失语、失真、失落、失控四大陷阱,以免影响决策向度、效度、力度、信度。领导者要着力于主观认知讲高度、客观认识讲深度、尊崇民意讲制度等纾解策略,以提升决策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