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宁之役爆发前 ,驻守越南北宁省会的清军肩负着防止法军入侵广西的重任。为了北宁城的安危 ,守军在通往北宁各要口层层分扎。据考证 ,扎防北宁的桂军和黑旗军有 5 0余营 1万多人 ,其他说法不足置信。  相似文献   

2.
路权问题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之核心问题。路权的归属更易,无不反映当时社会的形势。本文仅就北宁路权逐步丧失的过程,论述帝国主义对华政治、经济侵略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一、英国攫取北宁路权北宁之路,起讫于北京、奉天,亦称京奉路。始建于1881年,旋分段展筑,至1905年告竣,为中国最早创办的国有铁路。北宁路纵贯关内外,沿线矿产丰富,一直为帝国主义激烈争夺的目标。北宁路修筑伊始,英人金达便居铁路总工程师一职,从勘察路线、动工修筑、引进材料,直至运输管理,均由他一人定夺。如筹建筑路期间,负责此事的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  相似文献   

3.
190 1年 ,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取得了在北宁路沿线自北京至山海关 1 2处驻兵及建造兵营的权利。这一规定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和践踏。为了取消列强在北宁路的驻兵权和收回兵营 ,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并于 1 94 3年取消列强在华驻兵权 ,于新中国成立后收回兵营。列强在北宁线驻兵权及兵营的消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在华势力由盛转衰直至最后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郝德永     
1964年3月生,辽宁北宁人,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共党员。1982-1986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4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任渤海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5.
清末,著名谏官张佩纶本与广西提督冯子材并不相识。1872年,冯子材因奏参贪腐官员徐延旭而遭到淮系的嫉恨,后者撺掇张佩纶以举荐徐延旭主持广西军政的方式排斥冯子材;结果徐延旭因北宁之役大败而受到追究,张佩纶也因荐举非人而离开朝廷,直至最终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接着就侵占了辽吉两省许多城市。十二月二十四日,又以到辽西地区“剿匪”为借口,调动两个师团六个旅团的军队,从大通路、北宁路和营沟支线分三路向辽西地区疯狂进攻。由于国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发现哲里木盟、通辽市以及沈阳铁路局出版的一些史志资料,在叙述打通铁路(后改称大通铁路,今大郑线南段大虎山至通辽部分)修筑史时称:“1921年北宁铁路局由北宁铁路的打虎山(今大虎山)向通辽修筑支线,1927年10月修到通辽.”其实北宁铁路之名是1929年才开始使用的,为避免以讹传讹,笔者对北宁铁路之名开始使用时间作如下订正.  相似文献   

8.
唐景崧在中法战争中,其活动贯穿整个中法战争全过程。在黑旗军营中,对黑旗军的抗法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黑旗军由一度消极抗法转变为积极抗法;在徐延旭幕中,北宁失守后,粤军一片混乱,由于他总理粤军军务,多方面整顿,独撑残局;景字营成立后,他亲自率军独当一面,宣光攻坚战他是实际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为抗法援越、捍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不愧为中法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内的八项准备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试图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译前准备对于口译任务的圆满完成至关重要,是口译技能训练中重要的一项.译前准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译前准备从时间上分为长期准备、口译任务的译前准备和现场准备.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几种准备方式,以期对译员开展译前准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日本军队为破坏中国抗日的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战意志,开始对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展开疯狂轰炸,基于日军的大规模的轰炸和空袭压力的紧迫性,国民政府和西安防空当局逐步构建了以防空协会、防空司令部为主要内容的西安防空机构。在防空机构构建的同时,战时防空具体措施也随之展开,主要包括开展防空教育、构筑防空工事、组织防空疏散等。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被誉为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的女英雄和现代护理学的主要奠基人。战地记者无情揭露了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军队存在的诸多弊端,促使英国政府派遣南丁格尔护士团前往克里米亚战争前线医院,而南丁格尔在护理教育、军队医疗和卫生改革等方面的贡献都要追溯到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信息数字化、指挥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战场这一全新的作战领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目标。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应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加强军队数字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人民战争的信息化战场建设,确保在未来战争中充分发挥我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赢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经八年抗战,最终把日本军队赶出中国,但中国战场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一个"战略反攻阶段",而是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形势下结束了战争。这种局面的出现,既体现了中国抗战不同于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特点,也反映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肩负的特殊任务及其作用。但这并不能由此否定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由于温切斯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内战时期温切斯特成为国王阵营和议会阵营之间激烈争夺的地方之一。在1642年至1644年间,温切斯特在议会军和王军之间几易其手,最后被克伦威尔攻下。从短期来看,内战给温切斯特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的停顿造成温切斯特政府的收入来源中断;在政治上,政府管理机构瘫痪,在处理由内战带来的社会问题上表现出非常无能。然而,从长远来看,它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却是积极的。在王朝复辟时期,国王查理二世很关注温切斯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大大促进了温切斯特在之后的世纪里的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给日寇以决定性打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而且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支援了盟国,粉碎了德、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朱德政治战争思想是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需要而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分析了朱德政治战争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及其现实意义;阐述了朱德政治战争思想不仅对指导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今国际军事形势,搞好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伪军的宣传工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的重要决策之一。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对伪军开展宣传工作的可能性,制定出宣传策略,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伪军进行宣传工作。这削弱了伪军的战斗力,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1月4日至11月19日,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省爱国官兵,在江桥(今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奋起抗击日本军队的进攻,历经16天,毙伤日军1000多人。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军队遭到的第一次重创。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促进和推动了抗日救亡高潮的到来,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江桥抗战理应作为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工合运动不仅是一场群众性的经济救亡运动,在供应军需民用,赈济难民,支持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是一场广泛的经济民主、政治改良与民众教育运动,推动了中国民主意识的增长和传统陋习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