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在艺术和生活这对范畴中,不管是简单的生活对艺术的本体论化抑或是简单的艺术对生活的本体论化,都有一种将本体视作实体的倾向和色彩,具有实体化本化论的特征。这来自于对世界的对象化。当世界被作为主体的对象时,主体便粗暴而横蛮地面对对象世界,将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地加诸对象头上,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可以随意地征服世界,从此堵塞了对对象的尊重、敬畏、爱和理解,也堵塞了澄明自身、澄明对象的道路,使对象在对象化的世界里沦陷,主体在这种沦陷里自身也沦陷了。实体化本体论之所以将世界对象化,其因由在于,它将本…  相似文献   

2.
艺术语言是情感的丰富化和情感的个性化。它所创造的是一个超越的精神世界。在艺术语言中 ,语言符号的本身就是情感的形式 ,它具有动人的抒情功能。艺术语言是与生活情感有联系的本体存在 ,它能把发话主体情感的原神灵活地传递出来 ,又能把认识之深理寓于艺术语言之中 ,从表层到深层都体现了发话主体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文艺美学的探索中,为克服“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偏颇,一些同志力主在“表现”与“再现”的对立统一中,来揭示文艺的本质特征,阐释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我是赞成这一主张的,因为就文艺审美创造来说,它既不是单纯地“表现”主体,也不是纯粹地“再现”客体,而是要在“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对立统一中,来建构崭新的艺术世界。那么,文艺审美创造“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统一,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或者说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统一的方式和表现形态,就是审美意象。这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能够成为文学活动细胞、并成为整个文艺学体系内在矛盾点的,只能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产生的第一个东西——审美意象。正是它,包含了客体对象与主体心  相似文献   

4.
<正> 人类出现以前,世界上只有一种存在即自然存在。后来随着人类的出现才产生了社会这种特殊的物质现象即社会存在。构成自然存在的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及其相互作用的场;社会存在是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物质形式,构成社会存在的则是社会物质实体及其相互作用场,即可说是体现在自然物质实体之上的物质关系。它既保留了自然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又增添了自然物质所没有的物的社会性。这是它的最基本的特征。简言之,客观物质世界本身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或可简称自然物质和社会物质,其同一性即是列宁的物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在追问存在是常常陷入追问存在者的窠臼,重要原因在于将人看作如精神、意识、灵魂等主体,相对立的就是外界的客体--无论是精神客体还是物质客体.所以,追问到的最终是存在者了.海德格尔提出了此在的观念.此在不是精神实体,也不是静止的看,而是此在就生活于世界之中,它的存在照亮了存在者的存在.从而,为寻找存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宗教现象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是人类永恒的天性,也不是社会存在中的永恒,而是在人类意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其次,宗教过程既是一个物质过程,也是一个思维过程。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自我肯定。在宗教过程中,人们不仅确立了超世界的形象,而且确信这些形象的实在性。人们也不止于以“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而且还会通过人的情感、情绪以及其他主观的个体因素来感受和体验超人间的实体存在,而人的需要、依赖感等要素在宗教起源上都具有心理学意义。所以宗教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存在于言说主体审美想象性体验情境之中的文学语言, 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诗性特征, 言说主体行走于其中, 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言说主体生命情感体验的意义世界, 从而将言说主体与宇宙、 天地和自然的关系呈现出来, 建构出一个言说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的独特世界, 从而使得情性本体成为文学语言诗化意义的生成维度. 宋词艺术中的文学语言, 也在词人的意指性创造实践活动中,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 并为词人提供了一个意义存在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精神哲学视域中的伦理、道德是以单一物与普遍物相统一为本质的精神现象形态,伦理是真实的精神,道德是自我确定性的精神。伦理认同是指潜在的道德主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在情感、价值和行为上不断地向伦理实体(公共本质)复归,以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动态展开精神气质的过程。伦理认同既是道德主体从实体出发克服任性实现自由回归家园的一种精神冲动,也是道德主体在生活世界中坚守伦理普遍物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同一的一种精神努力。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伦理认同具有三大精神气质:追求伦理本真的道德自由;回归"家园"的伦理冲动;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9.
论美非情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美学诱惑精神存在走向一个恒定不变的理论信仰:美与情感构成人类合乎必然性的心理链条,并合乎逻辑地推演出艺术即情感的命题。情感被限定为艺术的终极目标和核心价值。怀疑论美学则行走一条以否定逻辑为思维工具的精神道路,它尝试颠覆传统美学所竭力建筑的“美—情感—艺术”三位一体的心灵大厦,探询在它们一体化的所设定的必然性联系的虚假的主观逻辑形态中所存在的客观性差异。怀疑论美学放弃对于传统美学所有概念及思维规定性的无意义的承诺,它以否定逻辑开辟自我的运思之路,力辨美与情感的逻辑差异,从本体论和生存论的双重层面凸现“美”这一人类精神的虚无化的诗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拒绝情感因素的,人类精神的审美活动既不是对情感的主动投入也不是对情感的被动接纳;与此相关,人类的艺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并非以情感作为主要内容。艺术的目的也并非仅仅局限在传达情感这样单一的价值和功能上。艺术,这一最丰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情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的,甚至也呈现某种难以言说的非情感特征。至少我们可以保留这样的理论假定:与情感保持适当距离的艺术,也许属于最纯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许茨把现实(现象)世界视为一个文化世界,又把文化世界的总体视为生活世界,进而又把工作世界视为生活世界的核心。这一进展有其内在的思想运行逻辑,也有其外在的文本表征。其还原方法、意义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意向性理论都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这就在意识哲学的意义上构成了一个走向工作世界的文化世界理论体系,这是肇始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的一种新进展,也是当代文化世界哲学的一个新走向。  相似文献   

11.
从名的规范性考察艺术,人们难以确定艺术成为艺术的真理,因为命名法则确立的是一种利害实体,而艺术的经典定义却是超功利的先验原理。从象的角度考察艺术,艺术对象作为静观中的形式使得审美超脱利害的缱绊而使艺术成就艺术本原的规定。正是一种形式与一种自然情感相关联,作为艺术的象被确定,并在与名的自觉分化中自觉到一种既不归属于自身又终究不能不为之付出一份眷顾的那个意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验室的实体既不是基地的简单等同,也不是组织机构的单一强调,更不是普通的经济实体,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实体。用实体取代基地既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又是一种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过程中,我感觉马克思是将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对世界的各种掌握活动视为一种动态过程的,并通过对理论掌握的动态过程的描述,揭示了该掌握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形态特征。马克思立论的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对我们把握艺术掌握活动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便试图按照这一思路来探索艺术思维过程中的复杂的精神活动。 我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过程不是一条感觉——反应的简单直线,其中存在着复杂的精神活动和主客体之间信息的多次双向对流。在艺术掌握的梯次掘进中,主体不断地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一 审美,是一种发现,一种探索,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转化,一种再造,即把生活原型转化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同态模型。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投影,而是艺术家的能动创造。这就要求艺术家有一个优化的艺术视点,即一个省视生活审美转化的立足点。 选择新颖而优化的艺术视点,不仅体现着艺术家生活体验的丰富性和艺术技巧的精粹性,也体现着艺术家体会时代精神的准确度和深刻度。以驰誉世界文坛的苏联卫国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观点出发考察现实世界,在马克思这里始终没有离开历史境域的深度反思.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实践观点直接进入了历史的物质内涵.这是其超越形而上学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物质现实并不是将历史还原为物质实体,而是对其经济结构进行批判性追问和解剖.实践分析的独特范式,是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立场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6.
自从围绕着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问题(简称“两变”或“两从”)开展讨论以来,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两变”既是哲学认识论,同时也是哲学唯物论,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二是认为“两变”只是讲认识论,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不包括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三是认为“两变”的命题是不科学的,既不是认识论,更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概括,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这些看法对我很有启发,促进我思考,经过一再探索,我还是坚持和赞成第一种意见①,尤其是赞成这样的观点,即认为: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和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既表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又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同一性。“两变”确实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科学的表述,把它说成是“典型的二元论”,“必然要导致唯心主义”,这是很错误的。全面地准确地领会“两变”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下面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进一步向同志们请教、商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并论证一个新的概念——潜情感。作者认为,潜意识论扫描了心理整体但未穿透个别,特别是在文艺中具有突出地位的情感个别,而潜情感的研究可能会为我们研究文艺心理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人类情感中,一切曾经产生而且存在,但此时既未内显于心头而又未外显为表情和动作的“隐性感情”,统归为潜情感。情感与感觉、意识、思维是难以分离的,有潜感觉、潜意识、潜思维,自然也应该有潜情感。而情感的内部流动——情感能够持续、储存和再度唤起,是潜情感形成的自身依据,也恰恰是人类心理高度文明的表现。艺术中的先天性潜情感来自于生理——心理遗传,后天性潜情感有两个积淀源:一是由漫长广阔的社会时空历史地形成并透视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的情感氛围,一是个人在具体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的储存。由于社会生活的无限广阔和复杂,为潜情感的生成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因此后天性情感积淀是潜情感形成的主因,它在艺术中的流布也是最为大观的。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语言的情感体验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语言以其超越语法而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它往往是发话主体心理情感的真实感受,是非程序化的言语形式。它的美是由心灵产生而再生的,它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它是内在的,是心灵化的。它真切地反映了发话主体的情感体验。发话主体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发话主体的情感个性,体现为其独特性和无雷同性。这种情感体现为一种无形的存在。它无形,但却具有表现自身的强大内驱力,它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指向性,是发话主体的心理的言语行为。它超越了现实,也超越了发话主体自身,它不是对现实的描摹,而是发话主体的创造。这样,体现了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不同性。  相似文献   

19.
孙荔 《学术探索》2014,(11):137-141
人和教育制度、教育之间存在着双重的主被动并存这样一种复杂的现象。制度就是规则,教育制度是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则,但这种制度又必须遵守一定的教育准则。人作为教育制度主体的同时,又处于客体地位。因为人既不是绝对的感性,也不是绝对的理性,而是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所以人是非制度的人。制度是人理性的产物,人离不开制度,人需要制度。制度的意义就是使人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审美是一种建构,在过程性的活动中,既内化着对象,又外化着主体。建构又是自由的活动,主体的审美情感、理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和发挥,但是,无论是怎样地发挥,主体总要受到对象世界的限制。而审美绝非停留在对象世界的描述和复制层次上,主体总是力求自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