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舒 《浙江学刊》2005,(1):122-125
道、禅哲学都重视"心",中国美学也有以"心"为美的思想,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道家哲学中,老、庄首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嵇康、阮籍则首先在文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禅宗对"心"的重视使其获得"心的宗教"之称.道、禅之"心"也有很多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宗之"心"是对道家之"心"的继承与发展.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审美之"心"在唐代成熟,意境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查洪德 《求是学刊》2013,40(4):130-141
"自然"论是元代诗学的一个时代话题。元代文人没有唐代文人那样强烈的功名意识,也没有宋代文人那样沉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他们愿意自然地活着,自然地写诗,写自然的诗。元代诗学倡导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宋人刻意为诗的反思。"自然"在元代诗学中,主要不是风格概念,而是关于诗歌本源和生成问题的思考,或者认为诗歌得自天地之自然,以为自然乃"目前之画本,胸次之诗材";或者认为诗歌发自人心,自然而然,发人心情志意趣之自然。至于诗歌如何臻于自然境界,或以为弃绝人为,纯任自然;或以为超越人为,复归自然,"句成而无锻迹"",篇成而无铸痕",功夫到处,圆融自然。  相似文献   

3.
<诗纬>是形成于汉代的纬书的一种,与<诗经>相配.<诗纬>中对诗的性质的认识"天地之心",对<大明>、<四牡>等提出的"四始"、"五际"说,以及对<诗经>中的篇义、诗句的揭示、阐释和引用等,都表现出纬学的特点.<诗纬>对<诗经>的阐释,既是纬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对汉魏六朝的文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思"作为德国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哲性思维,经过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转化为一种诗性思维."运思"就成为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一种"阐释"策略.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之诗的"运思",是经历选择-接受-疏离的发展过程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5.
张仁香 《学术交流》2012,(6):155-159
梁宗岱诗论著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是其诗学理论的核心文本。"诗与真"是该诗论的主题词。受德国作家歌德自传的暗示及艺术创作精神的启发,梁宗岱强调诗歌创作不仅要有"经验",而且有生命的坚挚,有对艺术理想不舍的追求。他在艺术上追求的"心灵之真"、"象征的境界"去西方象征主义的神秘化,融入一种忘我的超功利色彩,这背后隐藏的艺术精神正是庄学自然无为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自然淘汰是无情的。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足以与其他事物争胜,它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对于艺术作品,似乎更是如此。李贺的诗留传至今,魅力未尝或衰,原因何在?以什么特色来争胜?从同是描写音乐的名家作品来看: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一联串妙喻,以声拟声,具体而可捉摸,音乐形象鲜明,琵琶仿佛即在耳际弹响,俨然大家风度。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歌》先如王褒《洞萧赋》“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一样,用“以声比心”法,状乐声如泣如诉,变而为激昂慷慨。继则以随风飞扬的柳丝,描摹乐声的轻柔。复又按指荡吟,如见  相似文献   

7.
早期中国的诗产生于歌唱,以口头创作并靠口耳相传.在东周时期的文献中,"诗"这个术语有双重含义,既指<诗>,如<诗经>,又指"歌"(一种艺术样式).至于<论语>与其他文献的大纲中的所谓"学诗",系贵族子弟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但是,"学诗"的真正意思又是什么?由于<诗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中或许最为重要的一部,并由于保持乐与诗为一体的口头(或半口头)创作的传统手法,"学诗"被假定为意指"学唱<诗经>中的诗歌".笔者对这种说法思之有年,感到益发不能令人满足.这些诗歌究竟是如何表演的?我对此问题孜孜以求,兴趣日增.本文拟通过分享可以被演唱的诗歌曲调的或多或少的创造性重构中的某些发现,设想一下<诗经>中的诗歌的实际演唱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博简<诗论>第25号简最后三字作"<小明>不",专家多疑其后有阙.然而简文"不"字后有近两字的空白,证明此简在"不"字之后不大可能有和"不"字系连的文字.这几个字的释读在<诗论>的相关研究中,多呈空白状态.其实,这里是一字为释,用一个字,直指<小明>篇的主旨.简文这里的"不"字当依古音通假之例,读若负担、负责之"负"字.<小明>篇学者多从汉儒之说定为大夫"悔仕"之作,如今得上博简<诗论>的启示,可知并非如此.<小明>一诗的作者应当是一位忧国忧民,与友人相善的正直的、有较高德操的王朝大夫.<北山>、<四月>两诗主旨在于泄私愤而不顾国家安危需求.就诗作者的道德品格而论,<北山>、<四月>两诗与<小明>篇的差距显而易见.清儒姚际恒谓<小明>辞意"浑厚",信然.  相似文献   

9.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5,(9):141-144
鉴于在当代文坛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文学终结论",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解读海德格尔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之家",不难透视出蕴含其中的生存论语言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与语言、人与自然的关系,语言或诗的语言成为人类返回自然、重获本真存在的途径,从而确定了文学艺术在当今的物质时代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文学终结论"的观点亦不堪一击.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言说"命题是剥夺人的话语霸权、削弱人的"中心"地位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万物在"世界之中存在".亲近自然,聆听大地寂静之音,并发之于声,便是诗的语言,是艺术.对自然之神圣的感悟与聆听,表现在人类生存上,便是对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价值与位置.  相似文献   

10.
百谪不屈道守直佩仁义——王禹偁《三黜赋》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丰 《学术交流》2006,(7):144-146
历代遭遇贬谪的文人往往用诗、文的形式,描述其困窘之境,抒发其愤懑之情,表明其忠义之心。王禹的《三黜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赋作开篇点题,概括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一种愁苦无奈的情绪,也是对统治者的无情控诉。其间,用一句对第一次的贬谪结局作了交代,之后再用一句向第三次贬谪的情形自然过渡,从而使文章浑然一体。赋作下半部分,开始的“於戏”一声,尽蕴难言之隐,彻心之痛,而在结构上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用大量事典和语典,阐述自己对于三次遭贬谪的反思。《三黜赋》是王禹“穷”时的心声,是用血和泪写就的精神熠耀、至情至性之文。  相似文献   

11.
全球性的环境灾难对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如果说.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是朴素直观的神性"敬畏".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是机械论视野下的遮蔽和断裂,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应当积极寻求自然之"返魅",这是人类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建,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也是后现代视野下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12.
<庄子·渔父>篇提出"法天贵真"的思想,追求自然无为、超脱世俗之情.李贽<童心说>主倡"真心",批判社会之"假",以尊重个人性情欲望为出发点,追求"八世"之"真",使"童心说"对<庄子>"法天贵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从<庄子>到李贽,尚"真"思想表现出一条由"无我"到"社会之我"再到"个体之我"的轨迹,从中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渐趋觉醒,个人对社会的依附日趋削弱,社会对个人的束缚也在逐步减轻.  相似文献   

13.
张福清 《阅江学刊》2014,(4):131-137
李龏《梅花衲》所集林逋咏梅诗8句,集苏轼咏梅诗10句,从中可以看出从林逋到苏轼咏梅诗的价值走向经典,尤其是体现了林逋咏梅诗意象的经典化;《梅花衲》还多方面刻画了梅的立体形象,凸显了梅花之冰雪精神与高洁品性,以梅花来寄托漂泊不定的身世之感,寄寓无限感伤之情;厘清了从梅之精神到人生志趣、家国之恨的梅花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诗歌酬赠是以诗歌创作为手段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以礼尚往来为隐形规则,由此产生了具有酬赠承诺性质的“诗债”之喻.它是指在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之后,未能及时酬答,如同负债.通过长期的反复使用,“诗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比喻体系,在频繁的诗债索、偿活动中,既有友情与闲情之乐,也有诗债大量积压与偿还急迫之苦,而后一种心态更加鲜明强烈.因为当诗成为必须往来酬酢、索偿的人情债的时候,作诗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身不由己的应酬,带来了相应的苦恼.也有人对诗债保持理性的态度,索诗时不咄咄逼人、有所节制,偿诗时合理有序、随机应变,有效地减轻了诗债之苦.除了人际关系中的诗债之外,人们还通过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为诗债中的相关方,完成了一次次诗歌酬赠的假想,显示了诗歌酬赠之风的心灵化.  相似文献   

15.
梁宗岱的早期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1924年出版的诗集<晚祷>中.这些诗借助宗教语境传达了"静穆"的情感氛围,含蓄,有暗示力,同时营造一种象征的灵境.与同时期作家冰心宗教诗相比,一个表现出温婉的,富于爱的情怀;一个则流露出超越自我的有限而追逐其无限的精神气质.梁宗岱早期诗歌的宗教体验,实则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彼岸化的需求".追求自我意志的超越性.梁宗岱的诗追求"心灵之真",也与他后来诗论中阐释神秘的象征主义灵境、"崇高之美"有了呼应.  相似文献   

16.
《诗经·小雅·车辖》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1]意思是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法)而行之."[1]以此为典,形成"高山景行"这个成语,用以喻指高尚的德行.为记述侯仁之先生的学术人生,不禁感觉用这个成语喻指侯先生十分贴切,遂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题,写下拙文,藉以表达对恩师侯先生的慕仰之心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谢灵运之诗名,在中国诗歌史上熠熠相照、争辉千年.观其接受历程,颉颃当中还存易位,而宋代正是变之关捩.宋前陶、谢接受范型未存轩轾之争,但张力运动中已蓄分庭之势.入宋以来,陶诗更宜宋型文化之孳茂,使得谢灵运降至次要位置.宋代"扬陶抑谢"现象可从"自然"维度进行解读:谢灵运修睦"辞巧"与"才性",而陶渊明融通"辞达"与"平淡",互映"自然"而致谢落陶起.宋代"扬陶抑谢"现象是"世情变文"规律的昭显,世情与文学之变导致陶谢"自然"接受之变.  相似文献   

18.
刘士林 《求是学刊》2003,30(1):83-89
2 0世纪中国文明所遭遇的巨患奇劫 ,在直接摧毁了中国旧日世家赖以寄身的社会土壤的同时也以更大的力量唤醒了这个民族的生命力。而 2 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 ,无疑是在这场民族的大病痛中所孕育和化生的一颗真珠。在 2 0世纪的中国学人之诗中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诗礼之精神 ,直接记载下这些大师巨子们真实的心路历程 ,同时也把他们关于中国现代命运的理性思考表达出来。对于中国现代学人来说 ,如果说他们智者之识主要表现在其学术研究中 ,那么在其学人之诗中则特别容易见出他们的仁者之心 ,这是一种超越了时代、种族、政见和个人恩怨的大关怀与大悲伤。这也就是学人之诗给中国现代思想史所提供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9,25(5):14-18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而且是登高诗由盛唐而晚唐所产生变化的代表.以登高望远作表象,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发诗人的"恋阙"之情,并于登高怀古中依然与"恋阙"关联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恋阙情结.而这种强烈的恋阙情结,即为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力之 《学术交流》2013,(1):184-189
"凡是文体的标示,一定是从第二格开始"与"凡是文类的标示,一定是从第三格开始"说,不符实际;"李善注本的目录",不可能原"还有一行,在第二格的位置本有‘文’字";"骚"非"诗"之一"类"。《文选》分三十九体(类)说是可信的,"骚"至"祭文"均为文体而非"体之下"的文类;"《昭明文选》分三体七十三类说"断不能成立。从文献可信度的角度看,"六臣注本"目录排列如何,只能是一种参考。从方法论的层面说,考察《文选》的分体情况,其序文最为关键,尤其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两句务必"吃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