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为什么能生活在世界“第三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为什么能生活在世界“第三极”文/徐鸿伟梁娟图/游踪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世居于此的藏族同胞为何能长期保持强壮的体魄、较低的高原病患病率?这曾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关注。最近,这个谜底已被我国医学专家揭开。这项课题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服饰、饮食民俗李丽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深居高原腹地,黄河源头,高寒缺氧,交通阻隔,地广人稀,自古以来藏族同胞生息于此,主要以畜牧为业,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现根据实地调查并参考有关资料,作如下记述。第一、服...  相似文献   

3.
诺日布 《中国民族》2008,(10):49-50
世界屋脊,是许多人心中最神秘的地方。走一趟西藏,更是许多人梦想中的渴望。4月中旬,我们民族广播中心一行8位记者赴藏进行了一周的采访。7天里,通过深入牧区乡村,走访寺院庙堂,藏族同胞的朴素无华,雪域高原的圣洁美丽,民族文化的深奥厚重,高原气候的神奇多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生活工作在雪域高原的人们,虽然可以乘飞机﹑坐火车出行,但选择一条条翻山越岭的公路乘坐汽车,仍然是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汽车要出行,必须有公路.根据受援地西藏山南的请求,受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派,2015年初,新一轮湖北交通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队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从荆楚大地来到雪域雅砻,他们用激情书写辉煌,用深情丈量高原,用行动演绎传奇.  相似文献   

5.
扎西兽医师     
这里所说的扎西,并不是一位藏族同胞的名字,而是说的汉族兽医窦新民扎根西藏三十年、把青春和晚年一同献给高原畜牧兽医事业的事迹。窦新民是西藏自治区畜科所高级兽医师。1951年秋,他背着背包和人民解放军部队一起进藏。那时,金沙江以西还没有公  相似文献   

6.
藏族堪舆文化是在苯教泛神论、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原风水文化水乳交融的产物,是世居高原藏族先民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对环境与地景进行勘察和研究,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来体会和了解环境的面貌,选出具有良好生态和美感的地理环境,逐步形成的高原特色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汉族人,共产党员,现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委副主任。1960年,我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果洛草原。当初我一踏上这片草原,就遇上了两个难关。一是生活关。我是个南方人,对北方生活十分陌生,尤其是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地睡帐篷、喝奶茶、吃酥油糌粑,就更难适应。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就主动地向藏族同胞请教。他们热情地教我吃,教我喝,教我骑马、骑牛。就这样,过了段时间,我终于闯过  相似文献   

8.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指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总面积约290万平方公里,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由蒙新高原大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共同组成,是著名的西北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10多条山脉构成其整个地形“骨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汉族以外,世居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蒙古、藏、满、达斡尔18个少数民族。由于该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就成为影响西北边疆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那有欢乐也有眼泪的年月里,我们在广播里可以听到藏族同胞的歌曲,在舞台上可以欣赏到藏族同胞的舞蹈,在银幕上可以看到藏族同胞的电影,但唯独在新华书店和图书馆里看不到藏族同胞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广大读者等呵,盼呵,终于在这春雨滋润着万物,春花沐浴着阳光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高原藏族在数千年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环境—文化适应模式,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严酷和脆弱,在高原藏区形成广泛的自然禁忌和神山圣水的集体表象,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它是高原藏族在适应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反映出高原藏族对脆弱生态环境的谨慎适应。  相似文献   

11.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开展20年来,大批医疗工作者将精湛的医术带到了雪域高原,为藏族同胞解除病痛、守护健康。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吴东方就是这样一位藏区群众心中的好医生。2010年5月,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开始,朝阳医院需派一名消化内科医生。吴东方第一个报了名。两个月后,他奔赴西藏,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旨在挖掘、抢救和保护、研究青海藏、蒙古、回、土、撒拉等五个高原民族民俗历史文化遗产,配台民族教育及宣传青海各世居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原民族民俗展览室),自1985年正式展出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推动夏河县的医疗卫生建设,夏河县各种非卫生机构也视医药为联络藏族同胞的最好工具,积极开展医疗活动以配合各机构事业的推进。最终在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下,夏河县医疗卫生事业在改善夏河藏族同胞健康状况、全面推进地方建设,以及联络藏族同胞感情、增强其国家与民族意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驻守在川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的成都部队某部四连,以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为思想武器,联系实际学习民族政策,整顿群众纪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过去,四连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藏族同胞水乳交融,休戚与共,胜利地完成了民主改革的任务。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加上从内地补入的汉族战士逐年增多,不懂或很少懂得党的民族政策,因而在这方面不断  相似文献   

15.
自汉代开始,人们已经意识到高原(山)反应的存在,但是对其发病原因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瘴气说"的局限,故而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世居低海拔民族来到高海拔地带时,往往受到高原(山)反应困扰,有时又因为无意中创造出一个较长适应期而免除其厄,这一点在战争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文章通过对北魏与吐谷浑的战争、隋炀帝西巡途中的大斗拔谷事件、高仙芝远征小勃律等史事的研究得出结论:高原(山)反应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不可忽视;举一反三,在研究低海拔民族与高海拔民族关系时,自然因素对人本身的影响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印加人     
印加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原是一个操克丘亚语的小部落(“印加”即克丘亚语“王子”之意),世居今日秘鲁的中安第斯高原。1400年前后当印加人兴起的时候,他们在社会及文化方面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阶段,然而,后来他们终于征服了属于今日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阿根廷西部以及智利北部的上千万土著居民,建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26日是双峰县秧塘村藏族同胞普巴色珍家新房落成大喜之日,当地群众自发敲锣打鼓庆贺普巴色珍家喜迁新居,以此表达对市县人大、政府、民族宗教部门、青树坪镇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8.
玉树马是分布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种小型藏马马种,它与盛产在青海大通河流域、祁连山下的大通马,以及黄河河曲地区的河曲马,并称青海三大名马。玉树马善走山路、沼泽,适应在高原生态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20.
正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根据安排,湖北省对口支援山南。自那一天起,荆楚儿女的爱,飞到了神圣的雪域高原。20年来,湖北省先后选派7批共321名援藏干部和18批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远赴山南,与山南地区各族同胞共同努力,为促进山南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2014年6月,记者赴山南地区采访,三个亲切感受久久不能忘怀:收到人生中第一个由藏族同胞亲手赠送的哈达;惊喜地看到了高原上盛开的油菜花;惊讶地发现在海拔近3600米的雅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