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并非凭空产生,它源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上古神话中与猪有关的原始意象代代相传给这一形象的问世提供了可能性。猪八戒身上具有的贪财好色、半人半兽、肤色玄黑等特点均与上古神话有着密切联系,借鉴西方“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猪八戒产生的深层文化渊源,并透过此形象折射出原始先民对客体世界所具有的朴素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解读《记纪》神话,可知其中的小竹、竹林、竹笋以及箕、梳、笼、箭、箸、竹秆、竹刀等竹文化意象是上古日本竹文化在神话文学中的折射和形象表述,反映了上古时期日本竹文化的历史悠久、灵力巫术、种类丰富、内涵深刻等特征,隐含着上古时期隼人族等土著民族遭受欺凌压迫的历史秘密.  相似文献   

3.
以神话哲学视角探讨《庄子》生命意识与上古神话的关系,认为《庄子》的生命意识接受了神话的变形、化生观念,在生命本源上由形象的“气”抽象出根本的“道”,结论是:《庄子》的生命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原始先民生命思考的哲学提升。  相似文献   

4.
上古奇书《山海经》之“奇”,在于大量记述了现实中罕见的怪异事物和怪异形象。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和形象学视角对这种怪异形象的发生加以分析,解释为古人对异文化的误读所投射而成的“文化他者”神话;并分别考察了他者神话建构的两种模式──意识形态化(丑化)与乌托邦化(美化),说明了这两种模式在文化认知中的普遍性及其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麦卡锡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重要作品《边境三部曲》中体现出西部神话对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虽然麦卡锡采用了西部小说的传统写作符码和许多经典情节,然而他是通过建构"反神话"话语的方式、从西部神话的内部对其进行揭示和解构。在《边境三部曲》中,麦卡锡秉承后现代解构神话的一贯思想,将神人般的牛仔英雄重构成为一个个在凡间生活的既困顿流离又孤独迷惘的常人和凡人形象,揭露出美国亚当们背后隐藏的个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将美国亚当们拉下了神坛,也在更深层次上解构了美国西部神话。  相似文献   

6.
就科学事实而言,日、月分别为独立之天体,但在上古先民看来,日、月实乃同一天体在不同时段之变体。因而在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中,日、月同体且终始相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西晋左思《吴都赋》所载"精卫"与"文鰩"之神话即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之反映。另外,从得声之字多与日循环神话有关,"鰩、鹞、榣、瑶、飖"一组字亦是日循环神话在文字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冯天瑜同志的《上古神话纵横谈》,是近年问世的引人注目的神话学论著之一。该书对中国上古神话从理论上作了有益的探讨,书中不乏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作为一个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我从这本书中获得过有益的启示,也听朋友们称赞和议论过这本书。  相似文献   

8.
巫山神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分别被塑造为多个不同的神话形象。许多研究者指出,其相关传说的原型,最早见于《三海经》中的蘨草神话,正式诞生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许多问题的客观存在,又可以证明,巫山神女并非一脉单传。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上古神话中的巫山神女,经历了云雨爱神、祭祀祈雨、助禹治水、三峡航运守护神等多个与水相关的形象的流变,其文化传承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在长江中上游及中华水文化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刘城淮教授在出版了获得国内外学者好评的巨著《中国上古神话》之后,又笔耕不已,精心撰写着《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我们一直企盼早读为快,现在果然有幸,捷足先登,当它刚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便读到了它。通览全书之后,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它实现了中国神话学的重大突破! 我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尽管有许多记载神话的典籍,有关于神话的不少言论,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神话学。到二、三十年代,茅盾连续发表、出版了《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北欧神话ABC》等著作,鲁迅、闻一多、钟敬文及林惠祥、黄石、谢六逸、黄芝岗、胡怀琛等也发表、出版了一些论  相似文献   

10.
西周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从繁荣走向没落的阶段,这一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低落,这样低落可以从《诗经·国风》中透示一二。文章从《国风》中有关女性生活的诗歌入手,对当时的女性地位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女性不幸知悲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在壮族民间文学中,许多代表性的作品其主人公多为女性,如上古神话《姆六甲》,传说《刘三姐》、《莲花公主的传说》,师公唱本《唱秀英》、《八姑》,叙事长歌《达稳歌》、《达备歌》,故事《虾耶》、《班氏女的故事》、《逃军粮》、《洪宣娇》……可以说,女性形象如天河里闪烁的繁星,照射出壮族女性生存文化历史的折光。这是壮族民间文学一个突出的现象。 许多研究者单视角、单个体对壮族民间文学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大都停留在文学形象的审美意义层面上。在此,我们试图把女性形象置于文化人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原型考察、比较研究等手法,将《庄子》中保存的大量神话分成“活物论神话的遗留”、“上古神话的化用”和“散见的神话材料”等三类加以辨证分析;指出《庄子》神话是对已有神话的改造和化用,其目的是满足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神话形态,在神话类型学上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凡言巴蜀文学,皆始于西汉。巴蜀先秦文学一直是一令人遗憾的空白。 汉代巴蜀文学洋洋大观,赫赫灿烂.一下子涌现出司马相如、杨雄、王褒等一批极有影响的大手笔,似乎世上真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对巴蜀先秦散文史作一试探性的论述。文章包括慨述、东巴上古神话与古史传说、西蜀上古神话与古史传说、《鹖冠子》四个部分;《尸子》一书成于蜀,作者也葬于蜀,列入本文的附录。  相似文献   

14.
上古神话是上古先民世界观的综合反映,但同时又是上古先民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而且其反映的方式与文学相通相似,因此,神话最具有文学艺术的基质和特征。 文学艺术主要是抒发情感的,而情感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直接心理反映,故情感的抒发也只适于通过描绘所体验的社会生活来抒发、即通过再现或表现社会生活、通过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来抒发。神话的基本特征也是形象性,而且神话所描绘的形象也是充满感情的。同样可以说,形象是神话的外在表现,情感是神话的内在基质。神话的文学性.又表现在神话与文学都以抒发感情为主,都描绘出灌注情感的形象这种一致性上。 在神话时代,外界力量随时威胁着上古先民的生存。面对变幻莫测又无力支配的大干世界,他们直接产生着震惊、恐惧、悲伤、喜悦、爱慕、憎恶等心理反应,并且因外界力量对其生活影响的不同而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他们积累于头脑里关于外界事物的表象,就是带有情感的表象。他们不具备抽象思维,又只能借助这些带有情感的表象来“形象思维”。他们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渴望了解和征服外界、渴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心灵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再感动或影响外界,于是便借助带有情感的表象联想而创作出神话来。神话是表象的自由联想与自由组合的产物,但神话创作却是以表达  相似文献   

15.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品用了上古神话,使之具有神话色彩,借助神仙下凡故事,使之具有神仙色彩,加之贾府继承人的叛逆色彩,因此带来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多重性.作品凭借天才之笔,将贾宝玉的丰富、复杂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上古口头流传的神话资料是汉藏语假说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足可证神话与语言学之间关系之密切,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上古社会多民族之间相互作用之基础上的.因此,由上古民族衍化过来的现代各民族之田野调查资料,对解释上古文献的神话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语言又是探寻在没有书面文献以前、靠神话得以流传的历史的重要工具.不唯如此,现代语言学其他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为上古神话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了大量的上古神话传说以补上古史资料的缺失.其对上古神话传说的取舍除受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爱奇”倾向及《史记》创作原则及主旨影响外,也深受孔子思想的沾溉.在司马迁对上古神话传说取舍加工的过程中,孔子的天命观、符瑞思想、春秋“取材”及其对神话历史化的贡献无疑起到了“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对其脉络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贯胸国"民俗信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本是研究上古社会的一部信史。若以神话释之 ,愈见其怪诞不经 ,自然难窥其本来面目。贯胸国就是该书记载的古方国之一 ,至今令人费解难读。而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剖析 ,是重新了解和认识上古社会先民生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前贤时俊认为,《山海经》的性质为神话、地理志、语怪之祖、上古天文历法等,学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结合《山海经》的文本内容、生成语境、成书时间、成书缘由整个系统来看,《山海经》是秦帝国在祠山基础上所组织的"序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其指导思想即五行思想.从历代史书中的五行思想及其表征书写反观《山海经》中的畸形叙事,发现怪异叙述...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白蛇形象的嬗变脉络:由上古先民顶礼膜拜的蛇神到给人们带来侵扰祸害的蛇妖,最后又逐渐变为善良贤惠、依恋凡人的美丽女性。探讨了这一形象在流变过程中所涵盖的丰富的图腾文化、精怪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