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庸》是一部儒家的唯心主义的反动哲学著作,传说是孔丘的孙子孔伋(字子思)所作,它较系统地记述了儒家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教。西汉时收入《礼记》一书,南宋反动理学家朱熹把它同《大学》、《论语》和《孟子》一起作了注解,合编为《四书集注》。以后它就被历代反动统治者奉为孔孟之道的经典。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把《中庸》当作培养自己的奴才的教科书,当作欺骗和毒害人民群众的反动思想武器。朱熹就说过,只要熟读《中庸》,“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独夫民贼蒋介石大力吹捧《中庸》是什么“最精微正确的人生哲学”。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叫嚷什么“中庸之道……合理”。事实说明,《中庸》这部反动哲学著作,是历代尊孔派反对革命,反对社会变革的一个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把它彻底摧毁。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我校中文系汉语专业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到广州铁路分局,实行开门办学,和工人同志一起批林批孔,同时对《中庸》进行了注释、翻译和批判。这里发表的是他们对《中庸》批注的一部分,供读者在开展革命大批判时参考。我们要通过批判“中庸之道”,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冲破阻力,深揭狠批林彪及其死党阴谋复辟的罪行,把批林批孔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增广贤文》中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句话,是宣扬儒家“法先王”复古倒退的反动历史观。 不同的阶级对于“鉴古”这个词,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赋以不同的含意。无产阶级研究历史经验,是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是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为反修防修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孔孟儒家和历代反动派,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他们所说的“观今宜鉴古”,就是主张厚古薄今,用旧眼光来观察今天的新事物,引导人们向后看,因循守旧,反对变革。所以,《增广贤文》中的“鉴古”完全是反动派复古倒退的  相似文献   

3.
自东汉郑玄提出《春秋》为“大经”,《孝经》乃“大本”后,所谓《春秋》与《孝经》在汉代政治地位并重的看法,似乎便成了定论。其实,在汉代,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变化,儒家各经典特别是《春秋》、《诗》、《孝经》、《礼》的政治地位,都有着微妙的差别和变化。本文即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前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反动儒生李毓秀作,后来经贾有仁修改,才改叫《弟子规》。李毓秀字子潜,康熙时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就掏钱买了一个县丞。李毓秀是一个反动的封建地主分子,对广大农民残酷剥削,罪大恶极!他所写的《弟子规》是一本宣扬孔孟之道,为反动统治阶级培养反革命接班人的“童蒙教材”。它以孔老二的黑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主线,从反动儒家经典《论语》《孝经》《仪礼》《礼记》等书中摘抄一些词句,或者根据这些反动经典的某些话语加以发挥,东拼西凑而成。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肆宣扬孔孟之道的“孝悌”、“仁爱”、“忠恕”、“中庸之道”、“学而优则仕”以及剥削阶级腐朽庸俗的处世哲学等谬论,妄图用一整套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  相似文献   

5.
刘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丛亭里人,是唐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学家。他继承了先秦法家的思想,主张革新前进,厚今薄古,反对儒家颂古非今,复古倒退的思想,主张人定胜天,反对儒家的天命论;他公然批判反动统治阶级的“圣人”孔丘和儒家“经典”。因此,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儒法斗争史上,是一位值得介绍的法家人物。他的著作有六种,计八十三卷。《史通》一书是代表作,在这部书中闪耀着尊法反儒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说:“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我们开展对《水浒》的评论,也要用唯物辩证法批判这部反面教材的形而上学思想基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核心的简明而生动的科学概括,它指出了对立面的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源和实在内容。“合二而一”则是与“一分为二”根本对立的反动论点,其要害在于调和矛盾、取消斗争、否认转化。它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宣扬阶级调和,抹煞阶级斗争,反对前进,反对革命,为复古倒退的反动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7.
前言《弟子规》是清代孔孟之徒李子潜炮制的一本宣扬孔孟之道、为反动统治阶级培养忠顺奴才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五部分,即“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宣扬了一整套孔老二的“仁爱”、“天命”、“孝悌”、“中庸之道”和“学而优则仕”等反动谬论,贩卖的完全是儒家的反动教育思想。它妄图用一套封建的人伦清规,使儿童长期受到熏染,自然驯服,不去“犯上作乱”,使人民驯服于他们的反动统治,以维护腐朽没落阶级的反动统治。《弟子规》全书,用大白话,讲切身的事,宣传反动的道理。所以口耳相传,流行很广,流毒很深。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的种种谬论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许多表现,都可以和《弟子规》的内容相印证,同出一源,来自孔孟之道。因此,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为了肃清孔孟之道的影响,深入批判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对《弟子规》之类的坏书,进行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划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反动与否的标准不是这些思潮的鼓吹者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态度,而是他们反对或批判资本主义的立场或目的;站在封建贵族或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反对或批判资本主义,主张将资本主义拉回到封建专制的中世纪或小生产者的“理想王国”的“社会主义”,就是“反动的社会主义”。作者分析了这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在我国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原因及其危害后提出: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与“反动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  相似文献   

9.
前言《名贤集》是一本由一批反动儒生收集孔孟的反动言论和所谓“名人”、“贤士”的谬论拼凑而成的,所以叫《名贤集》。全书共收集反动成语、谚语一百五十多条,一千八百七十八个字。这些反动成语、谚语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抄自儒家反动经典《论语》、《孟子》、《易经》等书;二、抄自唐宋以来反动儒生、无聊文人写的“笔记”、“小说”等著作;三、抄自宣扬孔孟之道的“宋人话本”和“元、明杂剧”等。它以“克己复礼”为纲,大肆宣扬儒家反动的“天命论”、“人性论”、“中庸之道”、“学而优则仕”、“三纲五常”以及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人生观和“鬼神报应”等谬论,是一本浸透了反动  相似文献   

10.
《孝经》是专门论述儒家孝道、孝治思想的典籍,在儒家思想形成及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所塑造的“孝”文化是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史上崭新的一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孝经》中所阐述的孝道观,我们需要结合现实,提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更好地发挥传统孝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略评朱熹     
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开历史倒车、复辟资本主义,不但跪倒在孔老二脚下,而且对发挥了孔老二等儒家反动理论的朱熹,也十分崇拜。他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蓝本,搞了《四书集句》挂在墙上,并叫嚣“要象朱子那样去待人”。弄清楚朱熹到底是什么人?林彪为什么要吹捧朱熹?这对于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定的军事路线是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历史上儒法两家在军事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和儒法之间的政治路线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反动儒家,在政治上推行一条复古倒退路线,大搞“克己复礼”;在军事上则实行“以礼治军”的反动军事路线,把“礼”作为治军之本,把孔孟之道作为反动军队的精神支柱,极力鼓吹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反动说教,向军队灌输没落阶级的腐朽的意识形态,把军队变成忠于反动统治阶级,屠杀和镇压革命人民,维护和复辟旧制度的工具,以实现其“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林彪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效法孔老二搞“克己复礼”,推行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他在军事上继承了孔老二“以礼治军”的衣钵,推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反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用地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腐蚀人民军队,妄图从根本上改变我军的性质,蜕变成为他们一伙复辟资本主义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与历史上儒家的反动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为了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彻底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和他的思想基础孔孟之道,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和总结儒法军事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四○八部队政治部理论组与我校中文系部分师生一起选编了《历代儒家军事思想批注》。现刊载于此,供大家批判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两报一刊今年元旦社论指出:“批林批孔还要抓紧。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学习和批判上来。”批判各种反动坏书是普及、深入、持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广贤文》是一本宣扬孔孟之道的反动读物。我们必须深入批判。 《增广贤文》原名叫做《昔时贤文》,又名《今古贤文》。“贤文”的“贤”,指的是所谓圣贤,即指孔孟之徒。“贤文”,意思就是贩卖孔孟之道一类的东西。 《增广贤文》,据说是在明朝时编出来的,作者是一个反动儒生,姓名不详。他把孔孟说过的话,编成顺口溜,又把剥削阶级中流传的反动谚语和格言收集在一起,搞成一对  相似文献   

14.
问世于十八世纪中期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历史小说。它通过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细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内部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状况;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几乎全部上层建筑,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批判的锋芒自然指向了封建地主阶级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手段之一——“教子尊孔读经。”今天,我们从《红楼梦》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历史材料中,认真分析封建地主阶级“教子尊孔读经”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孔孟之道的反动与腐朽,有助于揭穿林彪“教于尊孔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光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是粉碎复辟、倒退,坚持革命、坚持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一切修正主义者都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抛出“救世良方”,为反动阶级效劳。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就是欺世骗人的“良药方”,其目的就在于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妄图开历史倒车。  相似文献   

16.
《孝经》传入日本大概是公元513年百济派五经博士段杨尔去日本之后的事情。《孝经》传入日本后,在日本流传的《孝经》有今文、古文两种,受到了日本天皇的高度重视。日本第四十六代天皇孝谦天皇,曾下诏令让日本每家都藏《孝经》一本,并且号召国民对《孝经》精勤诵习。而后不同时代的多位天皇,也都非常重视《孝经》。《孝经》还受到了日本学界的普遍重视,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翻译、校正、解读《孝经》。远藤隆吉著《孝経及东西洋の孝道》(《孝经及东西洋的孝道》),论述了《孝经》在日本自上而下的传播,探讨了《孝经》对“孝道”阐释与西洋文化对“孝道”阐释的异同、阐明了《孝经》的“孝为德之本”创造性转化为日本本土的“忠孝一本”思想。从远藤隆吉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孝经》对日本文化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篇光辉著作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哥达纲领”背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反动实质,为我们同机会主义斗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认真学习这篇光辉著作,对我们从理论上认清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已复札”的反动实质,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言《三字经》是南宋末年礼部尚书王应麟编纂并经后人增益过的。此书文字不多,但通篇散发着儒家反动哲学观、历史观、教育观、伦理道德观的臭气。这本所谓“小型百科全书”,在旧中国流传了几百年,起了极坏的作用。对于《三字经》等所谓“通俗读物”的批判,就是深入批判孔孟之道,深入揭露和批判林彪极右路线的思想根源,就是清除角角落落里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影响。这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相似文献   

19.
周谷城的反动史学观点,已有不少同志进行了批判。本文仅对他在《世界通史》第一、二册古代部分中暴露出的反动观点进行一些揭露。一、宣揚各种唯心主义的“决定論”,反对馬列主义的阶級斗爭學說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什么,这一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科学同反动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20.
《孝经》被列在多件新疆吐鲁番古墓群中出土的陪葬品清单——衣物疏中,此现象是高昌国及唐西州时期当地百姓以《孝经》陪葬习俗的反映。考古资料证实,所列《孝经》并非衣物疏的虚记,而是墓主生前所用、死后随葬的陪葬品。此俗因袭于汉魏以来中原地区汉人的丧葬习俗。中原历代统治者推崇《孝经》,以《孝经》等儒家文化教育子弟;另外,统治者还用法令制度确保《孝经》中孝的精神得以严格执行,这是唐西州百姓陪葬《孝经》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