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甚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讨论的焦点超出了一门课程如何开设、如何讲授的技术性层面,而与人才培养模式、民族文化传承、母语的现状与未来等理论色彩很浓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由于国家的"十一五"文化事业规划申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的课程,这个问题便再度升温。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专题的讨论会,并计划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召开了课程定位与改革的研讨会。为使认识在更富有学理的层面上深化,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每位作者都是本领域内富有经验、卓有心得的一线教师,文章的角度各不相同,■几可以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甚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讨论的焦点超出了一门课程如何开设、如何讲授的技术性层面,而与人才培养模式、民族文化传承、母语的现状与未来等理论色彩很浓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由于国家的“十一五”文化事业规划申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的课程,这个问题便再度升温。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专题的讨论会,并计划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召开了课程定位与改革的研讨会。为使认识在更富有学理的层面上深化,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每位作者都是本领域内富有经验、卓有心得的一线教师,文章的角度各不相同,■几可以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吴婷婷 《学术探索》2012,(11):167-169
本文基于对2011年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认识,对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母语危机和传统文化流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对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培养真正具备语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能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当前在母语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当肩负起的文化期待。  相似文献   

4.
针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了体育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在分析体育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材编选、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目前,阐述大学语文与美育关系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想就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作用问题作初步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粗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自1978年南京大学首先重开《大学语文》以来,全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特别是一些重点理工农医院校设置文科教研室,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为数甚多.大家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还要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思想情操.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最丰富、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我们举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更应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理应把应用写作纳入其间,使之成为一个集人文性、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整构架。文章就教材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这四个方面对"大学语文"之应用写作部分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以期能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中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认知原则、适用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和少而精原则。  相似文献   

8.
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忠敬 《学术探索》2002,(1):102-104
课程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本文从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课程文化和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对其进行释义 ,前者关注课程的功能 ,着重讨论“能够怎样”的问题 ,后者关注课程的意义 ,着重讨论“实际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词汇重要性的角度,运用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献作为佐证,对我国英语专业开设文化词汇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讨论,并且对于如何开展词汇课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庆文 《东岳论丛》2004,25(3):105-108
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 ,以其突出企业的价值观等因素备受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2 0世纪 90年代 ,企业文化理论迅速在经验层面分化 ,出现了从企业价值观、用人之道、学习型组织实务、企业文化实证分析等不同视野对企业文化的诠释。企业文化在经验层面分化 ,出现了诸如企业创新能否增强企业文化力、人的欲望与企业的效益是否成正比、如何对待企业文化的“双重效应”等等问题 ,这是企业文化理论必须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近些年《大学语文》课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近乎边缘。本文就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边缘地位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等三大方面入手,就《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现状,反思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性质、内容与教法,主张大学语文应该重在引导学生母语学习和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切合大学生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通过显隐结合的方法,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资源.大学语文课程中《为政之道》篇目通过学习孔子的"德治"主张和思想,结合现实,理解现今国家政策中与孔子治国思想一脉相承之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实践分析,反观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大学语文的课程优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社会科学》曾成功组织关于"80后"青年的讨论,受到广泛关注。现在,他们又推出新的一组关于"90后"青年的研究论文。虽然"80后"和"90后"都属于"改革开放新一代",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他们之间也产生了新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生活状况、行为方式、社会参与等客观层面,也表现在就业取向、价值观念、未来期待等主观层面。"改革开放新一代"青年成长在政治稳定、物质丰富、同时交叉着全球化浪潮和商品文化  相似文献   

15.
"ALPHS课程"是一门基于学校特色以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的而开设的学校特设课程,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陕西、江苏实景课堂"的课程建构为ALPHS课程的实践推广进行了执行层面的尝试与探索,有利于该校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主动探究自我教学和学习的实践场域,有利于该校进一步提振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是否适合用理论来进行研究?这是人文学科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之一。近期军事史和国家安全问题开始出现一种趋势,在战略文化的框架里进行验证研究。考察近十年来战略文化或近似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有关中国或中国以外的研究个案,有关"人类暴力"、"文化现实主义"、"组织文化"、"持续对立"以及"规范与认同"等观点,近些年来受到特别的关注。这项考察显示了学者如何走出"理性取向"的局限性而开展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功能有了新变化,大学语文应当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反映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民族文化精髓的窗口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应通过新教材的编写强化世界各民族经典文学,讲授篇目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优秀文化精神;在教学方式上,应倡导大学生用理性的眼光认识世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鸿杰 《北方论丛》2011,(5):149-151
低碳经济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低碳带来了低碳文明,变革着社会公众的生活理念。低碳经济付诸实践,需要"硬件"层面的技术支撑,但更需要"软件"的支持,需要理念和观念的更新,需要建构深入人心的"低碳文化"。两者相比,技术、手段等"硬件"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而属于理念、文化、观念等"软件"层面问题———各种非经济因素需要特殊关注。实践证明,关注低碳经济必须关注非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受到了理论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培育、打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近几年来理论界和企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战略、文化、人本三个层面,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打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关注的是结构功能论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文章从组织的文化-制度维度、群体-角色维度和让渡-获取维度三个层面对帕森斯的组织分析策略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并扼要地讨论了这一分析策略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