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省第一部用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修的地方志——《建德县志》,已经定稿付梓,预计年内将与大家见面。地方志的编纂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尤其在新志编纂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里发表《建德县志》主编周金奎的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浙江省首次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暨地方志短期研究班。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主任铁瑛作了题为《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讲话。会议专门对当前新县志编纂中主要的篇目问题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六五”期间,浙江全省已有三十个县市建立了地方志的编纂机构,修志队伍有两千多人,出版新旧方志、资料和方志学论著三十余种,计一千多万字。我省第一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方志《建德县志》即将出版。为促进修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省修志工作者于十月在杭州举行了省地方志学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讨论会。省委第一书记王芳向大会致了贺词。王芳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方法,是一项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社会科学志总述[编者按]《浙江省社会科学志》系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托省社会科学院承修的一部志书,属省志丛书中的一卷。全书共分概述、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机构、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社会科学发展大事记等编,外加附录,总计120多万字,即将出版。全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修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二月八日至十三日在哈尔滨市举行。省长陈雷同志(左图)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对黑龙江省修志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做了总结,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对编修史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保证修志工作的质量,为尽快编写出新的黑龙江志书作出贡献。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等单位介绍了编史修志的经验,与会人员讨论并通过了《省志编纂方案》、《县志基本篇目》和《黑龙江省志工作规划》(下图)。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黑龙江省地方志协会,推选出由44人组成的理事会。省长陈雷当选为会长。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建国以来首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暨地方志短期研究班,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持下,于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杭州举行。各县、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方志工作者七十余人到会。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桥作了《开创修志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方志学家黄苇作了我国  相似文献   

7.
魏桥的《新县志纲目八议》根据几年来各地新编地方志的实践经验,针对1981年《新编县志基本篇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汤寿潜与中国第一条最长的商办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寿潜与中国第一条最长的商办铁路杨菁,杨树标汤寿潜(1856年7月3日──1917年6月6日),字蛰先(一作蛰仙),浙江省绍兴唐山阴县大汤坞村(今属杭州地区萧山市进化镇)人,是清末民初的一位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后首任浙江都督。他的一主,正处于我国沦为半...  相似文献   

9.
浙江在社会主义时期编纂的第一部新县志《建德县志》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建德县志》从1981年开始纂修,到1985年终稿付梓,它的编纂成书,代表了六五期间浙江的修志成果之一。《建德县志》首列大事记、概述;中设建置、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人物、社会等专志共七编;后置附录。全志凡七十五万字,记载了建德自建县以来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既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又着重记述了现代历史,尤其是当前的状况,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新县志。《建德县志》的“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纵贯古今,上自三国孙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建县,下迄1983年,记述了建德县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并从便于读者查考的角度出发之对原寿昌县(公元225—1958年)行政区域的大事,凡寿昌建县到撤销这一段均单独记载,放在建德县,后。这种记述方法,对由两个以上县合并而成今天行政区域的县,在志书编纂方法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建德县志》的“概述”编,没有采用通常那种概述全貌,勾勒轮廓的记述方法,而是从水县地方特  相似文献   

10.
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典籍,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又有卷帙浩繁的各种体裁的历史资料,这是我们民族可以引以自豪的。地方志就是这个宝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省地方志的纂辑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现在国内不少专家认为,现存最古的地方志就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袁康编纂的《越绝书》。宋代以来,由于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地方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初,党和国家正式将编修地方志的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都相继建立了修志机构,编纂社会主义第一代新方志(下文简称“新编地方志”)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已经进入收获季节。8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又正式将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的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也都相继成立了编辑机构。经过六、七年的努力,《当代中国》丛书目前已出版73卷,完成任务近半,加上已发稿件共达104卷,并计划在1994年底全部出版。90年代初,在《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工作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决定将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建立相应的组织,专门研究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相似文献   

12.
浙江新方志编纂事业的一面旗帜──读魏桥著《志苑十二年》叶建华叶建华,男,1963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杂志社编辑。魏桥先生自80年代初开始负责领导浙江省新方志编纂工作。十多年来,浙江省新方志编纂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至今已是硕果累累。这其间...  相似文献   

13.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嘉兴市图书馆合编的。参加编纂工作的有陈学文、郑绍昌、张振维、乐志荣和陶诚益等五人,郑绍昌编校了碑刻资料与部分文献资料,陈学文则担当了全书的编校。本书的结构大致分为两编:甲编为文献资料,乙编为碑刻资料,文献资料占全书的百分之八十五。另外,《附录》(另辑成册)收有《嘉兴府及各县县域沿革表》,《元、明、清嘉兴府各县市镇表》和《嘉兴府志、县志、乡、镇、圩志目录》。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志办)成立于1986年10月,隶属市政府办公室归口管理;1990年7月起由市委宣传部归口管理;2001年起,又转隶市政府办公厅归口管理;2007年1月,确定为市政府办公厅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0期刊登了王晖《什么是方志》一文,其中对"方志"及有关条的词义作了分别解释.读后感到有不少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而这一条应该是《方志百科全书》最重头的一条,似应仔细推敲.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求教于各位专家. (1)"方志".原文云:"又称地方志、志书、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一个方面情况的为专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谭其骧先生在《地方志与总志》一文中早就指出:"地方志不同于总志.地方志顾名思义是记载一个地方事情的.地方志所记载的地方可大可小,大的一个省一种志,小的不管一个县一个镇,也可以有县志或镇志.尽管可大可小,但总而言之是一个地方一种志.因为记载一个地方的,所以地方志简称就叫方志.‘方’是对全国而言的,‘方’是‘总’的对立体.凡是以全国为记载对象的,那就不能叫它地方志.  相似文献   

16.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历经战火和沧桑的今天,全国仍保存着8千余种11万多卷地方志,约占全国古籍的十分之一,这一事实足以说明历代修志数量之多。然而,对于这样一门内容浩如烟海、编纂体例独特的专业,却从来没有人编过专门的工具书,这对方志历史和研究造成不应有的历史空白。本届修志,从1980年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省、市、县普遍建立了修志机构,开始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代新方志,直接参加的修志工作者已达10万余人。对旧志的研究和利用,在国内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编纂社会主义新县志的热潮,正在我省蓬勃兴起。这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方志内容宏富,事类繁多,宏观全貌,微观百科。要编纂一部高质量的志书,首先要有一个符合志书体例要求的合格篇目。怎样设计篇目,是编纂志书的起步工作。笔者案头所陈各县县志篇目,有已经完稿的,有经多次修正比较成熟的,也有不够完备需要进一步修订的。就是较好的篇目,也还有值得探讨和商榷之处。现在根据各地的经验,结合篇目中的问题,谈谈个人意见,求教同行,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18.
在编纂新志整理旧志工作中,我们发现《光绪兰溪县志·宅墓》有如下记载: 琉球国使墓在北乡邑厉坛。康熙三十年国使奉命入贡,经邑卒,因葬此。碑镌“首里府舆力向氏岙滨亲云上之墓”十四字。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琉球  相似文献   

19.
浙江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历经几年辛勤耕耘,已进入收获季节。至1990年底,仅县(市)志一项,已正式出版了建德、萧山、义乌、仙居、临海、开化、象山、嵊县、兰溪、嵊泗、武义、江山、浦江、常山、余杭、青田、淳安、上虞等18部;正在印刷不日可以出版发行的有永康、桐庐、三门、普陀、德清、长兴、  相似文献   

20.
江南悬空寺──建德大慈岩大慈岩位于建德市檀村镇,海拔692米。五峰如指弓曲成拳,直冲云表,四面岩崖陡峻诡怪。南麓有石阶千级,盘旋而上。近山巅有古刹大慈岩寺,据地方志记载,建于元大德初年(1297)。民国《寿昌县志》云:“有石笋从地涌出。元大德间,临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