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斌 《理论界》2011,(8):86-88
按照传统的仲裁裁决国籍的判定,裁决一般可分为外国裁决、本国裁决和无国籍裁决,"非内国裁决"自纽约公约生效后便成为一个在实践和理论中极易引起争论的概念,非内国裁决在国籍意义上究竟是外国裁决,抑或本国裁决,还是可以不顾及其国籍属性,仅视之为一类特殊的裁决,笔者粗呈浅见,以文记之。  相似文献   

2.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课题,怎样才能构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应当包含哪些内容,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利是反映客体对主体需求的一个价值范畴。利是主体与客体、也就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及其特性交婚而形成的产物。利从性质来看既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方面的利益;从时间特性来看则有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之分;而从空间特性来看有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别。义则是人们在利的获取、…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戏剧作为亚裔戏剧的一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登台美国主流剧场。70年代的华裔戏剧以提升华裔族群意识为目标,致力于在美国戏剧舞台上发出华裔族群的声音,因此有明显的族裔特点。80和90年代的华裔戏剧从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更加多元化,表现出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特点。在世纪之交,华裔戏剧越来越多地关注非族裔的主题,在跨文化戏剧形式的基础上扩展创作内容,开阔关注视野。曾经被认为不同于主流戏剧或美国一般戏剧的华裔戏剧,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超越族裔主题和有普世意义的戏剧,从而使任何试图定义华裔戏剧的做法都受到质疑。近十几年的华裔戏剧同其他亚裔戏剧一样,呈现出去族裔化趋向。  相似文献   

4.
杨华霞 《理论界》2014,(11):147-150
从对作品的分析来看,"后代华裔"作家似乎对当代中国大陆的社会文学景观之风格和主题不大感兴趣,还在大谈美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差异。然而,目前"后移民华裔"作家更喜欢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后代华裔"作家以Amy Tan(谭恩美)为代表,他们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习惯都比较"美国化"了,而且他们的作品是给美国人看的,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的作家还会情不自禁地或者刻意地去寻求赢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以哈金为代表的"后移民"华裔作家们通常对故国还保留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不能那么容易地被美国的主流社会"同化",同时他们比较不容易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因此,"后移民华裔"作家们通常带着浓厚的"情意结"从第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益 《兰州学刊》2012,(8):206-208
休闲是人类通达自由王国的必经之途,是诗意生存的先觉条件。休闲作为"此在"的生存超越注定是美的。从目的与前提来看,休闲具有自由之美;从内在动因来看,休闲具有创造之美;从功能效果来看,休闲具有发展之美;从休闲的系统关系来看,休闲具有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3):225-231
利益相关是城市居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内在动力。城市居民参与的实质是利益参与,利益关联越紧密,居民参与的动机越强烈。利益需求、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都是影响居民自治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利益相关的角度来看,居民自治的历程因利益关系变化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居民利益"单位化"时期,居民自治表现为有自觉性但缺乏自主性;二是居民利益"社区化"时期,居民自治的自主性有所增强但自治性不足。  相似文献   

7.
孙南申 《社会科学》2006,(5):158-166
WTO(世贸组织)体制下的司法审查对象从总体看应为各成员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行为或措施,实践中往往反映为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司法审查对象针对的是被审查行为的性质,解决的是被诉主体及其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WTO各成员的国内司法审查和WTO/DSB的国际司法审查来看,司法审查对象亦有国内与国际之分。前者根据各国不同体制而异,但以具体行政行为或措施为主;后者以各成员的抽象措施为主,但并不涉及可诉性与非可诉性问题,而有违反之诉与非违反之诉之分。  相似文献   

8.
法治政府:"德性"内涵的三重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仅仅从"法"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政府"是有片面性的。实际上,法治政府具有三重"德性"内涵。首先,从法治政府的理据来看,法治政府之"法"应该是"良法"之法;其次,从法治政府的展开来看,法治政府之"治"应该是"善治"之治;最后,法治政府之"政"应该是"公正"之政。  相似文献   

9.
唐代墓志拥有史料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属性,对唐代墓志的文学研究应该加强。从撰写者视角来研究唐代墓志,可以发现志文和铭文由不同作者分撰的特殊现象。从实际功用来看,志铭分撰凸显了时人对铭之功用的看重;从文体分野来看,志铭分撰凸显了时人对诗歌这种文体的高度认同。志铭分撰对于传世诗文别集中单独出现志文或铭文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思路,也向我们揭示了唐代墓志发展的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10.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2,(10):36-39
本文认为 ,在关于基因是否有好坏之分的问题上 ,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基因都有好坏之分或都无好坏之分。文章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从区分标准看 ,不便分 ;从社会效果看 ,不宜分 ;从作用机理看 ,不易分。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天府新论》2006,(6):86-88
作为确立公司国籍的重要内容,公司国籍判断标准在理论上存在各种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利弊,并对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国籍判断标准为单一的准据法主义。这种单一的判断标准在实践中导致了大量的“假外国公司”出现———许多中国居民或公司纷纷到  相似文献   

12.
“妙”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次提出的,其蕴含的丰富哲学内涵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词义的角度看,老子“妙”范畴有“微妙之理”和“微妙之境”两方面意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妙”范畴则包含道之妙、理之妙、境之妙三方面内涵;从文论的角度来看,“妙”范畴则主要包括“无限之境”和“不言之意”两方面意蕴。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预算既有技术属性的一面,亦有政治属性的一面,在本质上,公共预算是利益之·权威分配的政治过程.这一政治过程主要具有三层内涵:从流程来看,公共预算构成政府过程与职能实现的首要环节;从内涵来看,公共预算是民主法治的过程;从利益分配来看,公共预算的核心是利益之权威性分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美华裔文学的先驱,水仙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文化意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间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从早期的英国妇女"埃迪斯·伊顿"到后来的中国女人"水仙花",再到最后的"没有国籍"的"欧亚人"--她理想中的"一家人"社会,水仙花的社会文化思想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深刻的历史、社会及文化背景,美国社会中华裔这一独特的群体的话语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的境地。从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来看,处于被压迫、被边缘化的群体必须获得自身的言说权利,从而打破西方的霸权话语的控制。近年来兴起的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就是践行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的具体策略,它打破了西方的文化霸权,使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构了美国华裔缺失的话语。  相似文献   

16.
说到“新批评派”的成员构成,国内外学界有许多不同理解.这些认识,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乏随意甚至混乱之嫌.为进一步推进国内“新批评”研究,文章提出,“新批评派”本身复杂丰富,须分人、分层、分国籍考察;对“新批评派”成员的译介须统一译名,避免混淆而用全称;祛除对“新批评派”单质化和标签化理解,还原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离散社群与祖籍国和居住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族裔文学书写的重要命题.近年来的华裔文学显示出华裔在隶属关系上从"非此非彼"向"既此又彼"的一种转向.华裔经典文学"非此非彼"的修辞母题强调族裔血缘关系的民族主义要素,并不能为华裔离散群体提供完整的归属感.而"既此又彼"的跨民族杂糅范式打破了血缘关系的本质论神话,创建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的移民社群,为跨民族个体创造出了肉体和人格的双重归属.这两者的分歧,使人不得不批评性地评估离散文学经典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应立足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来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衡山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自古以来就有“文明奥区”之称,这是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南岳衡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宗教角度来看,从南岳衡山走出去的南派禅宗则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从中国古代书院的角度来看,南岳的书院不仅在中国是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肇始了湖湘文化;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南岳古庙则是江南古代建筑的杰出典范;从碑刻的历史价值与摩崖石刻艺术的角度来看,南岳的禹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贝希斯敦铭文”。  相似文献   

20.
孟威龙 《云梦学刊》2008,29(3):16-18
海外汉学固有自己的价值,但是,也有它的局限.跟本土国学一样,理论都可以分优劣.有的本来科学一点,有的不是;有的实用一点,有的不是.我们在判断一个理论或者某一个学者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时,惟一的标准应该是其实用性与正确性,而不应该从一个理论所从属的国家入手,不要过度看重研究成果的"国籍".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