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大爱精神 建设大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追求和谐的大学文化在其本质上就是以倡导大爱理念,培育和弘扬大爱精神为核心的大学大爱文化。努力探索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途径,对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当代大学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建设以大爱精神为核心的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把弘扬大爱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大学文化才能体现时代精神,才能形成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爱精神:大学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大爱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设立和确定大学大爱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发展和培育富有爱心与责任的大学人的根本要求。大学大爱环境文化建设,要以构建完善的大学大爱环境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坚持人文精神优先、突出时代特征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建设体现大爱价值理念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爱教育"、"爱人"、"爱智慧"是"大爱"的内涵;分析了"爱"是教育的灵根,是道;指出了"大爱"是"道"中之"大道",它统领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功能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反思与审视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正确评价其建设成就与经验,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的内在规律与发展方向,对培育和繁荣具有大爱价值理念的和谐婚姻家庭文化,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系统研究爱文化和大学文化的首部著作,《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的学说,而且也拓展了当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研究视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而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大爱精神的普遍性来说,大爱精神是整个人类的"类特征",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大爱精神。从大爱精神的特殊性来说,大爱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又是一个有条件的、相对的历史过程,阶级社会的大爱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都是普遍的大爱精神的特殊形式,有着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系统研究爱文化和大学文化的首部著作,《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的学说,而且也拓展了当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研究视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而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爱的意识、大爱精神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爱是普遍的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大爱精神既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利益关系中,表现为特殊的具体的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大爱实践是大爱精神的源泉、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大爱行为是检验和区分"真爱"与"假爱"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严格意义上理解,精神不等于意识或文化本身,而是意识或文化的实质。大爱精神是社会道德精神的精华,是高层次的人道精神,是社会文化的灵魂。中国社会主义大爱精神,是对包括剥削阶级社会在内的以往人类道德文明成果的传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特殊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严格意义上理解,精神不等于意识或文化本身,而是意识或文化的实质。大爱精神是社会道德精神的精华,是高层次的人道精神,是社会文化的灵魂。中国社会主义大爱精神,是对包括剥削阶级社会在内的以往人类道德文明成果的传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特殊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之根本。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的科学的大爱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大爱精神,有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双重意义。社会主义大爱精神能不能付诸实践,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付诸实践,不仅要取决于大爱精神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要取决于当前中国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大爱理念出发,结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实际,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概括来说,大爱精神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大力辅助教学、积极服务科研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优质高效图书馆建设的精神合力。树立大爱理念、弘扬大爱精神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图书馆作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以孟二冬精神为核心重构大学文化,进一步彰显大学的精神塑造力和文明濡化力.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孟二冬精神是当代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重构力。在推进以孟二冬精神加强对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价值重构上,不仅需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更需要重视结合具体的大学发展实际进行实践层面的设计和执行。  相似文献   

20.
文化校园是校园文化的成熟形态和理想状态,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性追求过程。构建文化校园必须回归大学的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的文化本质,必须走出狭隘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致力于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培育大爱精神,倡导学术坚守,完善师生人格和个性,并构建起整体性校园文化观念与系统化校园文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