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正为何如此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为何如此重要?"是本文基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所提出并欲解答的问题,它同时也具有普遍的现代社会实践意义.作者力求从理解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基本目的入手,解析由此基本目的所构成的基本价值秩序及其优先性选择的一般情形,进而论证我国当代社会公正问题的特殊情形及其解决的基本进路,亦即政治观念的、制度的和社会互助伦理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既定的政治公正模式,人们对国家政治公正的要求会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更好地提升我国政治公正的建设水平,需要更新政治公正设计理念。文章梳理了西方国家政治公正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释了我国政治公正建设从宪政公正向行政公正跃迁的必要性,分析了今后我国推进行政公正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是人类的理想。在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一个优良的政府不仅是善治的政府,而且也必须是能够维系社会公正的政府。政府的再分配职能,不仅能够为公民身份具有实质意义创造各种条件,而且也能延缓或减少自然秩序中的不平等因素与偶然性因素对人类命运的影响,改善政治共同体公民之间的关系,建构合理的政治秩序;不仅有助于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而且也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成员低成本地和谐共处。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正当性,体现在它力图构建一个公正社会的良善意图与行动之中,它为公民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了可能性,也超越了市场形式正义与丛林法则,减少了政治不作为可能带来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暴力行动。政府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的再分配行为,决不像新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必然使人类通往奴役之路,恰恰相反,它是迈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公正作为公民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舍意的价值基准和社会建构的总体德性,构成一套关乎人们生存处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性价值系统.权利平等、分配正义、关护仁爱可视作对公正标准不同层面进行高度哲学概括的三大范畴.  相似文献   

5.
所谓全球化。是指20世纪40~50年代产生,70~80年代形成。90年代盛行的国际经济大分工和生产、贸易的一体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本文就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谈点肤浅认识,旨在引起决策者的重视,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趋利避害,并逐步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相似文献   

6.
公民权利占主导和支配地位,权力基于社会共同体对权利公正的追求而生。为避免自然的公正分配状态下权利秩序被破坏,国家权力主体在社会范围建立统一的、强制性规范,对自发秩序下的”权利分配的定分规律”以规则的形式总结出来,人为地划分出每一社会成员的权利范围。国家权力的产生是公正理念从美德领域转向政治的价值领域、人类社会由野蛮步入文明状态的标志。制度公正的本质是对个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与应承担义务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讨论大致形成了三种理论模式。在我国,作为和谐社会建构的首要价值原则,社会公正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公正一直没有在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完整且真正的体现。因此如何遏制社会不公正现象,维护社会公正,进而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建构,已成为我们当今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公正释义:基于社会“合意性”的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共同体在何种程度获得"合意"认同,首要突显为资源和价值在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否得到合理有序的分配。失衡性的社会不公,易导致社会的分化离异,形成利益堡垒之间的相互对峙。因此,公正是社会合意性的基石,而对公正图式的解构即可在道德感召层,也存在于程序的有效正义。从不公正的根源出发,沿此路径逆向去体认社会合意性的标识,进而构建以基础秩序、监督体系、分配体系为坐标的评判体系,能获得一个社会"合意性"的面相。在通向合意的道路上,应始终以"公正"作为社会运转的中轴。  相似文献   

9.
现代公共生活是以独立的公民和社会组织为主体而进行交往活动的场域,公共生活秩序要以系统信任为保障和前提.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政府公共权力如何有效运作,从而确立良好形象以树立其威信即公信力,成为维系社会政治秩序和公共生活秩序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现代公共生活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廉洁、有效、公正的政府形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欧 《学术研究》2008,19(4):52-57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秩序是人类对事物整体进行理性把握的一个标志,政治秩序则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群体生活安排的活动.而政治秩序在实践上又是人类自我组织群体生活的结果,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在追求良好生活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反思、建构理想政治秩序的认识论意义和实践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其主流和趋向.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一个社会基本结构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既要冲破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同时又会出现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新分配.要想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转变,把小康社会继续推向深入,需要我们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遵循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公正.  相似文献   

12.
梁胜文 《理论界》2009,(1):42-43
社会公正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公正不可能在私有制、剥削和压迫存在的制度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公正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物质基础;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自由与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在现代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生成自由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自由与秩序的政治理念考察汉代政治文化,其呈现道治自由与礼法秩序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汉初道治自由和自然秩序确立理想的皇权与皇权自由,然后礼法秩序和孝治自由确定规范的体系和臣民自由,推进皇权大一统形成政治伦理一体化的政治文化框架,融铸其生活情感、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资源的相对稀缺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冲突的背景,也使得社会公正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社会差别与不平等是每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事实,社会公正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社会差别,而是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合理地调节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社会公正是政治结构的首要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的,在于建构一个较之以往更加公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当下中国社会盛行着内涵源自于罗尔斯公平正义观的正义概念,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内涵源自于西方文化体的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深刻触及当下中国现存的政治秩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用内涵源自于中国文化体的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国际领域国家间的事务活动,然而,当这样做时,我们会面临一种外交困境,而该外交困境源自罗尔斯以公平正义观为内核之万民法思想对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之普适性的辩护,即对现代国际政治秩序之正当性的维护。基于这两方面的国内和国际现实问题意识,我们借助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分析框架,对罗尔斯的政治秩序观(包括他的国内政治秩序观和国际政治秩序观)进行了型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的文化基础是源自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及罗尔斯政治秩序观所赖以为基的政治理想图景是源自于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理想社会生活。这样一种学术努力表明,我们所关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这理应受到全体中国人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自由秩序由心态自由秩序与法律自由秩序共同构成,审美道德论构建的是心态自由秩序,政治正义构建的是法律自由秩序,两者缺一不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过于重视心态自由秩序的建立,并将审美道德论的作用进行了不适当的夸大;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法律自由秩序的建立,或者说,法律自由秩序必须优先于心态自由秩序的建立。基于此,才能构建社会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带来各社会阶层利益的分化,社会公正的衡量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构建社会公正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公正制度是协调各社会阶层利益的制度,它的建构离不开利益主体的公平参与。公民参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但必须运用政治技术进行有效的线路设计。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而言 ,秩序都是最为基本的价值 ,正是有了秩序 ,人类的公共生活才成为可能。从功能的角度分析 ,政治这样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是为了维系人类的公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价值的角度说 ,政治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中建立有效的秩序。政治文明的性质规定了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和方向就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公共秩序。政治的文明化过程 ,实际上正是人类一直在努力逐渐脱离野蛮、抛弃动物世界中那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过程 ,而这一目标正是通过建立合理的公共秩序来实现的。合理的公共秩序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是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文化公理相一致 ,并以社会大多数成员自愿合作和普遍承认为基础所形成的秩序。关于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观念和标准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当下中国社会盛行着内涵源自于罗尔斯公平正义观的正义概念,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内涵源自于西方文化体的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深刻触及当下中国现存的政治秩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代表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用内涵源自于中国文化体的正义概念来审视(甚或处理)国际领域国家间的事务活动,然而,当这样做时,我们会面临一种外交困境,而该外交困境源自罗尔斯以公平正义观为内核之万民法思想对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之普适性的辩护,即对现代国际政治秩序之正当性的维护。基于这两方面的国内和国际现实问题意识,我们借助罗尔斯政治秩序观分析框架,对罗尔斯的政治秩序观(包括他的国内政治秩序观和国际政治秩序观)进行了型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罗尔斯政治秩序观的文化基础是源自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以及罗尔斯政治秩序观所赖以为基的政治理想图景是源自于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理想社会生活。这样一种学术努力表明,我们所关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这理应受到全体中国人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