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评估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而考试舞弊成为正常评价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大学生考试舞弊这一现象入手,全面总结了考试舞弊现象的类别,系统分析了舞弊考生的心理,并针对舞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消除舞弊现象的对策,试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考试舞弊心理成因进行分析,以此帮助教育者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结构,预防和杜绝考试舞弊。  相似文献   

3.
考试舞弊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也是教育界力图彻底根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调查,对考试舞弊现象及作弊心理做了分析,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大学生舞弊问题,可建立大学生舞弊计划行为的结果模型,从模型中提取直接影响考生舞弊行为的道德观念、制度规范、学风考风、工具因素和考试模式等五个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应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制度规范、严抓考风考纪、消减舞弊工具作用等五个方面入手,消除心理诱因,减弱行为意向,构建完善的舞弊行为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5.
考试舞弊是对考试中以欺骗的方式进行各种违纪活动的称谓。学生的舞弊行为不仅对实现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且对培养学生诚实的思想品德、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考试舞弊这一恶习在各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职校的文化课考试中尤显严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浅略探索。一、职高学生对待文化课的一般心理职高生一般都是在升学(主要指中专、大学)无望的情况下,进而选择某种专业进行职前的技术培训。学习上长期的自信心的缺乏和掌握一门技术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欲望交融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原因,认为大学生考试舞弊与学习动机、归因方式、求学满意度及从众有很强的关联,从这4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会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的考试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的手段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舞弊行为的防范对加强高校学风和校风建设,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手段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概括归纳起来有十二种类型之多,防止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关键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舞弊防范体系.与舞弊现象作斗争将是高校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考试舞弊这一现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剖析高职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挖掘考试舞弊的根源,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考试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考试制度的尊严,挫伤国人对考试制度的信任情感。在威慑惩治考试舞弊行为方面,行政法律法规的措施早已难以胜任,而刑法规定的缺漏,限制了刑罚效用发挥,也致使考试舞弊的风气无法得到切实遏制。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考试制度还必须发挥选贤任能、确定资格等重要功能。严密法网,完善刑法对考试舞弊行为的规制,增设重大考试舞弊罪,是保障考试制度的公平竞争秩序,确保制度尊严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考试舞弊由来已久,不少学校虽三令五申,但屡禁不绝。它象一个幽灵游荡在大学的考场里。“个体户”式的舞弊发展到了共同舞弊的“联合体”;原始的偷拿夹带代之以“大腿密码”等“现代化”的手段;过去的“眼睛扫描”也被“高明”的计算器储存数据”所置换.不仅成绩差的学生挖空心思想“新招”,连有的学习尖子也绞尽脑汁出“计策”。无怪乎有的高校厕所“文学墙”也出现了“你作弊,我作弊,他作弊,试看校园谁能敌?”字样。为何考试舞弊之风,正以新异的姿态出现在今日的大学校园?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在作祟。一般说来大学生考试舞弊心理不外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当今大学校园里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入手 ,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在作弊行为中的所作、所想 ,以及由作弊现象所折射出的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并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加强学风建设、加快教育改革和建立健全制度等防范作弊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十分普遍。从分析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彩票中的矛盾现象入手,分析学生的作弊心理,并根据心理分析提出提高试卷质量和将考试作弊惩罚制度落到实处两种提高作弊成本的措施来减少作弊现象。在当前考核制度尚需完善的情况下,提出的对策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造成当前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也有家庭和个人的因素。要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有赖于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履行自己的职能;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学校优良校风形成的良好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则应突出品德教育,为孩子的人格发展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生舞弊现象比高年级严重 ,且具有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多、重修考试作弊比例较高等特点 ,必须从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层面 ,及时采取矫治舞弊的对策 :认真抓好学风建设 ;增强舞弊免疫力 ;强化严谨治学的管理环节 ;讲究考风建设中教书育人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5.
大学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学在校生数量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也在不断蔓延,这给高校的教学秩序、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来加以遏制和引导,是高校必须面对和立即着手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危害,分析了考试舞弊愈演愈烈的原因,提出了进行综合整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课程学习和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考试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校考试存在着作弊问题,作弊的实质是学生道德诚信的缺失或失落。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必须从道德诚信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结合上着手,并以道德诚信建设为主去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校考试管理与学风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高校通过建立教考分离制度 ,即命题教考分离、监考教考分离、评卷教考分离 ,并制定“考试作弊、勒令退学”政策来杜绝考生考试违纪现象。指出只有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 ,严格学籍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风建设。从实践结果可以看出 :考生违纪现象大为减少 ,杜绝了替考现象 ,避免了阅卷老师打人情分 ,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树立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校园中,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如吸烟、沉迷网络、逃课、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才就业。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分析了不良行为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