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增收:改善环境和扩大选择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收入已成为一个影响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比较复杂 ,从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中发现农民收入“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的外部环境入手 ,为农民经济活动构建一个宽松环境 ,特别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增加农民选择机会和扩大农民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过程的视角来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融知识、情感、信念和行为的综合作用,从认知、认同再到实践这样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具体路径应包括四个环节: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创造"通俗化文本"架起沟通理论与农民的情感桥梁;在"回归生活世界"中确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定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
农民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农民权益的维护和自身素质、能力的实现。从组织的维度来看,农民发展离不开农民组织,农民组织既是农民发展的载体,也是农民发展的途径和形式。一方面,农民组织促进了农民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存在的问题又会制约农民发展。因此,促进农民发展,必须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矛盾运动规律出发,认为农民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一个耕(或租)种小块私有土地的、进行家庭手工操作为主的自耕农或佃农群体,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被统治的阶级。农民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或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步伐,会逐渐走向消亡。农民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减少农民失去土地的痛苦,无产阶级政党既不应当加速农民的消亡,更不应当阻止农民的消亡。这些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合作与中国农民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工是产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分工并不必然会导致合作或有效合作的产生,这里关键取决于合作收益的分配制度建设。中国农民合作难,既是一个真命题,也是一个假命题。从经济层面看,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重点应在流通领域;他组织应成为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政府应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国农民合作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从以血缘为主的传统合作形式转向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合作形式(不再以血缘为主,而是以契约为主);法治化是推动农民合作建设的必要制度条件;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以民主化推进合作化;大力加强中国农民的诚信建设,这是解决中国农民合作难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湖南省某县油房村农民大办红白喜事的现象透视出:目前富裕起来的农民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已畸形化为虚荣心,并通过大肆操办红白喜事曲折地体现出来。这种虚荣心的产生根源于历史文化因素、农民的居住方式、农民的自我评价体系、农村精神生活的现状、农民的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断裂。文章揭示了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异质性与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的异质性角度出发,以是否占有土地资源及从事农业生产为标准,可以把农民分为纯农户、失地农民、农民工、城中村农民、农村妇女等五个分层。要切实有效解决农民问题,应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核心,既要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也需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民各分层面临的问题。整体农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是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而各分层农民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下,又面临不同的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996年江苏省滨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998元,从98年开始,增长幅度明显放缓,99年、2000年、2001年与98年的增幅相比,分别下降了:59%、62%、76%。农民增收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何在我国加入 WTO 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便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农民的政治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确认,是我国农村地区民主政治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从增强农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营造参与型文化、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农民的政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7)
豫西农民梁金牛被人誉为"民间萨马兰奇"。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到享誉乡间的"单臂神投手",从11元举办一场比赛再到组织起73支篮球队捉对厮杀,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身上,体现了一个山乡农民的体育情怀——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九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而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农民叙述的理性回归表现为一种土地的回归,这回归不是农民身份的一种简单恢复,而是农民的一种自强自立的体现,是农民的又一个创业史的开始,是农民对自身身份所存在的愚昧与落后、贫穷与屈辱实现消解与摆脱,从存在的隐性中走出来,与城市并称并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从人生意义、家本位思想、代际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生育观念的演变过程,并从结构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不同年代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化、城市化浸透着农村社会,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乡村社会秩序、乡村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生育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家本位思想到个体化思想的转变过程,当前农民的生活意义已经从一种可以“过日子”的逻辑转变为如何“过好日子”。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及地主思想行为各异:共产党为了救中国必须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农民为了经济上翻身必须推翻地主的统治;地主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必定发起反攻。但基于抗战需要,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共产党为核心,三者还是结成同盟,形成了一个"异质共同体",也恰似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贫困的根源是源于农村和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基础差异,还是源于凌驾于农村和城乡物质基础之上的不合理的制度设计。该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从湖南省某县油房村农民大办红白喜事的现象透视出:目前富裕起来的农民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已畸形化为虚荣心,并通过大肆操办红白喜事曲折地体现出来。这种虚荣心的产生根源于历史文化因素、农民的居住方式、农民的自我评价体系、农村精神生活的现状、农民的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断裂。文章揭示了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在改变农民经济地位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政治身份:由原来的人民公社社员变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变成了农民。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的改革,农民在从社员变为农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具有什么意义呢?职业分化:农业农民和非农业农民农民在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之后,第一个变化是相当一部分农民放弃祖祖辈辈从事的种植业,走上了非农化的道路。非农化从职业上讲,就是从农业转…  相似文献   

18.
渔农民住房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运用舟山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及其它相关统计数据,加上实地调研,从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方面分析舟山市渔农民的住房状况。发现舟山市渔农民住房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经济收入者之间差异明显、住房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规范农民住房建设、科学建房、促进住房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天弘 《南都学坛》2008,28(5):114-116
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农民"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的因素,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处于一个艰难的历程。解决新型农民问题,要从社会大环境出发,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出发,从不同地区出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实际目标。只要长期不懈地推进新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民"人"的全面发展,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强互惠行为与森林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缘社区农民的集体行动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许多实地调查发现,农民自主成立组织管护森林保护区形式多种多样,农民森林巡护队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从理论上建立一个关于自然保护区农民在森林资源自主管理中的合作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强互惠者的存在有助于解决保护区农民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囚徒困境问题,而且强互惠行为塑造的合作群体结构能够承受住某种程度的外部冲击最终实现自我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