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3)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可谓是社会一大热点,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以及如何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含义与特点、结构与性质、作用的方式与途径、建设及优化等内容,以期初步构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环境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增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思想及求职过程中支配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观点、态度和思维方法。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是其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计划分配"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逐步转入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人才资源的轨道。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设计回收汇总以及相关性分析探究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校内工作任职、学生活动参与情况,校外实习、实践锻炼情况,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校内学生参与各项学生会、社团活动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但勤工助学、助教岗位对择业观影响不突出;校外的实习、实践锻炼,对大学生择业观存在显著影响。同时,有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学生对自我有更好的规划,有积极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生择业观教育的现状,针对高职院校择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价值导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高职院校增强择业观教育的实效性,帮助高职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欠缺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旨在分析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12年,河北省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万人,加上中专、技校毕业生可达4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河北省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须从政府、社会、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各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6.
就业质量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对高校重视高就业率的同时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去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审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性,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就业机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用艺术生就业的诸多问题彰显出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关注综合性大学应用艺术生的就业去向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事实上,在举国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应用艺术生的就业空间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拓展之势,造成艺术生就业就业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在用人时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要把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