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初,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在中国是同时出现的。清末知识界重教育及重新史学的氛围,使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出现有必然性。诸多新史学的倡导者皆有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设想,陈黻宸本着"有物即有史"的原则,曾计划写作《禹域教育史》;邓实的《教育史叙》在其"民史"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教育学史序》是"藉西学证明中学"的典范;本着"欲定教育制度,当先研究教育史"的原则,黄绍箕草拟《中国教育史》。20世纪初于中学有根柢,对西学有涉猎的这代学人,在中西关系上,皆有以西学存中学的倾向。他们对中国教育史的理解,与文明史有一定交叉,"中国"及"教育史"皆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中国文学”论没有解决世纪文学史的断代问题 ,而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则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第一个百年断代的世纪文学史的命名补正。根据文学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时期的分化与命名 ,不仅可以避免年代划分与命名的时间遮蔽 ,而且还可以避免以政治时期来对文学时期进行划分和命名 ,从而赋予时期以时代性与年代性的双重内涵 ,以显现出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运动的自主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样态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一个由诞生到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20多年可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复苏期和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可分为成熟期和繁荣期。从中可以见出其受社会外部影响和内部规律制约的情形,有助于推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断代与分期应当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文学叙事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20世纪初的1903-1905年,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1985年,据此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始于1903-1905年,中国当代文学始于1985年.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有的论者划分为三个时期、四个时期,有的论者则划分为七个时期、八个时期。究竟如何认识和划分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文化史研究难以回避的问题。 一“三分法”与“四分法” 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是解放前出版的一部《中国文化史》。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 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 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牴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 自明季迄民国,是为中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再到世界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这些决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在走出传统、成为话语主持、体现审美启蒙、遭遇威胁四个方面凸显了自身的基本性质、特点,极具重要性。人的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标志,并将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民主问题的论战刘宝三民主问题是20世纪中国的基本问题之一。围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个阶级、各种派别和政治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论战,并且至今仍在继续。回顾一下20世纪中国在民主问题上已经发生的论战,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对于今后正确开展民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中东国家走向未来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然而中东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是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进行的。结合中东国家步入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探索伊斯兰教对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是我们了解中东社会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以创作痕迹的显隐、艺术手法的变迁为依据,宏观探索唯美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生与流变,可以发现,20世纪上半叶唯美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基本上遵循着"悄然进入—逐渐彰显—创新和变异"这一线索——经悄然流变阶段,在浪漫主义创作中得以彰显,并在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中得到深化,产生了中国化的变异。唯美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发生流变过程中体现出极大的潜隐性,更多是与其他思潮糅合并存,这既缘自唯美主义自身的特性,也是现代中国人特定的文化心理所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呈间歇性发展趋势。与此相应 ,童工的数量也呈增长趋势 ,全国各地的纺织行业中使用童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用童工带来诸多危害 ,为此各地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使用童工 ,以免丧失社会自身赖以发展、繁荣的大批合格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风云变幻的100年中,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继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之后,又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亚、拉美三大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变为多国。社会主义国家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它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赢得了威信,并且成为一支与资本主义抗衡的强大力量。80—90年代之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受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环境的日益宽松,不少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在反思旧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新的看法,显示了勇于探索真理的理论勇气,表现了以构建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实际的中国古代史体系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史应分为四个大的时代,即血缘家族--氏族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州郡时代、行省时代,并认为这一划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分歧,反映中国古代历史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史学全部历史应从 1 9世纪 90年代为分界线 ,以前为旧史学 ,以后为新史学。以鸦片战争为界分古代近代的办法 ,不可取。二、旧史学虽不能不自史官讲起 ,但应以孔子及其《春秋》为正式起点。三、旧史学按朝代分期最为妥当。按5种社会形态分期 ,看来科学 ,其实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重新审视关于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对过去自己主编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一卷本)中的分期进行修正,阐说了新的分期断限、分期标准及正副标题的侧重指向,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着重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实践价值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发展是在社会生活制约下的自律性追求。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的历史性变革就是对 这一规律性的有力证明。牢记艺术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和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反映20世纪中国意笔人 物画艺术现代变革发展规律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年底,索尔仁尼琴因旺(?)起义200周年在法国发表演说时,称20世纪为世界史曾经经受过的最恐怖的世纪。还可以提到轰动一时的美国政治学家福山的著作《历史的结局》,其标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发展中近年来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关于中国文学批评萌芽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中国文学批评之萌芽都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有《易经》说、《诗经》说、春秋战国说、两汉说等。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判断标准的不同、意识形态以及研究方法之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题是启蒙,但百年的启蒙工作并非顺坦.作者通过对百年中国启蒙思想史的梳理,认为其原因既在传统的思想语法之束缚,又在现代学人对影响中国文化定向的一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判断,特别是作为启蒙思想者,其自身却又大多处在待启蒙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