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对《条例》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要把《决定》与《条例》结合起来贯彻落实。“转机”与“建制”具有不同的内涵,不能互相替代;“转机”是“建制”的基础、途径和重要内容,但“建制”也会促进“转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股份制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形式,对国有制企业要搞公司化改造,但绝不能搞翻牌公司。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三块基石──《企业法》、《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综论陈安民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有关的法律体系尚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关于企业制度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目前主要有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举国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看,为什么还不能尽如人意?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未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传统两权分离并非把握住马克思两权分离的真谛 我国从1984年至1993年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都是沿着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亦即传统两权分离的思路展开的。但是,这一传统的两权分离改革思路,并没有把握住马克思两权分离理论的真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曾直接或间接地论述过三种情况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是自然人企业中的企业主所有权与经理经营权的分离(详见《资本论》第三卷,第435页);二是股份企业中的法人所有权与经理经营权的分离(详见《资本论》第三卷,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黑龙江省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已由过去的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进入到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制度创新、配套改革为特征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以贯彻落实《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机条例》、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完善各类企业改革试点。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几年来,黑龙江省采取了股份制试点、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等;通过“抓大放小”实施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实行了委托经营试点和产权制度改造,强化了引资嫁接力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营企业制度的改革(下简称改革),我在1988年发表过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改革思路应为“对大型和有关国计民生的中型国营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将其余国营企业包租卖转使之成为集体所有制法人。”(《也论法人所有制》《中青年经济论坛》1988年第4期),二是对两权分离作了新的解释:“两权分离是所有者经营者主体及其职能的分离,不是所有权派生出经营权。”(《论所有权能的单一性》《广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因此,“国营企业经营权是而且必须是一种独立的法定经营权”(《论法定经营权的独立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无老板”现象,又称国企“所有者缺位”.其现象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两权分离理论的真谛,而是依据“传统两权分离”理论,以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取代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必须扫清理论上的障碍;二是明确两个层次的信托关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三是实行“劳者有其股”.  相似文献   

7.
对国家所有制形式的重新设计,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热点”。研究大都集中在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两权分离机制的具体设计上。但在国家所有制企业两权分离的经济体制中,除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之外,还有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当前,  相似文献   

8.
<正> 一、对两权分离思路的批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有些学者把产权制度和两权分离理论对立起来,批评两权分离理论。国家计委经济所所有制课题组认为,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概括出来的两权分离是“带有相当的臆想成份”,由此推论出我国所引入两权分离理论进行国有制改革是“一种思维游戏”。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和间接公有制王锡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循着“两权分离”的思想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重塑国有企业,完成产权改革的根本之举。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究竞会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发...  相似文献   

10.
对两权分离理论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李建兰根据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客观实际,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真正具有“四自”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一种理论思路,对我...  相似文献   

11.
“两权”在企的统一卫兴华自1984年开始城市企业的改革以来,提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并依此改革企业的经营形式,比起传统体制下两权都统一于国家手中来,两权分离强调的是要给企业以经营权,是改革的一种进步。承包制、股份制,都是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三条表述:“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年鉴事业从此走上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点和对策的思考王克勤,陆明伟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理的通知》,对贯彻执行《条例》,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一、《山东年鉴》的基本情况 《山东年鉴》创刊于1987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负责编纂。在体制方面,有两个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年鉴工作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编纂《山东年鉴》;二是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以及《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对全省各级各类年鉴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重建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产权四分离”理论,旨在廓清现有“两权分离说”的一些模糊认识,也为产权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然后结合对当前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中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探讨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的政策思路。产权“四分离”探析目前的产权理论分析立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两权分离,是有严重局限性的,从国有资产产权结构及其营运和管理过程来看,完整意义上的“两权分离”,应当是四种意义上的“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标志着我国企业将最终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真正成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是微观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是涉及到宏观经济体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因此,要继续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朱镕基同志指出:“《条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块基石。”即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那么贯彻落实《条例》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所以,贯  相似文献   

17.
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重点从放权、让利 ,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积极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 ,再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把企业推向市场 ,无一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有益探索。直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表明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以企业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阶段。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了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和…  相似文献   

18.
“两权分离”理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流行的“两权分离”理论,割裂了所有权内涵的统一性,将经营权实际上等同于控制权,从而使“两权分离”实质上变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这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权利结构应由四要素即所有权、控制权、治理权和经营权所组成。其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国有企业应按这一原则实施改革,既有利于经营者自主、灵活地开展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又能保证所有者对企业运营过程和绩效进行控制和监督。  相似文献   

19.
彭东 《南方论刊》2006,(9):25-27
货物原产地是指货物的最初来源地,即产生地、生产地、制造地或产生实质性改变的加工地。传统意义上,原产地指的是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原产地的定义是“货物原产地,是指依据本条例确定的获得某一货物的国家(地区)。”也仅指进出口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内部人控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必然结果。本文分析了“内部人控制”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并对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来治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