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杨国荣义利之辩是儒家价值体系中的老问题。孔子而下,不同时代的儒家思想家对义利关系作了种种辩析。作为儒学的传人,理学家同样将义利之辩视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程额曾说:“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二程集》第120页)由此不难看出宋...  相似文献   

2.
论荀况的“谈说之术”崔清田荀况是重视“辩”的思想家。他甚至认为“辩”是做君子与诚士的一个基本条件,因而响亮地提出了“君子必辩”,同时也研究了“辩”的种种问题。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荀况论“辩”的思想一直被视为挖掘与整理逻辑(传统形式逻辑)在中国古代存在...  相似文献   

3.
方以智的唯物论思想辩析王步贵向有“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之称的方以智,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其“合二而一”的哲学观点,诱发了一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哲学论战,进而酿成了一桩“公案”,作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被载入了史册。作为明清之际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许多科研或教学单位都有一个硬性规定。凡评定职称者.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若干.否则不予评定。甚至博士生也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成果,否则就无法取得答辩资格。经过连续多年的强制推行,所谓的“核心期刊制”俨然成为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引发很多争论,造成种种矛盾,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回环格的定义与分类张秋娥回环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作品中就已经广泛出现。如《老子》一书中就有不少,书中八十一章仅几十个字就有三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辞格更为人们...  相似文献   

6.
自我与群体:价值选择的历史走向杨国荣自我与群体,是社会结构中基本的二维。然而,二者并非总是以统一的形式呈现于历史过程,相反,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紧张与对峙。如何化解这种紧张?围绕这一问题,懦、墨、道等作了种种辩析和争论,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后者内...  相似文献   

7.
前期创造社作家艺术追求辩析魏建一、“自我表现”的深层涵义“自我表现”,是一个自身内涵和使用范围都非常宽泛的文艺范畴。从最宽处讲,它是对各种文艺创作活动本质的一种解说。再从次宽处来说,它又是相对于客观再现而言的别一种文艺形态。具体到前期创造社来说,除其...  相似文献   

8.
“鸡三足”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国时期有一派学人,专门喜欢推敲事物名称和实际如何相当,得出了许许多多有悖常识的论题,惊世骇俗,日与人辩;因而被称为“察士”与“辩者”,或者叫做“形名之家”与“名家”;近世以来,更被谥以“诡辩家”的恶名,视为学术界的贫嘴汉。辩者们的论题中,有一题叫“鸡三足”。据他们自己在《公孙龙子》中解释说,鸡有三足的理由是:“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论》)所谓的“谓鸡足”,是说名义上的鸡足,或足之名,或足之所以为足者;所谓的“数足”,则是实际上的足,或足之实,或足之为足。辩者们当然…  相似文献   

9.
▲“封建迷信”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它在理论上是否正确呢?这种看法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与世界上存在的迷信现象,对于我们长期反对迷信思想和迷信活动的斗争是否有关,《“封建迷信”与“迷信”辩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版逯钦立校注本《陶渊明集·读史述》韩非章云:“丰狐隐穴,以文自残。君子失时,白首抱关。巧行居灾,忮辩召患。哀矣韩生、(?)死说难。”逯钦立注云:“忮,疾忌。言君主忌辩者发其阴私,所以辩者每以召致祸患。《史记》本传独载非之《说难》,列举说辩者招致弃身、危身等祸患。”按:逯注误矣。“忮”的本义为“固执,不听从。”后引申为“嫉恨。”《说文》:“忮,很也。”段玉裁注:  相似文献   

11.
“受事+被+动”句式中“被”的词性辩析郑献芹“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句式。它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受事+被+施事+动词’;另一种是“受事+被+动词”。也就是说,“被”字后边的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当“被”字后边的施事出现时,“被”是介...  相似文献   

12.
“错薪”、“束薪”、“析薪”等词语多次出现于《诗经》中,古代注诗发微者,都有所重视,指出它们与婚姻爱情的密切关系。历来研究者也作了“束薪”、“析薪”所代表的婚姻意象的研究。本文试从“束薪”这一现象入手,多角度地分析它的文化内涵,从而反映中国古代婚俗的变迁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立辞”在中国古代逻辑中相当于推理论证,其论证要素之论题被称为“辞”,论据被称为“故”,组织论证方式应遵循一定规律被称为“循理”或“知类”,这在《墨辩·大取》中就有明确论述:“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唯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段话同时也说明“立辞”过程如不遵循一定规律就会发生谬误,其主要表现就是“不明故”、“不明理”或“不明类”等,也即在论据和论证方式这两个论证要素中,用以推论之“故”多是虚妄之“故”.不足为据,以及不循理而推,不察类而论等.显然,“文辞”过程如发生这些谬误,定会使思维陷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王霸义利之辩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政治准则以及品分政治的标准的讨论。传统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认识是由以辩析王霸的内在价值尺度,用“道义”的观点体认政治是古代思想家基本的思维定式。宋代程朱学派与功利主义思想家关于王霸义利的论争各有千秋,而程朱学派“在心不在迹”的观点代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富于积极意义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为“夫道未始有封”及“故昔者尧问于舜”二节,乃《庄子》书外篇之羼入于《齐物论》者。对“夫道未始有封”一节,曾有庄学家认为其应属外篇,但论之不详、不深;而对于“故昔者尧问于舜”一节,则未有庄学家疑其非《齐物论》文也。本文从语体风格的辩析上,从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以及上下文在意旨及语调的衔接这样三个方面,论证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6.
李剑同志在《谁酿的苦酒》中,为自己作品的“格调”问题进行了辩白,将其理由赅括起来,大抵有如下几点:一是说他的作品写的是“事实”;二是将一些同志批评其作品“格调不高”的说法“匡正”为“这群流氓格调不高”;三是“我客观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四是作品中的人物“格调”是与作家艺术趣味毫不相干的;还有“我们经过了一个‘格调不高’和‘不堪入目’的黑暗时代”等等。上述种种观点虽是李剑同志个人提出来的,但却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原则的一些根本问题。倘对这些根本问题不辩清楚,要想写出高“格调”的作品来,恐怕委实是戛戛乎其难的。为此,我们抱着“疑义共与析”的态度,就李剑同志作品失误的某些原因及上述种种观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期引起同志们(包括李剑同志)的注意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文”、“道”离合之辩,主要包括文体古今之辩、道体醇杂之辩、“立身之道”与“文章之道”的异同之辩.它在宏观上处于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之内在思想联系的逻辑框架之中.和人们习惯上认为“道”学有碍“文”学的观念相为互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逻辑思想发轫于何时?目前在中国的逻辑史学界的意见是不一致的,我认为中国的逻辑思想开创于邓析一派的辩者。公元前六世纪的律师邓析那种“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的作法,实际上成为中国逻辑思想产生的萌芽。 邓析是春秋末年郑国人,卒于纪元前501年,与子产、老子、孔子同时,早于墨子数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诗源辩体》产生的创作与批评背景。《诗源辩体》是直接针对历代诗论与诗选状况,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诗歌创作与诗论的种种倾向而产生的。明代前期以《唐诗品汇》为代表,许学夷评其述源流、序正变方面“率多谬误”。又批评明代中后期几种论诗倾向:偏重学习齐梁、晚唐诗的一派,以杨慎为代表;只提倡学习《诗经》与汉魏诗的一派,以徐祯卿为代表;袁宏道的“背古师心”与钟惺等人的“诡诞相尚”是其反对的第三种论诗现象。针对上述种种诗学状况,许学夷特别强调辨别体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被称作“名家者流”的惠施、公孙龙虽比起先秦其他诸家来更多地“以善辩为名” ,但看似巧智的言辩毕竟淹贯了切实而确凿的价值取向。非价值中立的名辩态度使那些被讥为“琦辞”、“怪说”的论题未可以戏论漫评 ,然而 ,也正因为如此 ,聪慧的辩者终于未能把名言之辩引上形式化的向度以建构相应的语言或逻辑之学。名家是取论理之途作价值论证的 ,论理与价值的可能暌隔使他们无缘上达价值形而上学之境 ,也使他们的理致因着少了这一分形上眷注而显得内蕴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