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标志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1996年我省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总的特点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其它保障项目发展迟缓,体系尚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迅速建立,但保障水平低,保障面窄,各地市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相差悬殊。可以说,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与困难并存。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层次模型构建了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2012年省级截面数据计算得到各省区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以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子系统指数。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其省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态势,中部省区最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指数分布跟总指数趋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指数在各省区差异不大;总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东部的江苏、上海两省市和广东省分别形成两个保障水平极地;基于人均GDP加权的LISA分析显示西部诸省区显著高于中东部,河北、四川分别形成两个保障水平洼地。最后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河北省社会保障水平现状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是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要在能够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本文以河北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作为社会保障水平指标进行测算,并对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穆怀中 《人口研究》2003,27(2):22-28
经济学理论通常认为工资和社会保障具有刚性。文章依据分配结构、老年人口比重、人均GDP增长等因素 ,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具有绝对刚性 ,进而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假说 ,并通过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从 1 960~ 1 995年期间的发展轨迹 ,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会保障模式出发,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储蓄、投资、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揭示了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效应,证明了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中国社会保障运行体系,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学刊》2015,(6):45-55
在考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基础上,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及教育保障等社会保障状况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尤以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状况的影响更显著。城市农民工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等个人属性特征与迁入地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其他社会经济要素对其市民化意愿也有明显影响,年龄越大、在婚、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强烈;迁入越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大。要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首先要努力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特别要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同时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把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实现"1亿农民工市民化"重点放在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人口学刊》2018,(1):90-101
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份20082014年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及就业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待遇梯度对劳动者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的相邻地区存在竞争提高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倾向;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导致部分低技能劳动者选择隐性就业,失业保险金对就业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不完善造成的;扩大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间的梯度有利于促进就业。因此,建议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按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30%和10%来确定,失业保险金标准按失业者失业前工资收入的50%2014年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及就业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待遇梯度对劳动者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的相邻地区存在竞争提高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倾向;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导致部分低技能劳动者选择隐性就业,失业保险金对就业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不完善造成的;扩大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间的梯度有利于促进就业。因此,建议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按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30%和10%来确定,失业保险金标准按失业者失业前工资收入的50%70%确定,低技能劳动者的失业保险金控制在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21%左右。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间的比值应大于或等于1∶2∶3,以确保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间的梯度合理。  相似文献   

8.
传统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此过程已不可逆转,但其反作用力也同时存在,并形成多种梗阻因素。为挖掘这些因素,本文从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基于AHP多层次评价模型构建了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体系,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发现省区社会保障水平总指数存在显著正空间自相关,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集聚格局;然后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空间误差模型(SEM)估计效果更好,政府供给是主要影响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为显著促进因素,同时佐证了空间计量分析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本文从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提炼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数理模型,并对中外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具体测度,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发展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老龄问题的核心是经济保障,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来源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的全国老年人跟踪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群体的生活来源构成、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指出当前老年经济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就完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老年人经济收入来源较少、结构单一、群体分化明显、社会保障不足。因此,提高贫困老年人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缩小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深圳、南昌、兰州三市问卷调查为基础,就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水平、满意度和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疾人社会权利整体上还处于浅度配置和轻度配置阶段,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整体偏低。因此,作者建议从社会权利重度配置和深度配置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翠迎 《西北人口》2001,(4):36-38,41
通过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制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控制其他变量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水平具有挤入效应,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总体上将提高子女对其经济供养水平。而解释机制分析则发现,原因在于医疗保障释放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增加了相应支出,并最终导致子女增加了经济供养支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了该效应的群体差异性,而该效应实质是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分配的阶层性差异,根源在于现行医疗卫生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病。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平的健康保障与福利改进体系等思考。  相似文献   

14.
Social quality has been presented as a theory that can explain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of the daily lives of a population. The components of social quality include: socio-economic security,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cohesion and social empowerment. The social quality perspective views people as interacting within collective identities that provide the contexts of self-realisation. The paper tests the social quality theory b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clusion and social cohesion, the no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to socio-economic security using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as a facilitator of self-realisation. Using data from the Israel Social Survey 2003, six indicators of socio-economic security were analysed. There was a small but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clusion and socio-economic security. We foun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ecurity and social cohesion. These findings tend to undermine those aspects of social quality theory which posit clos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elements on a conceptual level.
Menachem MonnickendamEmail: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社会保障的支出规模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为此 ,韩国在努力健全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以“国家调整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 ,但鉴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今后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Social security and fertilit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hm  Charles F. 《Demography》1975,12(4):629-644
A number of population scholars have asserted that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such as old-age programs lead to decreased fertility levels because parents need not rely on children for "security" in old age. There is, however, a paucity of empirical data on the above. This paper analyzes 67 countries and shows that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have a measurable negative effect on subsequent levels of fertility. In fact, the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appear to have as much of an independent impact on fertility as do the traditional correlates of fertility (infant mortality, education and per capita income).  相似文献   

17.
庄三红  徐国冲 《西北人口》2012,33(1):120-123,129
本文认为分析代际利益均衡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指出代际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代际利益均衡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实现,只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因而代际利益均衡机制建设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最后分析了青少年、中青年及老年人三个代际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立足山东省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对其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测算 ,并对其适度状况做出判断与评价 ,进而对山东省的社会保障水平做出适度选择 ,以期确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社会保障水平 ,促进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老年安全: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人口学刊》2002,(3):48-53
老年安全是老龄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安全是对老年经济、医疗、思想、权益等保障的整体性表述 ,也是对老年群体社会价值与功能的深层次研究。老年安全理论阐释了老年安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具体体现为老年安全对社会稳定、老年产业、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实现老年安全的重要步骤是完善多维的养老助老保障系统和促进老年群体的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