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般而言弱势群体权利保障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话语权,难以影响权利初始分配,享有的权利容易受到侵犯,欠缺必要的救济手段,从公法层面加强救济,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当前公法救济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缺乏专门法律落实宪法相关条文,无行政救济实体法救济程序繁琐,刑事立法未充分考虑救济的复杂性,公法救济模式相互独立缺乏衔接等。构建完善的公法救济体系,应着重从以下方面逐步优化:制定专门救济法律以实践宪法规定,完善行政立法简化行政救济程序,厘清救济的特殊性强化刑法救济,加快融合形成整全的公法救济体系等。唯有如此,才能共同铸造权利保护之网,改善弱势群体权利救济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关注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对于实现社会正义、促进法治化进程、深化司法改革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民事诉讼的视角看,欲为弱势群体提供接近司法、接近正义的机会,必须改革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合理选择扩散性利益保护路径以及系统构建解纷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作为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的结合体,其权利及权利救济历来是个重要话题。在我国的公务员法律体系中,作为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之申诉、控告和仲裁等权利基本上被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表现为法律制度缺位、救济程序不规范等方面。因此,只有在完善行政救济的基础上,加强法律保障、构建司法最终救济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环境损害是环境权利受到侵害的一种形态,环境侵权不能涵盖环境损害。通过私法和环境公益诉讼无法实现环境权利损害的充分救济。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权利基础。在宪法和法律未对环境权利及其可诉性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权利主体缺乏可以直接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要求性。对环境权利的可诉性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观点。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转变可诉性问题的思维模式,改变环境权利可诉性的研究视角,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物利用是一种复合型主观公权利。因主观公权利与司法救济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归纳公物利用侵权形态并分析其损及的主观公权利类型,是完善我国相应司法救济的逻辑起点。我国公物利用侵权的司法救济在救济方式之实效性、救济对象之覆盖性、救济利益之明确性、救济模式之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应通过推动撤销判决彻底化、理顺一般给付判决的覆盖面、延展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场域、引入居民诉讼制度等方式来达致相应司法救济的理想归结。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及其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人权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受教育权问题也是各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的问题。就受教育权的理论方面,文章从受教育权的性质、体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对如何保障受教育权,文章首先界定了权利保障的概念,将权利保障分为事前保障和救济保障两种,并着重从救济保障的角度阐述,在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实践的基础上,对完善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权利纠纷向来采用行政机关内部方式加以解决,但这一途径存在着天生的缺陷;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而不断得到修正,这就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提供了内部救济和外部司法审查相结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纷繁的个人权利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对权利和权利冲突这两个概念的不明确。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层面对于冲突的具体救济提供解决路径,并最终归结为:立法上可以对各权利平等看待的同时规定各权利行使的限度,司法中不追求每一个具体的原则去指导案件,用总体的大原则指导案件的审理。由司法者在案件中依据最大利益原则具体考量每个案件。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原则下 ,救济与权利是相附随的 ,任何权利在受到侵犯时都必须有救济。教育权利的实现也需要救济机制。教育权利救济是教育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框架是以宪法救济为根本 ,诉讼救济为主导 ,诉讼外救济为补充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公办为主、具有福利性质的教育,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上不交费或只交一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都比较漠视学生的权利,学生习惯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学生自身应有的权利被渐渐地忽视了,这种权利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了学生走向复杂的社会后生存与竞争能力的不足.但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在缴费上大学的前提下,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权利救济意识也得到了普遍增强.因此,高校学生如何进行权利救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体育运动快速发展,奥运体育权日益引人注目。妇女、儿童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奥运体育权之保护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社会应当以《奥林匹克宪章》和相关国际人权法为基础,大力加强弱势群体的奥运体育权之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切实保护我国弱势群体的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方面起步早,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制度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在扶持弱势群体中的作用,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评述了弱势群体解释的个体主义和制度主义路径,转而深入生产层面对弱势群体作马克思主义式的阐释。弱势群体本质为其社会关系的总和弱势,可定义为在生产、政治以至整个社会过程中,被支配、被管理且生产能力和提供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低下的底层群体。全球化视野下,处于国际分工底层的群体(甚至国家)构成弱势群体。由其本质决定,弱势群体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结构演进性、个体易变性和生存保障性等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因社会制度安排等非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在生存、就业或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由国家通过法定形式予以救济的人群共同体。弱势群体“弱势”的实质是权利弱势。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律理念应为:公平、正义、秩序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15.
论弱势群体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弱势群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给予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需求,而实施"教育关怀"才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归纳起来有:先天弱势的生理构成弱势的群体,弱势的职业选择演变成弱势的群体,地域、族别上的弱势客观积淀成历史上的弱势群体,后天行为造就了后天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农民工在城市却受到严重的排斥,其劳动权、报酬权、人身权等各种合法权利被侵犯。对农民工的歧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事实不容否认,廉价的劳动力实现了城市的低成本扩张,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各界应重视如何救济农民工这个问题。文章设计了行政的、立法的、社会的救济及自力救济四种途径,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话语权不足是弱势群体存在的关键。由于偏差的"维稳"理念、话语表达缺乏训炼且制度支撑不足,导致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被挤占、表达方式"原生态"和话语影响力微弱,致其"被边缘化",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尊重弱势群体、提高其话语权、保障其享有均衡的公民权利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应从改善传统"维稳观"的心智模式,尊重弱势群体话语权,积极为弱势群体创造话语表达机会和平台,完善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制度保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弱势群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民主水平是当代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式民主管理水平的提升受到了一些条件的限制。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地域、人口、地区差异等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尚未形成的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等是客观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近代我国影响深远的西方文化对民主的两种歪曲理解是主观条件。此外,民主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所有这些,造成了中国式民主管理的有限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