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情最深刻的了解,是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早在1947年6月1日,党就领导和帮助内蒙古人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全面恢复和贯彻。特别具有重大意义的是,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2.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宪法上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学说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内蒙古的蒙古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内蒙古自治区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的一部分,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联合汉族和区内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前进的自治区。  相似文献   

5.
民族知识     
《民族论坛》2004,(9):64-6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是我国在处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方面的一项具有制度化意义的创举。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运行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的领导下,遵循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之最     
内蒙古之最文/文梅赵薇韩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地域辽阔,全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列居全国第二位。耕地面积8237万亩,人均耕地居全国首位。草原面积13亿亩,占全国...  相似文献   

8.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下简称“双条例”)是我国民族法制园地乃至整个国家法制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研究“双条例”,对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很有意义. 来龙去脉自治地方制定“双条例”问题,有一个颇值得探究的发展演进过程. 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自治机关可以制定单行法规,但需层报上两级人民政府核准,并层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备案.从我国第一个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专门法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之始,即授予了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法规的立法权.当然,制定自治条例的权利则是后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正>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成功地对香灌恢复行使主权,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二条)这样,在中国疆域内,存在有两种地方自治类型:民族区域自治和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即地方政府按照法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五十年前,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同时也标志着经过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验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中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适应了中国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创造,作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获得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特别是经历了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后,更加感觉到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团结历史和经验的可贵,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总结和提高蒙古族、朝鲜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中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实践经验,为解  相似文献   

13.
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和加速发展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基本保障。它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0多年来,国家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帮助是巨大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领导、帮助同自治权之间总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同时,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蓬勃形势下,怎样更好地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改革的步伐,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探讨和研究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对于今后更有效地帮助自治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3,(9):30-33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大事。少数民族常把自治地方成立的日子尤其是逢十周年的纪念日,当作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感欢乐的节日,往往要举行“大庆”(大型庆祝活动的简称),借以表达他们拥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行使自治权利,热爱党和政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回族原本没有自治区。为什么党中央特地倡议在中国大地上为回族人民建立一个自治区?而这个自治区成立在哪里比较合适?“考虑到回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为了让回族人民更充分地享受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和利益,中央和有关部门一直在考虑建立一个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地方。”经过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多次酝酿,这个将要建立的“省一级回族自治地方”最后被选择在甘肃省——1957年,甘肃省境内的银川专区,吴忠、固原两个自治州以及平凉专区的隆德县和泾源回族自治县被划了出来,一个回族人口占总人口31.1%的回族自治区终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构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稳固国家主权和领土,并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核心内容则是围绕少数民族权益保护这条主线,依照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少数民族较为聚居的地方,建立少数民族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民族内部事务。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含有五个要素:少数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自治法规、自治地方,这五个要素构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体系。文章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在结构出发,试图基于五个要素,提出当下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朱玉福 《西藏研究》2005,(2):117-120
藏族地区即藏族自治地方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乃至全国平均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藏族自治地方立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藏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要根据法律赋予的民族立法权,依照本地实际,加强民族立法,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立法优势,为藏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青年朋友们一定注意到,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十月一日起开始实施了。在这一讲里,我仅就青年朋友们提出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这个问题,作些简要介绍。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呢?在自治法的序言中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构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稳固国家主权和领土,并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核心内容则是围绕少数民族权益保护这条主线,依照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少数民族较为聚居的地方,建立少数民族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民族内部事务.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含有五个要素:少数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自治法规、自治地方,这五个要素构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体系.文章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在结构出发,试图基于五个要素,提出当下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不仅当时被誉为“回民政府的第一次”“回民解放的先声”,而且首次鲜明地在党领导建立的政权中使用少数民族“自治政府”的称谓,开展了回民自治群:众运动,因而对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局部执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具有实践的意义,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之先河,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