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5岁。母亲因生我而去世。虽然父亲为了我没有再婚,但自我上学后,成绩总不能让他满意,他不是打就是骂。前一段时间因为考得不好被打后,我一气之下在外面租了房子居住。却不想在此期间父亲肝病复发,几天后就去世了。我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准备搬回家住,却得知父亲在去世时立有遗嘱说,我不学好,虽是亲生儿子,将来没有出息,房子给我的堂哥晓明。父亲临终前还让亲戚在上面签了字,防止我要房子。我只得再回自己租的房子住。请问,我能继承父亲的房产吗?晓宏晓宏同学:你父亲所立遗嘱部分无效,你应当继承你父亲生前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谷煜 《社区》2011,(14):16-1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3.
一个13岁的孩子,5岁时母亲离他们父子而去,7岁时父亲卧病不起而被公司除名。他过早地肩负起了家庭重担。现在,他每天要服侍已是胃癌晚期的父亲,每天要为自己打3针“短效胰岛素”。  相似文献   

4.
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地位,新、旧社会的巨大反差,使阎逢春感慨万分,更激发了他的热情和力量。 随着全国的解放,阎逢春终于盼来了回归的一天。1950年春,西姚村迎来了久别的游子。阎逢春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便被浓浓的乡情所包围,乡亲们特意为他分了房屋、田地,向他嘘寒问暖。故乡的深情厚意使他这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五尺汉子泪如泉涌。此刻,酸甜苦辣交织在心中,他放声痛哭,尽情地倾泻着多年来积郁在心中的思乡之情和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倾泻着对党和政府、对父老乡亲给予他的温暖、关爱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改变,源于自我的进取,而不是等待天赐良机。杰克被楼下传来的喇叭声惊醒。“该死的东西!”他愤怒地骂道。杰克对自己现在居住的环境简直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半,汽车的喇叭声,楼道里的脚步声,小孩子的喊叫声,总会把他的美梦打  相似文献   

6.
转角遇到爱     
我是一个叛逆的孩子。 我厌倦学习。在课堂上,我因调皮捣蛋而出名;课后,我终日沉迷于电子游戏,也常因逃课而受到学校的处分。若不是父亲一次又一次低三下四的求情,我恐怕早就被开除了。 父亲打我,我不怕;老师骂我,我也不怕。我的心是麻木的沙漠。  相似文献   

7.
孙淑忠 《可乐》2008,(2):66-66
女人嫁得不好,即使从围城里侥幸逃出,也跌了身价。嫁给大款,能随他一同享福,可是大款一般脾气不太随和,伺候比较费力,搞不好自己就成了一条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的寄生  相似文献   

8.
晓娟 《社区》2011,(23)
孩子爱撒谎,家长最头痛,生怕将来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了。不少家长急得直抱怨,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他还是那样呢?其实,谎言背后各有原因,不妨顺藤摸瓜,找到症结所在,对因下药,更能解决问题。不明就里。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忧,问明情况后,耐心教育即可。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荟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得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的情况,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情,找个理由替自己推脱——“没有时间”;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找个理由自我安慰——“别人的机遇好,而自己不走运”……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食不甘味,夜不  相似文献   

10.
凸凹 《可乐》2011,(3):46-46
作为猎人的父亲,猎获了很多猎物。但是,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尚未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价值证明,猎人的身份是可疑的。譬如他打松鼠。因为松鼠啮啃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每打一只松鼠,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只要把松鼠尾巴交到队里,证明一下即可。他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张玉娟 《社区》2011,(34):58-58
孩子爱撒谎,家长最头痛,生怕将来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了。不少家长急得直抱怨,"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他还是那样呢?"其实,谎言背后各有原因,不妨顺藤摸瓜,找到症结所在,对因下药,更能解决问题。不明就里。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忧,问明情况后,耐心教育即可。  相似文献   

12.
他很敏感。在交往中,不经意的一句话、不友好的一个眼神都让他思虑再三,承受着心灵煎熬。他不愿意待在家里。父亲想让他成为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门任职,他接连让父亲失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父亲经常骂他。他对祖父的农场很感兴趣,有段时间,甚至想当农夫。在农场,他向祖父不断抱怨:"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提起京剧麒派须生周信芳先生的大名,尽人皆知,而艺术造诣可与周先生平分秋色的山西蒲剧须生阎逢春,尽管在五六十年代,也曾名噪京师,但因为他唱的是地方戏,非但他的地位不能与周先生同日而语,其名声也与周先生相差  相似文献   

14.
踏上晋南大地,当耳际听到优美动听的蒲剧音乐时,人们总会想起曾经名噪三晋的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阎逢春。凡看过先生表演的人,无不为之高超的演技所折服。“吹胡子瞪眼闪帽翅,提袍甩袖亮靴底”,是广大观众赞赏阎逢春舞台艺术的概括;特别是他的帽翅功,更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堪称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开三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许多,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车水马龙中,从早一直到晚,仅靠着一辆三轮车来维持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着,但在人们眼中开三轮车的毕竟是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一些人的鄙视。然而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不自悲,而是把他希望和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  相似文献   

16.
王朔高调复出,把最近这几年的风头人物一个不少地骂了一遍,表面看仿佛是憋了太久需要公开倾诉并为自己的新书炒作,差不多的内容翻来覆去说完之后,大家更愿意相信他是在帮助老徐实现"主编"理想——老徐早就说过打小想办一本杂志,纸媒名堂太多,改做电子版。未来的"鲜花村"便是根据地,而王朔将在那儿"聊死他们"。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照片     
母亲一生劳苦。她40岁有的我,生下我70天,父亲就撒手人寰。从此,母亲开始了她漫长的寡居生活。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位和善的老太太:满脸的皱折,如弯曲的小溪,刻记着那悄然流逝的磋砣岁月。母亲很疼我,我不记得挨过打,也没有挨过骂,只记得母亲给我讲趣事,我给母亲挠痒痒,母子相拥而笑,其乐融融。由于生活的艰难,我最终还是跟了四叔,尽管母亲舍不得。  相似文献   

18.
老牛的思想     
公鸡见老牛一大把年纪还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工作,就劝告他说:"牛大叔,主人经常打你骂你,可你还是累死累活地替他干活,这也太划不来了。不如这样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契约     
阿宇 《可乐》2010,(12):74-75
失约的代价 我从商学院毕业,满怀期待地打算进父亲的公司工作,没想到父亲只说了一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给我任何机会。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决心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官不打送礼的,但也不尽然。三国时期,魏臣胡质任荆州刺史时,其儿子胡威自京都洛阳去看望他。胡质为官清廉,家里很穷。胡威去荆州既无车马,也无仆人,而是骑着毛驴独自前往。每到客店,他都自己放驴、打柴火做饭。到荆州见了父亲,在马厩中住了十多天。回家时,父亲给了他从俸禄中节省下来的一匹绢作为路费。胡质部下有个带兵的都督,在胡威没有启程回家之前,就请假回家了。其实这位官员并没有回家,而是准备好了衣食等旅途用品在离荆州百里的地方等候胡威,并谎称与胡威同路、结伴而行,时时处处都帮助照顾胡威。走了几百里路后,胡威起了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