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地方政府公信力出现弱化现象,制约着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决定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增强政府服务观念、转变政府执政方式、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塑造“民本”政府的形象,从而提升民族地区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社会主流思想,体现不同社会性质和发展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正在努力践行"民本"思想,但是,带有封建"君本位"思想残余的"官本位"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其主要表现为政府机构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官本位意识、政治权力对公民生活的干预等,并造成行政管理的"人治"、行政效率低成本高、官本位思想滋生腐败、专业技术遭扼杀等危害。应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公仆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营造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礼法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机制中对制度正义的追求、朴素的民本意识、重视君德及君权至上的人治思想等方面。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及制度文明的建设来说,它所具有的重要启示意义主要在于:情理结合的制度正义思想为当前制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传统伦理启示;关注民生民意的民本观念对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政治模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其人治思想进行制度层面的反思,有利于从反面推动和促成政府及政府官员从"民之父母"的角色意识中真正脱离出来,从而构建起一个和谐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目标,以实现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新公共服务政府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许多共通之处,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本文将从政府职能转变、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治理实践的智慧结晶和政治资源,对于当今中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从创设政府的本源看,人民把国家管理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要对人民负责。所以,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民本政府;从依法行政的原则看,政府必须遵守和践行法治,实现对权力的有效规约和限制,所以,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当代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对传统政府管理范式的深刻变革,也是对近现代“民本政府、有限政府”理念的历史超越和当代创新,具有重要的法哲学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政府服务思想的理论渊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府服务思想--"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其理论先导.邓小平认为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认为执政就是服务,胡锦涛认为要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他们的政府服务思想对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先秦诸子对民本思想作了进一步诠释.张九龄民本思想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又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耕桑为本"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吏治为先"是他民本思想的显著特点和重要前提.他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改革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实践.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模式,改变旧有的官本位思想,以民为本,服务为主的政府管理模式,在社会实践和改革过程中具有切实可操作性.建设和打造服务型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行政文化:服务型政府的灵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把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服务型行政文化所体现参与性、开放性、法理性和效益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民本"、"透明"、"法治"、"有效"要求的应有之义.笔者从行政价值观、行政政绩观、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和行政制度体系这四个着力点入手来塑造服务型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推进,“民本”思想逐渐在乡村社会得到切实展开。其中,畅通农民权利表达通道成为服务型政府理念在乡村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为代表的技术治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民权利表达场域,起到了畅通农民权利表达通道和规范村级治权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农民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不断下降的治理后果。村级治权面临合法性被消解的危机,要重构村级治权合法性,必须要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治理思维,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实体化运转,提升以村民为治理主体的农村基层社会自主服务能力,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平民”理念的当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层理念包括两个主要层面:一是民本理念,二是平民理念。以民为本是基本立足点;以平民为重心是根本着眼点。可称之为以“平民”理念为基础的民本文艺思想。在解放以来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两种阶段性明显的偏向:一是人民本位向平民本位的位移,造成人民本位的虚位;二是平民本位向人民本位的回归,出现了平民基础的淡化。今天“平民”的界定:一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地位来进行定位:二是从平民立场、平民意识和平民作风来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的服务方向仍然必须坚持人民本位和平民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发端甚早,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经过先秦、秦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发展到了极致。文章在对民本思想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做了简要的评价,认为民本思想虽有其进步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一是思想家对民本问题的重视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和农民战争息息相关;二是思想家关注的主要是如何安定君王天下,而不是维护民众的利益,君主仍是万民之主;三是思想家头脑中的“民”,首先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作为个体的“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论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墨学代表了劳动人民群众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被称为平民显学。其伦理思想中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民性品格。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显现 :第一 ,“兼爱” :追求民主平等的重民思想 ;第二 ,贵义、尚利 :体现以民为本的惠民思想 ;第三 ,“天志”实现民意代替天意的保民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民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在列宁对这场改革运动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中,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其改革思想蕴含着丰厚的“民本”特质,这种特质在列宁对改革的动因、目的、标准、主体选择以及政策措施设计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这种精神特质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宗旨的重要泉源。  相似文献   

15.
特权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反腐败必须首先反特权.毛泽东从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出发,提出了反对党内特权的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员和干部,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为人民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廉洁的政府,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全面认识和把握毛泽东的人民创造思想,首先要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因为这是理解毛泽东人民创造思想的理论基石。此外,还有必要厘清其发展历程,阐明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公平正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其公平正义思想非常丰富,民本、和谐、共富、共建和制度是它蕴含的关键范畴.其中,以民为本是核心要义,和谐稳定是目标取向,共同富裕是内在要求,共享共建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的大政方针,它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群众史观的具体实践。"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以人为本"以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根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9.
李觏的民本思想是宋代最具有务实性和智慧性的典范。其"必先于教化"、"从民欲"的政治主张,通过一系列的"富民"、"惠民"、"利民"、"恤民"等经济举措,实现"与民同乐"、"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理念,直到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极其丰富、全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执政理念,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