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特色的作家,她才思敏捷,语言代美。一部《张爱玲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25万字,用了近110个比喻,其用喻之多,是现代作家中少见的,这些比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构成了一座花团锦簇的大花园,那么,她的生动、贴切的比喻无疑是这座大花园中的一支光彩夺目的奇葩。而她的比喻的生动、贴切.首先得力于其比喻的得体性。本文试图根据王希杰先生的比喻理论和得体性原理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新论》被认为是“中国修辞学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力作”(陈炯日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二部分。托尔斯泰制作比喻的原则,以及他选择喻体的严格倾向性。一对制作比喻的标准,托尔斯泰早有规定。在《童年》的一份序中,他写到:“我不想妨碍别人拿珍贵的宝石作比喻,但比喻必须贴切,比喻之物的珍贵不能逼着我去想象被比喻之物,不会更好,不会更鲜明。”这里,作家道出贴切、朴实、鲜明是他制造比喻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评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在形式方面的优点,融汇贯通,使新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新颖独创的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不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作家的语言运用来看其风格,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赵树理语言的特色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通俗易懂,新鲜活泼.正如茅盾同志所说的:“赵树理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4.
萨罗特小说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既拒绝传统文学的写作方法,又尽量与同属一个流派的作家拉开距离。她的创作旨在通过对“新的心理学题材”的探索来实现“耕耘自己的园地”的夙愿;其小说艺术中元推论写作策略和潜对话的运用以及小说语言艺术的革新皆反映出作家本人竭尽全力地传迭自身感受、创造一种相异于传统的“新现实”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红旗谱》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作家情绪的倾向、个性的特征及其表达思想的特有方式等,都是从语言的具体运用中显示出来的。因此,作品的语言特色与作家的创作风格有着密切关系。研究一部作品的文学语言,是研究作家的艺术风格和该作品的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红旗谱》是一部公认的艺术质量较好的长篇小说,它在文学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没有一位作家能如钱钟书创制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新譬奇喻;而在当代学术著作中,也未有一部能如钱著给予比喻现象以如此丰富而深入的理论说明和发现——即使是专门的文艺语言学、修辞学著作,甚至是径以“比喻研究”标目的著作。比喻自然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运用中一个极基本的修辞手法;但对钱钟书而言,意义却并不限于此,在这里,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并进而意味着一种“文学语言的擅长”(《七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藉“知音”一词比喻文学鉴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探讨文学鉴赏的问题,《知音》篇是刘勰关于文学鉴赏的一篇专论。《知音》篇对文学鉴赏作出的创造性的探索,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不能诠解的,对于我们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诗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刘勰《文心雕龙》在评论历代作家的创作和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时,对知文之难有切实的体会;在《知音》篇中用大半的篇幅论述文学鉴赏之难,并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了文学鉴赏必备的素质和基础,说明文情难鉴,乃千古恒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对《红楼梦》修辞研究的系列文章之一,例举了较丰富的材料,分析《红楼梦》中用比的特点:一是与人物性格贴切,起到照亮性格的作用;二是对展示作品主题、表达作家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比喻样式丰繁,显示出作家的超卓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藉“知音”一词比喻文学鉴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探讨文学鉴赏的问题,《知音》篇是刘勰关于文学鉴赏的一篇专论。《知音》篇对文学鉴赏作出的创造性的探索,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不能诠解的,对于我们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诗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刘勰《文心雕龙》在评论历代作家的创作和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时,对知文之难有切实的体会;在《知音》篇中用大半的篇幅论述文学鉴赏之难,并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了文学鉴赏必备的素质和基础,说明文情难鉴,乃千古恒一。  相似文献   

10.
梅娘是20世纪40年代东北作家中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女作家之一。她在小说语言艺术创作上不断地进行着大胆的尝试,致力于通俗的东北口语与传统语言融合的探索,倾力于传统文学描写技巧手法——比喻的创新运用,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真正的流浪汉形象。同时,这些作品及人物形象,也构成了艾芜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之一。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描写流浪者的文学,是许多作家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题材之一,从十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到20世纪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12.
爆炸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冲击力非常巨大 ,它冲破民族、国家等多重阻隔 ,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实施影响 :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 ,影响是全面的 ;有些作家竟然以此为武器 ,探索中国文化之“根” ,影响又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比喻的调整     
比喻是古往今来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格之一。比喻也和其他修辞格一样,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有经验的作家运用比喻也跟运用其他修辞手法一样,总是十分认真严肃的,在某一具体的情境中用不用比喻好,用哪个喻体好,他们都反复考虑,精心选择,认真调整,从不掉以轻心,作家的改笔有不少就是这种选择和调整的记录。一、比喻的增添 1.原句:太阳没出满天韶,崔二爷从后门溜跑了。(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见1946年9月23日《解放日报》) 改句:朝霞满天似火烧,  相似文献   

14.
西藏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地域特色 ,构成了西藏特有的“神秘” ,这种“神秘”成了西藏作家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丰厚的创作资源和素材 ,为西藏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文学土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及汉、英语言中运用比喻手法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比喻应恰当贴切比喻应生动形象比喻应新鲜有创见避陈腐  相似文献   

16.
一作家“自我”普遍而突出地渗透于文学特别是小说之中,确是“五四”时代的一个奇观,虽说“五四”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质,在于以白话文和现代技巧为现代意识的载体,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顽强反叛和大胆革命,而作家“自我”在文学特别是在小说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不说是另一独特标记。的确,“五四”作家对“自我表现”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创造社首先举起的大旗便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活动”。郭沫若主张“文艺的本质是主观  相似文献   

17.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 ,“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 ,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 ,在孤寂中存在 ,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相似文献   

18.
比喻的核心在喻体,喻体的优劣是比喻成败的关键。喻体为“直观的感觉”,具有形象性;喻体可以广泛选择,具有多样性;喻体能够纵向铺张,具有延展性;喻体与本体关系暧昧,具有含蓄性。比喻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喻体的诸多特性,才能很好地运用比喻修辞格,增强比喻的认知和审美功能。如果说比喻是文学的生命,那么喻体便是比喻之源,文学之光。  相似文献   

19.
从叙事语言、叙事手段、叙事风格三方面的全新视角切入来审视先锋小说,其叙事特色如下:先锋派作家在叙事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像……”的比喻结构,反讽性的修辞,并积极探索语言自身的表达功能。在叙事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主体叙述、性爱叙述以及个人化经验的表达。先锋派作家在叙事风格方面的探索走得比较远。许多作品不仅主题多元化,题材多样化,而且呈现出苍凉的后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文学中的象征问题浅论潘传发象征在人类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文学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以英语文学为媒体,就“象征和比喻”、“传统象征和个人象征”、“象征在文学中的作用”和“文学象征的辨识”四个方面对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手法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