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晓强  童盼 《管理世界》2005,(11):137-144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 ̄2003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公司控制权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独立董事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要比未变更第一大股东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懂事”,但不够独立。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是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未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 8月17日,一直被关联交易、巨额担保、真假MBO等问题困扰的中科健在一份公告中承认,公司的负债额已高达6_7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215倍多。有媒体报道:中科健银行账号已被查封,其灵魂人物郝建学此前从总经理职位上神秘地离去。 郝建学似乎除了董事与总经理的头衔外,在中科健近乎无产,可谓“两袖清风”。但是,真实的情形却令人吃惊。中科健危在旦夕,而郝建学不但毫发未  相似文献   

3.
张华 《决策探索》2010,(15):42-45
在十多年前英国人胡润的第一届“中国内地50富豪榜”上,只有张朝阳一个博士。十年后的今天,富豪榜上的前100名富豪中已经有接近半数的人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头衔。对于急于获得博士头衔的富豪来说,似乎财富仍不能证明其价值,而博士帽才足以彰显其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 时下,“老板”一词广为流行,党政机关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也常被称作“老板”。但最普遍的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被冠以“老板”的头衔,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5.
冯东书 《领导文萃》2006,(10):60-62
中国历代好心的大臣和儒生都劝君王为社稷着想,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近君子,远小人”。但是,历代君王多会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有些好心的人遇到这种事,总是为君王惋惜,以为是君王没有看清小人的真面目,上了小人的当,用错了人。其实,稍微懂事一点的君王,都懂得不管是做人还是为君,都要识人,都要“近君子,远小人”的道理的。那为什么从古到今,做君王的(不管他叫不叫君王)总是要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呢?这就因为他们有重用小人的需要。历史上的皇帝,是不可能有民主意识的(现在欧洲的一些君主立宪国王除外)。他们掌握国…  相似文献   

6.
<正>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执行已超过20余年,在推动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花瓶效应”“独而不立”等诸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的治理路径,并提出强制建立独立董事的市场化机制,以期独立董事切实履行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7.
名片,我国古代称“谒”、 “刺”,或“门状”、“手状”,在秦汉时就已经有了。 作为一种交际媒介,现代人很重视名片中表明主人身份的职务头衔;古人对此似乎比较随  相似文献   

8.
全怡  郭卿 《管理科学》2017,30(4):3-16
 经营权与控制权分离引发的代理问题是催生独立董事这一群体的制度根源。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是监管机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独立董事在本质上也是剩余索取者的代理人,与股东之间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如何构建独立董事激励机制,使其与中小股东建立有效受托责任关系,是监管部门和实务界面临的一大难题。        以2002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手工配对法、Logit回归和OLS回归,采用进一步分析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从个人特征、公司特征和制度环境3个层面考察零薪酬独立董事的影响因素,并从“追名”和“逐利”两个角度对独立董事履职动机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人特征看,零薪酬更可能出现在独立性较强的董事中;从公司特征看,零薪酬更可能出现在违规风险较低的公司;从制度环境看,零薪酬更可能出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零薪酬独立董事在出席董事会时也更加勤勉,以上结论与“追名”动机逻辑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背景的零薪酬独立董事能进一步甄别出财务风险更高的公司;由于存在自选择,零薪酬独立董事任职公司的治理水平更高,其并未出具更多的否定意见。        研究结果说明经济和声誉两种激励方式在不同独立董事个体间发挥的作用差异较大。一方面,为独立董事零薪酬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说明上市公司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制度环境、风险水平以及每位独立董事的具体特征等设定差异化的薪酬水平;另一方面,也对监管部门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培育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所说的“一把手”就是各单位、各部 门的主要负责人、当家人。“一把手”不仅仅是一种头衔、权力和权威的象征,更多的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奉献和进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报酬的决定因素与公司治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上市独立董事的功能受到很多质疑,直接涉及到独立董事获得的报酬的恰当性。本文采用2001—2003年的数据分析影响独立董事报酬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报酬与其声誉、劳动付出正相关,但与公司风险的关系不明确;同时,公司在制定独立董事报酬时深受高管报酬的制约。不同治理结构在独立董事报酬上也有明显表现,国有控股公司给予独立董事的报酬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来讲较低,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报酬正相关,两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与独立董事报酬正相关,表明处于弱势地位的第二大股东对独立董事寄予厚望。监管部门要求有一名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报酬上没有体现这种特殊要求。研究结果也意味着,从报酬角度看,独立董事并不是“无功受禄”,但是发挥作用的程度因治理结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 D&O是由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近日合作推出的一种保险品种,专业上称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此险种的推出在上市公司董事中引起了不少震动,我们不妨先从两则“并不现实”的故事开始。 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已经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同时受安然破产案牵连的银行联合将安然公司的29名董事告上美国法院,要求赔偿损失。但有媒体报道,安然公司已经为所有的董事购买了D&O责任保险。因此,如果法院宣判了安然公司因决策失误给第三者造成了损失,那么可能将由保险公司掏钱赔偿了。也就是说,吵得沸沸扬扬的安然公司董  相似文献   

12.
赵斌 《领导文萃》2008,(17):49-49
【点评者说】有骗子虚设“中国管理科学院”,以评选“院士”为名,四处骗取高额评审费,结果居然骗倒了众多知名国企高管和大学教授。不是高管、教授智商低,的确是骗子太狡猾?或者是“虚名误人”,中国人对“头衔”总是乐此不疲,恨不得每个领域都来一个,那才叫成功人士?再不然,就是没人觉得“院士”有多高不可攀,要不怎么什么人都觉得自己能当“院士”,而且是交点钱就能当……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材开篇就介绍的概念,即指“理性人”,“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对于追逐精神唯美与情感安慰的年轻一族来说,这个词无疑是不受欢迎的。你可以穷的叮当响同时借钱到现场看球赛,也可以富有的流油却常去5元的KTV,反正就是不愿接受“经济人”这个听起来有些“势利”的头衔。  相似文献   

14.
一、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具有完全意志、代表公司的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董事会成员 ,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物之外 ,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判断的关系。它不代表出资人、管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任何一方的利益 ,因此会从企业自身出发 ,顾全大局 ,改变董事会决策一家之言的局面 ,并将最终给所有股东带来利益。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美国法学研究所公布的《公司治理原则》对独立董事的界定是 :与公司没有“重要关系”的董事。所谓“重要关系”是指董事在过去两…  相似文献   

15.
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五”期间,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根据何竣1998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中平均拥有董事9.7人;平均外部董事3.2人,内部董事6.5人,平均内部人控制67%。内部人控制为100%的公司有83家,占20.4%;在70-100%之间的有145家,占35.7%;在50-70%之间的有86家,占21.2%;在30-50%之间的有54家,占13.3%;小于30%的有38家,仅占9.4%。可见,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  相似文献   

16.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师史蒂芬&#183;罗奇不久前在关于“全球再平衡:中国的角色”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必须有中国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强调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由于不依附或受制于上市公司中的任何利益集团,他们可以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绩效、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一;独立董事不拥有企业股份,不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较少受内部董事的影响,公正性强。  相似文献   

18.
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但是,有些人就是没办法成功。而且,往往许多才华横溢、经历完整、顶着人人称羡的职位与头衔的人,却因为某些个性特质,让他在迈向成功的关口,没办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9.
破解企业“不能转”“不会转”和“不敢转”的难题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网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其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董事网络显著提高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且经多项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董事网络通过资源效应、学习效应以及治理效应缓解企业“不能转”“不会转”以及“不敢转”的难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情境机制和企业内部特征的差异会导致董事网络作用效果的非对称性。进一步,本文还发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同一董事网络内部存在同群效应。本研究丰富了董事网络的经济后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为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破解数字化转型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路径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王超凡 《经理人》2015,(4):33-39,32
从文化界到娱乐圈的跨界,使郭敬明得以在出道10余年的时间里保持超高的“人气”。以“人气”为基础,他依靠个人品牌打造商业平台,缔造了一条青春文学作家的“生产线”,并不断挖掘和延伸产业链,将“青春”商业价值发挥到极致,从而构建出价值10亿的文化帝国。他也为作家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因为执导了《小时代》,郭敬明又多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头衔,这位本来就颇受争议的“年轻作家明星”进一步扩张了商业版图,更加站上了舆论讨论与瞩目的焦点。郭敬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他和不喜欢他的人各自抱有不同的观点。不过不可否认,从大众的眼光来看,郭敬明是个成功的人,他拥有的名声与财富表现出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他曾表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实现,“最怕的不是变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