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商检实验室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中国商检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途径, 特别指出应建立全国综合性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该国的国情制定的,同选择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从国情出发一样,选择商检经济发展战略也要从商检的具体情况出发.本文的重点拟在研究商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实现途径,并由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商检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商检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已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它必须要有科学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以规范其管理行为。商检法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可调的。同时,商检法律法规还必须与其他法律法规相配套,相协调,以防止各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出现法律空隙,危害国家利益商检经济法律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马克思关于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之分的理论,认为商检劳务也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之分,即执行宏观调控和法律规范的这部分商检劳务为非生产性,执行民事商检的这部分商检劳务为生产性。作者认为,商检体制改革应以此为根据,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即非生产性部分商检劳务由政府商检管理机构去完成,生产性部分商检劳务由商检企事业去完成,使二者在职能、组织、运行机制、性质上都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分析商检检验劳务商品有关的经济属性之后 ,较为详细地论证了检验劳务商品的几个基本特征 ,即非实物性、知识性、时效性和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检验劳务商品属性概念的提出对于商检系统自身的准确定位、商检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扩大中国商检品牌影响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检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转变刍议熊国忠陈宪忠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商检的职能日益分解为行政管理职能和中介服务职能。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检的中介服务职能越来越突出,商检的经济属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何谓商检经济呢?商检经...  相似文献   

7.
商检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已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它必须要有科学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以规范其管理行为。商检法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可调的。同时,商检法律法规还必须与其他法律法规相配套,相协调,以防止各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出现法律空隙,危害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商检经济运行规律 ,就是要研究商检经济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及体制制约直接影响着商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检体制改革的深化 ,政事、政企分开是必然趋势。商检公司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性 ,这对商检公司如何实现职能转变 ,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商检经济活动对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成对外价值和实物形态的转换,实现节约社会劳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增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反馈进出口商品质量信息,强化对社会再生产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商检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和商检行政处罚中罚款基数的确定这两个商检行政处罚中的主要问题,并对商检部门的行政管理内容以及确定罚款金额的办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涉外资产评估所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中国商检涉外资产评估所的未来发展走向, 并就我国商检涉外资产评估所的规范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论述商检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商检的立法,阐述了商检的内容、依据、任务,商品的检验、复验、免验以及违检行为之处罚等法律问题,充分肯定了我国商检立法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I战略与CS战略的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企业导入CI战略的种种误区,强调CI战略仍然是中国企业创造名牌的有利武器,而作为新兴品牌战略的CS,由于中国的市场规则与消费心理仍不成熟,目前还不适用于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5.
环境转变论与中国环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中国环境问题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而日显突出的现实正是一个佐证。充分认识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和可超越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应当选择“弓箭式”,即以前起北海、北到大连的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为弓背,以京广线和焦技、枝柳城组成弦,以长江沿线为箭,构成一把“自箭式“,同时把海南作为这把弓的执手点.“弓箭式”战略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而且是一种动态战略,有别于其它经济战略理论,在实践中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在深刻思考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问题。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通盘构想中的两个大局,目的是使全国各族人民能够比较快地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就是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的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妥善解决中央与地方、发展与稳定、速度与效益、先富与后富等矛盾问题的大政与方略,预见了中西部大开发的时间表,因而成为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年来屡屡陷入WTO资源出口争端,并且在争端中大多处于不利地位,这给中国的资源保护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对于中国采取的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从中国与WTO两个角度来看,其既是合理的,又是违规的。这些资源出口争端对中国来说既是障碍,又是机会,虽然短时间内造成了中国资源的外流,却是中国转变资源保护战略、适应WTO规则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经济专题》一书中,林毅夫教授以企业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就其中的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这两个问题,认为不能简单地采用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的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加快经济发展,尽早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当代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面对世界新格局,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