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娴熟运用各种反讽,将小说主题,即当时社会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生动逼真地塑造出来。  相似文献   

2.
在乐器形制和乐队编制逐渐走向世俗化的宋代,笛或者说笛属乐器渐渐的融入了平民化的浪潮之中。现存众多的史料和图像文献表明,笛属乐器已流行于宋代各种音乐艺术形式的演奏和伴奏中,并趋于占主导地位,成为当时各种乐队的中流砥柱。然而,宋笛跃居音乐伴奏乐器之首却有着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记载了我国古代的歌曲题材、演唱形式及当时所流行的部分曲目;分析了从古代流传至当时的各种声乐演唱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歌曲和演唱者声乐演唱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它是我国一部集声乐之大成的史料性著作。联系当前民族声乐高度发展的状况,对这部史料性论著进行新的评介,旨在追根溯源,以求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中外史学者都认为是中国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各种矛盾发展、激化的必然结果。但当时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不只存在于西安,而是存在于全国。蒋介石及其政府要员也亲赴广州、洛阳、太原、济南、兰州等地推行安内攘外方针。捉蒋事变为什么不发生在别地,却偏偏发生在西安?笔者认为,国民党情报工作的失误也是西安事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国家和社会针对日益增多的女性犯罪,先后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这对控制女性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防范方法的失当,救济机构的不完善及救济措施的不健全等原因,当时各种防治措施并未能有效地减少女性犯罪。  相似文献   

6.
《文选·赋》分类浅议王存信南北朝(梁)萧统所编纂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它将当时流行的各种单篇文章,经过详细的辨析,使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以各种文章形体特征和题材选用的情况不同等为标准,分别诸种文体为39大类。自秦汉以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文学主要有经世致用、学习西方、复古主义、人文精神、文学通俗化等五大思潮,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它们显示了中国近代文学变革时错综复杂的状况,也显示了当时各种历史力量的交互作用。它们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中艺术形象的文化底蕴韩希明清代纪购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以极为简炼的笔触,勾勒出许多艺术形象,其中正面鬼狐形象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这些鬼狐形象曲折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各种思想、各种事物爱憎褒贬的主观评...  相似文献   

9.
南宋洞庭湖区杨幺农民起义能够6次击败朝廷官军围剿,坚持斗争达7年之久,其根本的立足法宝,就在于“陆耕水战”的战略战术。这一战略战术之所以特具威力.一是与其深入进行各种反封建斗争密切相连,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他们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水战工具,并施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各种战术。这两个方面是过去研究者未能涉及和论述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老人在法院门外修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11.
马伯庸 《社区》2012,(8):11-11
我前两天去朋友家聚会,参加者里有个小姑娘.对历史很有兴趣。席间她说读得最多的书,是皇帝后宫的家长里短;读得最少的,是各种战争史。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对当时的地理环境不熟,一场仗打下来,出现几十个拗口的地名,读着读着就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相似文献   

12.
试论抗战时期中共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王安平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整个人类面临法西斯威胁,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国际上各种政治势力基于各自的不同利益,都力图在抗战中参与影响中国政局。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执政党,但它拥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又坚定地执...  相似文献   

13.
1921年外蒙古“二次独立”事件中,外蒙古的大量内地商民沦为难民并纷纷逃离,其中库伦和恰克图的大部分难民进入俄国境内,最终被中国政府和东北当局接运回国。对于库恰难民的数量,各种文献中记载不一,结合当时实际以及对文献记载的考证,库恰难民人数应在5万左右。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的山水诗第一次将自然山水当作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对象加以关照,并通过精微的体察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山水之美。由于当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未能对山水诗形成更高的艺术规范,因此谢灵运的山水诗也还未能创造出情景理完美结合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15.
桑结嘉措及其政绩益希汪秋,李征十七世纪初叶,正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纷争扰攘,各种政治力量试图重新分裂、重新组合的前夜,整个社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当时的政治集团大致可分三部份:一是一统天下的明王朝,但它已江河日下,走向急速倾覆的道路;二是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在革命生涯中对于图书资料工作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在革命历程中,始终重视图书资料工作早在1919年,为了充分利用各类图书资料,钻研各种理论,为当时积弱的中国找到一条振兴之路,他与觉悟社的成员一起献出自己的藏书,办起了图书馆。后来,任黄埔军...  相似文献   

17.
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胡适的翻译观。胡适在翻译选本上提倡翻译西洋名著,在翻译用语上主张使用白话,在翻译方法上强调采用直译。指出胡适的这些翻译观点是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结果,既受到当时国内文学革命、西方强势文化等权力话语的支配,也与他本人的诗学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邓中夏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功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中夏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功勋姜平五四运动是本世纪初我国人民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爆发,除了当时国际国内的各种客观条件外,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这就是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立志救国,他们早就为宣传和组织群众作了大量...  相似文献   

19.
墓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土文献,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的宝贵语料。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现行墓志在校点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选取元代墓志为例,通过比照拓片,运用语言学、校勘学、文献学等方法,对其中的校点可商之处进行考辨,以还原墓志之原貌,促进墓志文献的研读。  相似文献   

20.
汉代诗歌"风"意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代诗歌中,"风"成为当时诗人关注的对象.文章试图通过意象理论来解析汉诗中各种形态的"风"背后的隐藏含义,挖掘出"风"意象所包含的浓浓哀愁,体味诗人当时的命运遭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