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僰人酒文化     
我国广大西南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山奇水异,毓秀钟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希世独珍的土特名产,酒,便是其中之一。在四川、贵州相接的地带,形成了一条沿岷江、赤水河伸展的“川黔名酒带”,象一条酒星灿烂的银河,几多美酒,纷纷闪灼其中。然而,“江出于岷,其源滥觞”,今天,尽管大西南的酒文化已经辉煌发达,古老的历史却依然记得它天真烂漫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好奇酒吧 泰国有一家酒吧,门口横放着一个巨型酒桶,桶上写着“不准偷看”。过往行人无不觉得好奇,非要看个究竟不可。于是便将头伸进桶里观看,观看时不仅可以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而且还可以看到桶里写着:“本店美酒与众不同,请饮用”。这一招果然勾起了许多人的酒兴,他们纷纷走进酒吧,一饮为快。  相似文献   

3.
猩猩与贪官     
明代刘元卿的《贤奕编》中,有一篇叫《猩猩好酒》的寓言故事。其大意是:猩猩是非常好酒的动物,猎人便想用酒来诱杀它们。猩猩一瞧见这些东西,就知道是用来诱杀它们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挡不住美酒的诱惑,从而导致了醉酒被捉的下场。  相似文献   

4.
月下     
我不说月光如何美丽,不谈月景如何动人,我单说一首春月歌,君,这阙歌词几乎使我不能言语了。我不晓得这歌应如何去唱,我只看到“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便觉得世间的诗词,没有比这更温柔敦厚的了。尤其末句,写高堂俱亡,虽有美酒而只能浇地以祭,咳,实在伤感...  相似文献   

5.
无酒不成宴。国人素来与酒有不解之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文化占有重要一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些千古绝句,古往今来,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骚客。 如今“酒文化”演绎成了“酒经济”。据统计,建国初期中国酒产量也只有16万吨,其中白酒仅有11万吨;到了1994年酒产量达2331万吨,其中白酒达651万吨;转眼到了1997年,白酒产量高达708.68万吨。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中国酿酒工业利税只有7.79亿元,而从1991到1994年仅三年时间,中国酿酒工业利税达106.67亿元。  相似文献   

6.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林清玄林清玄的一篇《温一壶月光下酒》,将饮酒之高尚向我们娓娓道来。在秦汉时的楼阁把酒望月,或许可谓格调,把元明清时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可谓是另一种情怀了。诗词可以下酒,月色可以下酒,温一壶月光,用朗朗的书声去拜会那些千百年来陶醉于高尚生活的人们,与他们在美酒与美文中相会。寻着林清玄大师的散文,可以品味到这月光与美酒的灵韵。这  相似文献   

7.
1994年,对于中国的酿酒业和白酒市场,无疑是一个困难的年份。由于国家宏观的紧缩、粮食价格上扬等因素,好多原先非常“风光”的大酒厂和名酒一度面临尴尬境地,因而有人称94年为“酒死年”。而江苏高沟酒厂却生机勃发,活力诱人,全年实现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2.16亿元,税利5650万元,分别比前年增长42.9%、70.1%和62%,为酒乡淮阴四大税利大户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兰酒,素有黎家美酒之称,是用黎家特有的山兰糯酿制的酒。它芳香扑鼻,甘甜清醇,闻之欲醉,是黎家待客的上品。黎族作家龙敏,捧献给读者的短篇小说,就象这黎家的山兰酒一样,令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一、用猎人的眼睛观察与反映生活黎家人习惯于把猎手赞誉为标准的男性和“运气”的象征,而把那些嗅觉灵敏,目光锐利的人称誉为“猎人的眼睛”。如果用“猎人的眼睛”来称誉龙敏,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正是由于他有一双“猎人的眼睛”,所以他能够在黎族人民的平凡生活中,猎取具有民族色彩的生活浪花,而且总是从这些细小的生活浪花中,折射出时代的信息,表现出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距离福建省福州市不过数十海里的地方,有一群岛名曰“马祖列岛”,其包含南竿塘、北竿塘、高登岛等十余个岛屿,是台湾海峡西北方的一串珍珠,也是长期以来因盛产“八八坑道”高粱酒而享有酒乡美誉的岛屿。因南竿塘上的马祖澳而得名。“马祖列岛”群岛罗列,面临闽江口、连江口及罗源湾,以地质、古迹及沙滩闻名,此外,尚有遍布周遭的大坵、小坵、高登等20多个小岛屿,也是夏季时分最适合赏海鸥的地方。而闽东文化、自然生态、酒乡传说、战地文化和美食海鲜都是马祖的特色魅力。  相似文献   

10.
秋蕊香     
一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欢难偶,谁共一杯芳酒。朱栏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此为别离之作。上片写庭院池塘清荫渐浓,临近暮春时节,春去了,心上人儿也离去了,过去的欢情难再相续。从此与谁共饮一杯美酒呢?“清阴”:清荫,树荫。“欲就”:即渐密,渐浓。“芳酒”:美酒。前两句借景铺垫别后孤独愁怨之情,渲染情绪。后两句从写景转移到写人,由写人进到写伤情。下片写雕栏玉砌依旧富丽堂皇,然人儿已离去。记得曾经携手之地,如今睹物伤情。然而两情若果真心实意,则不必计较别离的久长,…  相似文献   

11.
黄员外 《社区》2014,(17):40-40
假如您腰包干瘪,却嗜酒,但运气够好,穿越到了宋朝,也许花费几文钱,就能喝到爽。在宋朝,有一种叫“关扑”的购物方式很流行。比如您想买酒,店主把一瓶酒作为赌注,您掏钱作为赌注,钱数当然远低于这瓶酒的市价。然后开赌,店主拿出八卦盘,飞镖。八卦盘就是在一个大圆盘上画六十四卦,每一卦上贴只小动物图像。隔着一定距离,您手拿飞镖,瞄准,向高速旋转的八卦盘投掷。假如您很幸运,一下子就扎中了事先约定好的动物,恭喜,这瓶美酒免费归您享受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酒源远流长,文化绚丽多彩,在中国各民族酒的文化中,彝族酒文化是一枝独具特色,散发着“令人难忘的奇香”的鲜花。彝族的“坛坛酒”是以玉米、高梁、荞籽等杂粮配以多种草药酿制而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不但能充饥解渴,抵御寒冷,还能舒筋活血,维护身体健康。同时,酒在彝族人民政治、宗教、民俗、审美等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功用。研究彝族酒文化,也是发掘彝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宴亲朋好友,畅饮菊花美酒,互祝健康长寿,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俗。一些大型工具书和权威评述,却形而上学地把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成待到重阳日来观赏菊花,不仅背离了诗人的原意,也有悖重阳佳节饮菊花酒的传统内涵。文章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一名句,作重新探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酒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发展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自从酒问世以来,便成为人们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历代诗人和作家,借酒抒怀兴叹者,不计其数。三国的曹操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唐代诗人杜甫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借酒表达了对诗友李白的怀念之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更是把离别情绪用酒作了淋漓的表达,使诗人感情充沛地抒发为人之情、为己之情、为国之情。所以,酒是诗人的乳汁。由于酒兴,才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因此,可以说无酒便无诗了。酒写入诗,是酒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一种应用价值的反映。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酒是文化中的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逶迤雄峙、依山而筑的南京城垣中.在石头城一段有一大块椭圆形石壁,似有额、眼、口、鼻,凹凸狰狞,状如“鬼脸”。所以南京人又称石头城为“鬼脸城”。民间传说,最先筑城时,这块“鬼脸”石肆无忌惮,越长越大。后来人们在附近掘了一池“镜子塘”.“鬼脸”照了“镜子”。从塘中看到自己尊容的倒影,自觉丑陋,便不再膨胀了。  相似文献   

16.
释"酒"(上)     
本文选取若干与“酒”有关的汉字进行字形字义分析,这些汉字都内含构件“酉”,可见“酉”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全文将这些汉字分别隶属于酒的源头、酒的酿造、酒的品类、酒的功用、酒的价值、酒的敬奉六个部分加以论析,梳理了“酉”族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蕴涵的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半年前我乘巴士在法国乡间旅行。一次,汽车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10分钟。闲着没事儿,我便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餐馆十分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以及咖啡和美酒。我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不卖汤。”  相似文献   

18.
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看来,六经乃圣人的“写心之书”。圣人之心与我之本心不异,如能照自己的本心天德去做,便是真能发挥六经者。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人生第一等的学问。因此人应致力于道德实践,成就完美人格。果能如此,六经便成为自己的注脚。陆九渊无一部经学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相似文献   

19.
娱乐世界     
童言无忌 两个顾客走进一家酒店,看到一个小孩子在那儿卖酒,掏钱便买,不料这小孩却抱住酒坛不放,嘴里还嚷着:“这坛酒不卖,我爸说还没掺水哩!” 左右为难 “我该怎么办呢?”一个 想结婚的年轻人对他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唐·曹邺《对酒》:“爱酒知是癖,难与性相舍。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