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组成我党健康肌体的基本细胞,党的每一个支部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党的战斗力才能提高。我党历来把支部建设看成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谈谈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我党成立初期的反腐倡廉建设、建国初期的反腐倡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对我党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推进我党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前后,超过1600名中国青年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他们在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等地通过各种形式"勤于作工,俭以求学"。其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列主义,成立了各种革命团体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了勤工俭学生和华侨、华人的反帝爱国民族民主运动。还有一些同志,通过其他途径参加了中共旅欧支部的工作。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中共旅欧支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革命领袖。他们先后回国,投身于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党史资料征编工作者,近年来笔者有幸从陈声煜烈士家中保存的革命遗物中,发现四期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旅欧周刊》。这四期《旅欧周刊》是:1921年5月21日出版的第80号,1921年7月9日出版的第87号,1921年7月16日出版的第88号,1921年8月6日出版的第91号。陈声煜是第十五届旅法勤工俭学生,与周恩来、傅钟、郭隆真、张若茗等系同届同学。上述四期《旅欧周刊》是烈士旅法勤工俭学期间,从法国寄回湖北汉阳城内老家(三槐岭37号,今武汉市汉阳区棉花街81号),供家中亲属阅读的。据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辑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介绍:《旅欧周刊》为旅欧华人团体——旅欧周刊社——编辑出版的四开张华文周报,每星期六出版一期,每期四版一张,在法国巴黎编辑发行,1919年11月15日创刊,主编为周太玄(后改为愚公担任),主要撰稿人有李石曾、王光祈、曾琦、华林、愚公等人。该书编者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共党史展览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一九二四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员在巴黎的合影。其中除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李卓然等同志而外,还有穆清同志。 穆清同志于一九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四年下半年转苏联学习,一九二六年初回国,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调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一九二八年夏回四川,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长、代理  相似文献   

6.
1920年12月到1924年7月,周恩来在旅欧期间,深入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人运动,“推求比较”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积极参加留法勤工俭学的革命斗争,最终确立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旅欧共青团和旅欧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是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他在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三篇关于统战与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文章,为知识分子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首先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份”的著名论断,深刻论证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有“导夫先路”、开启先河的作用。周恩来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始终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子,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知识分子的进步和提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建设对于搞好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把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党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一是选好支部书记,搞好支部班子建设;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抓好支部的思想建设;三是积极推行目标管理,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四是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促进支部的作风建设。加强支部建设,关键在领导;要采取有力措施,使支部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我党对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开创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蔡和森(1895—1931),学名蔡林彬,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他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常人们总是注重蔡和森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在理论上建党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而往往忽视了他在研究中共党史方面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其实,早在1926年上半年蔡和森任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团长时,就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作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后经向警予同志整理,油印成册,从而这一宝贵文献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研究共产党历史的著作。1927年9月22日,蔡和森在中共顺直(河北)省委改组及其各  相似文献   

11.
《斗争》(西北版)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主办的机关刊。该刊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刊发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与决定,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文章,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支部建设应重点做好动员群众、培养支部独立工作能力、开展好支部的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该刊虽存在时间不长,但为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今天办好党刊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从严治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因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新时期高校党支部建设必须贯穿从严治党要求,立足于高校党支部的本质属性和职责定位,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合上不断提升其科学化水平。新时期高校提高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应从高校党支部的本质属性和职责定位出发,以加强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思想建党要求;以完善支部制度体系和增强制度执行力,落实制度治党要求;以加强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保持和提升支部及其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我党对军事战略转变的认识张亚斌抗战初期,我党根据当时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向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的军事战略转变。这一军事战略转变,对于实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迅速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官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党执政成效的高低。目前,我党官德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糊涂认识和盲区。因此,我党要及时认清官德建设盲区,找出问题症结,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走出误区,以增强官德建设的有效性,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同志高度关心重视青年人的成长成才问题,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青年科学的、系统的思想理论观点和体系。从南开求学时期开始萌芽,到留学日本、旅欧期间初步形成,再到旅欧归国、解放战争结束时期得到发展,在建国以后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周恩来青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周恩来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青年进步的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将引领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教研室党支部现有党员6人,支部所在教研室共有教师7人。近年来,除担任全校2000余名本科生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任务外,还担负了相关选修课和部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在科研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个集体之所以“特别精干,特别能战斗”,是与支部注重抓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分不开的。一、持之以恒,从基础和常规工作着手,抓支部建设为了搞好支部工作,促进教研室建设,支部重视从基础和常规工作入手抓党建工作。《一)坚持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支部非常重…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从经济上摧毁了旧社会政治关系的基础,颠覆了我国乡村社会传统的政治格 局和秩序,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 年)四川绵阳的史料为基础, 借助政治社会学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国社会变迁,探讨我党确立执政地位的历史逻辑。新 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通过政治动员,成功地让农民形成了具有明确指向的阶级意识,积极投身到群众运动之中。同 时,“公审斗争”和“没收赔罚”彻底摧毁了地主的权威,农民由此掌握乡村的话语权,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我党通过 干部整训,着力培育造就新的基层执政者,实现了乡村权力关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8.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在党成立初期就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特别是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他响亮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为党制定革命总路线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量心血 ,并当选为旅欧共青团和中共旅欧支部法国组的第一任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我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党对文化建设历史地位的认识;我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标志着我党找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中国文化建设与世界开展文明对话,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