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问题.当转移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转移会减少农村总产出.通过模型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社会整体产出的影响,从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应有合理规模的视角,对四川省这一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大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川农业产出随转移数量变化呈现出分阶段特点,分析认为2004年是转折点,转移规模达到了合理水平,此后增加的转移量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建议四川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应得到合理控制,以确保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模型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现代化和工业化要求剩余的劳动力必须从传统农业转移出去 ,否则 ,二元制经济结构无法根本改变。刘—费—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是发展中国家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可供选择的模型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在这两个模型中进行选择的问题 ,根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实国情并综合其它因素 ,单纯选择刘—费—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中的一个而否定另一个是不合适的 ,应根据现实国情 ,对两个模型综合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有许多观点和政策值得进一步推敲。其中“转移”内涵及统计范围比较混乱,需予以澄清。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多的原因,涉及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需求以及与这二者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城乡就业分治的依据不足,不宜作为政策继续实施。农业劳动力自发转移具有合理性,形成农业劳动力市场,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应限制其消极面。解决转移问题的出路是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管理理论模式,并采取配套的战略管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渊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渊源 ,并根据有关理论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等举措对于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宗族网络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借助OLS和Probit模型,探索了农村宗族网络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并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了两者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宗族网络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积极影响;宗族网络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性别和家庭规模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正式制度在宗族网络与劳动力转移间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社会保险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待遇可携带型差,反而减弱了宗族网络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正向影响,而商业保险弥补了社会保险的不足提升了宗族网络对劳动力转移的正向影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传统宗族网络关系的现代生命力,在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基础上,开发更多针对流动人口的商业保险,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四元特征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四元市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贡献,从而可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四元劳动力市场出发,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非农产业和城市非正规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力论,是对牵引和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经济力量的探索和认定,旨在把握我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加以合理调控。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力论提出的依据及认定  相似文献   

9.
首先应说明,本文所指的农业劳动力是狭义的,仅指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而不包括从事林、牧、渔业与农村工副业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下简称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流向非农业部门。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明显可以看到这么一种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总是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1986—2005年的经验证据,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1986--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于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农业机械使用增加,显著地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第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土地出租短期化,土地改良投资小,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肥力下降,引起了农业产出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永川市的农业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耕地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和因科技迅猛发展城镇第一线职工需求量减少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经典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认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但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影响机器的采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规模、方式和方向都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对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在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土地政策各不相同,他们各自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自身的特点,应对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使政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遵循转移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自身特点,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对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土地政策各不相同,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有自身的特点。对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应予借鉴,教训应予吸取,使政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既要遵循转移的一般规律,有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拘泥于此,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5.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存在,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多样性,本文据此把我国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区,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面板数据,通过DEA-E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财政支农水平、劳动力质量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农业受灾率对农业生态效率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正向促进效应,门槛值为39.735 9%,这一促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有所削弱。据此提出,应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劳动力短缺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现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转移,其表现形式包括数量短缺转移和质量短缺转移。短缺转移的结果使得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抛荒、农地粗放经营,并严重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提出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推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手段,抑制农业劳动力短缺转移,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论证农业现代化、劳动力转移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并检验劳动力转移在农业现代化对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均能显著促进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其中农业现代化既可以直接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也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间接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直接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而非粮食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挖掘劳动力转移潜力,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有效缓解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恒新的问题,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例较高,虽然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仍是制约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下大工夫,要坚持抓好基础义务教育工作,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机化率和良种普及率,同时应转变思路,在努力培育劳务市场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农业劳动力主动性转移的必要性及其有限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教育是放大主动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在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问题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应建立自动排除低素质劳动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