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仅民族概念使我们头痛,更重要的是译名不统一。民族理论工作主要根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还有摩尔根《古代社会》三本书。但三本书的译名不统一。最近出版了马恩全集四十五卷,其中又将《〈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修整出版,可在译名上还是不统一。  相似文献   

3.
郭佳 《民族学刊》2019,10(2):79-86, 122-124
战国时期,滇青铜文化于云南滇池水域滥觞,原始艺术的创作者在青铜冰冷坚硬的材质上,传递出了一个古代民族社群的生命意识,在没有文字的古代滇国,数量巨大的青铜器物像成为对其社会文化景观的一种民族志式的深描。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通过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的方法来阐释滇青铜图像艺术以及创造这些特殊象征符号的社会行为,以艺术的形式来诠释古代滇国社会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在已发表的研究傣族古代社会历史的论著中,都一致认为古代傣族是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出现过奴隶社会的。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傣族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家长奴隶制以后,由于本身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没有发展到奴隶占有制阶段,形成奴隶占有制社会,就向封建社会过渡了。  相似文献   

5.
古代苗族社会的经济发展苗族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曾经过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再逐步进到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根据现有的史料和一些苗族古代传说,大致可以看出它发展的粗浅的轮廓。从后汉书记载有关“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到,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苗族在内)在原始社会时期,曾经有过图腾崇拜的信仰。直到晋代这种  相似文献   

6.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利用自然条件技术和手段相对有限的古代。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并不优越,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特别是在瘴气广泛分布的古代,在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情况下,对瘴气的认识更是成为对壮族地区的地域和族群歧视。地理环境对壮族古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集中表现在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木炭种类繁多,它们的生产和应用,不仅关乎古人的取暖,更关乎古代冶铜、冶铁业的兴起,甚至,还关乎古代墓葬型制、雕塑、制墨等领域的流变以及医药、化妆、生物防治等行业的发展.透过它,可以更清楚地窥见中国古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古代蒙古社会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散见在"约孙"(习惯法)、<大札撒>(成吉思汗法典)、元朝典章制度和北元时期的蒙古法典之中,其保护的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由于古代蒙古社会是以动物为中介,以人、自然为要素而构成的,法律特别重视对动物,尤其是家畜--马的重点保护.宗教因素曾经引起古代蒙古社会的生态规范的部分嬗变,但其生态保护法的精华部分仍被明清民族法制继承下来.  相似文献   

9.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古代蒙古社会性质,符拉基米尔佐夫在《蒙古社会制度史》一书中对兀纳罕·孛斡勒作了有价值的探讨。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这不仅因为兀纳罕·孛斡勒人数众多,而且正是他们构成了古代蒙古社会生产的基础。但迄今对兀纳罕·孛斡勒的研究仍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封建社会牧奴的前身,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部落奴隶,从而对古代蒙古社会性质作出各不相同的结论。笔者认为,正确了解兀纳罕·孛斡勒的性质,是科学阐明十一至十三世纪初蒙古社会性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前言在探讨氏族制度或尚处于氏族制度之中的各个生活集团的状态,即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时,我们常常感到困惑。从原始部落社会和像古代希腊、罗马那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组织中,是难以简单明了地概括出其类型的特征和基准的。在探讨这些问题时,人们往往反复引用《古代社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东北古代各族社会性质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6月7日至10日在沈阳召开。会议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辽宁大学、辽宁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北京、内蒙古、河北等省市自治区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史的有关专业人员及报刊、出版等部门的代表共八十余人。会议自始至终坚持了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从与会同志的发言和提供的论文来看,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东北古代民族的社会性质。其中:  相似文献   

13.
古代蒙古族的思维与萨满教洪玉范文化是构成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的依据。古代蒙古人则以萨满教的教理作为遵循的精神力量和衡量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本文就萨满教与古代蒙古人的思维的心理文化作_.一探讨“1.遵天意的思维观在古代蒙古社会政权领域的体现。萨满...  相似文献   

14.
论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的纹身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纹身是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心理特征的一种外在表现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寓含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蕴,孕育出很多与纹身相关的风俗文化事象。从古代美学的角度来看,纹身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装饰艺术形式,是古代民族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葩。本文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考证和探究了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纹身艺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古代鄂伦春族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继采取"穆昆"制和"乌力楞"以实现对族民的有效管理。随着清王朝强化对鄂伦春族的政治统治,清政府开始在鄂伦春地区强力推行路佐制,最终形成"穆昆"制、"乌力楞"以及路佐制相互支撑、互助共存的局面,使得古代鄂伦春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更加多元,社会管理形式更加多样,为维护鄂伦春地区的社会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民族历史研究工作者曾对僮族,瑶族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尢以今年七月间,广西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僮族、瑶族历史科学讨论会,更为深入。现将以往讲座的几个主要问题,综合介绍于次:关于僮族古代社会性质问题对于僮族原始社会何时崩溃,是否经过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何时确立、土司制度的性质等等问题,民族历史研究工作者们的意见,尚有分歧。主张经过奴隶社会的同志认为,研究僮族古代社会,要注意东方奴隶制的特点。僮族古代社会发展不平衡,直到十一世纪中叶,还存在三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身份制社会.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礼有等差”思想的指导下,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礼仪规范引入到国家法律制度层面,使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礼法合一”的特色.服饰制度是中国古代礼俗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在许多朝代制定的法典中大都设立了关于服饰制度的篇目,对社会各阶层冠冕服饰的形制、颜色、图案、质地等加以规定和限制,对违犯服饰法律制度的行为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民以食为天,然而饮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的高低。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北宋是相对富裕的王朝,其国都东京城的市民阶层的饮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市民阶层饮食水平最高峰的历史时期。《东京梦华录》一书是本朝人以回忆的方式所撰写的本朝历史,其中记载的市井饮食可以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突厥语民族和汉民族的禁忌语与委婉语比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厥语民族和汉民族的禁忌语与委婉语比较初探●王菲语言似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的魔力,它不仅帮助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进行有声思维,而且能唤起各种想象。于是,禁忌语和委婉语便应运而生。禁忌是古代社会中原始信仰的遗存,是由于人们对不理解的神秘力量的...  相似文献   

20.
著名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西方民族学进化学派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古代社会》(1877年)一书,迄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马克思在1880年认真研究了此书,并作了详细笔记,即后来出版的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4年恩格斯根据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的批语,写出伟大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此摩尔根的民族学理论在世界上就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摩尔根的民族学理论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百余年来,在世界各地又积累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民族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