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台湾与四川均属于典型的移民社会 ,但由于政府对两地移民政策的不同 ,导致两地移民社会发展形态呈现一定差异。在台湾与四川移民社会中的闽粤家族发展即是例证。台湾家族发展较慢 ,基本上以先地缘后家族模式发展。四川家族发展颇快 ,基本上是地缘与家族组织同步发展。但互利性的合同式家族是两地移民家族发展的共同特征 ,移民社会的家族发展与故土均发生过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家人移民的儿童超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严重困扰着许多等待移民的家庭,由于年龄超过规定的21岁,许多在等待移民审核的孩子,在父母获准移民时,不能以未成年子女的资格随家人移民来美,而不得不两地分隔。这种现象,成为许多移民家庭长久的伤痛。  相似文献   

3.
岱山与定海一海之隔.从表面看两地方言差异并不很大,但岱山人与定海人的口音相差却较为明显.通过对岱山话与定海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比较,确定这两地方言声调及连读变调的差异性质,并从舟山群岛明清时期海禁、展复及移民史的角度阐释其成因,从与来源地方言比较结果来确定岱山方言声调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4.
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向东北移民贯穿清代始终.移民潮初期以避灾祸、战乱等非个体因素占主导地位,但从19世纪中期以后个体因素增加.鲁人"闯关东",密切了东北和山东的联系,两地优势互补,既促进了东北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当地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人最近几年在政治生活中十分活跃,不论是参加竞选还是公民投票,都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的突破。与父辈的华人相比,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参政的萌芽阶段。但是,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华人在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参与方式上有显著差别。通过利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移民居住国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对移民政治参与的影响,从而对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华人参政程度不同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民主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当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利益动机时,华人会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进程中。纽约和洛杉矾两地华人参政的不同是由两地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构架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资本及其生计策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脆弱性背景下,移民五大生计资本、民族文化传承及制度政策环境影响移民生计策略,移民的脆弱性感知对其生计策略有调节作用。对四川、云南两地移民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社会资本同质性强,民族语言、习俗保存较好,但生计资本总量不足,人力资本极其短缺,自然资本较搬迁前明显减少,务工收入成为其金融资本的主要来源,不同生计资本变化的组合导致不同的生计策略。应关注移民中的弱势群体与弱势生计资本,加强下一代移民职业教育,提供正规发展资金扶持,加强医疗保险救助,促进文化之美的少数民族可持续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7.
川滇黔边区的革命斗争是红军长征史上的辉煌篇章,而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是川滇黔边区革命斗争实践的群众文化产物。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用艺术形式反映了红军是边区人民革命觉悟提升的引路人,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石,诠释了边区人民的利益是红军革命斗争的价值诉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传承和弘扬川滇黔边区群众口头诗歌蕴含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8.
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播在川滇黔边区的革命种子.它在川滇黔边区二十多个县境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两年内牵制了近十万敌人,有力地配合了红一、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分三路向川南开进,拟从泸州上游渡过长江,到四川西北地区协同红四方面军实施总  相似文献   

9.
水库贫困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因居住空间强制性位移而发生断裂与重建。通过对丹江口水库移民S村的个案研究,对水库贫困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及生成逻辑进行考察。首先,水库贫困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未能完全从迁出地“脱嵌”,亦未能实现在迁出地的完全“嵌入”,呈现出“半脱嵌”于迁出地和“半嵌入”于迁入地的实践样态;其次,水库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样态的生成因由包括因空间隔离而产生的社会交往的“两地化”、因社会隔离而产生的社会交往的“标签化”以及自我隔离所产生的社会交往的“内卷化”等三个层面。最后,基于对水库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实践样态及生成逻辑的考察提出“关系贫困”的概念,认为水库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处于一种低层次水平,关系资本的存量较低,水库贫困移民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致使其自身缺乏改变贫困的社会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清初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进行了分析考证 ,考证出陈鼎文中所称“滇黔龙宣慰土司”为清代贵州普安土州同龙氏土司 ,其族属为彝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团结、价值整合、文化繁荣、制度健全、行动一致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梳理总结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是首要前提;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意识形态调适力是核心要求;坚持立破并举,提升意识形态批判力是关键支撑;坚持资源整合,提升意识形态传播力是重要保障;坚持人民导向,提升意识形态号召力是价值牵引。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总结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意识形态工作新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喧嚣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全面展示了其思想艺术倾向和纯熟的创作技巧。这部小说巧妙地运用了多角度叙述方法,并将这种叙述方法与意识流和象征手法相结合,从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四个不同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刻画了美国南方一个古老家族的衰败,再现了南方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了南方旧秩序瓦解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自古以来为地震多发区.对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地震(M≥4.7)进行历史性的考察,细致分析地震次数与地理分布,可知云南地震地理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地震强度大,给云南民众造成严重的损失与危害.对此损失与危害,地方政府与民间相应采取多种赈济措施,以减轻地震灾情.  相似文献   

14.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CRM与交叉销售在美国金融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RM和交叉销售作为创新的营销方式,为提升美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阐述了CRM和交叉销售在美国的兴起、发展、成效和问题,比较研究了中国金融业应用CRM和交叉销售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指出:在中国,无效的客户数据、傲慢的自我意识、客户的有限需求、滞后的法律规范、隐私的商业使用可能会影响到创新营销方式的运用。而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政府也会调整对交叉销售的管理政策,因此,CRM和交叉销售在提高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培育客户忠诚等方面的潜能也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明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贫富差距空前加大.这种社会存在影响了社会思想意识.一方面工商皆本等标志着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宝贵思想产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崇拜金钱财富的思想也恶性泛滥起来.这造成了明代经济领域诓骗窃夺现象的空前盛行,这种社会现象广泛地发生在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实行诓骗窃夺之人,采用的手段多而狡猾、残忍.面对诓骗窃夺的严重危害,明朝政府、各阶层人士、特别是有社会责任心之知识分子,进行了多方面的防范和斗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汉句子主语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主语不同的特征和用法。英汉主语使用的对比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天人关系问题是一个与哲学和管理都具有密切关系的一般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探讨了中西对这个一般问题的不同的哲学回答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中西 2种不同的管理价值取向 ,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信息资源生产与使用的社会化,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实施文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家族式的书法传统肇始于东汉中期以后,父子、兄弟相承授者不乏其人.魏晋时期,这种书法传统发展到了顶峰,其形成与士族注意家风的培养和家学的传承有关.魏晋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上的主要贡献有四:士族身份对书法的传播有重要促进作用;纸笔等书写工具在士族间的使用,对书法的传播有直接推动作用;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中曾经引领潮流;其时的书法理论著作主要产生于世家大族之中.从同为士族的河东卫氏与琅琊王氏的书法比较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大胆创新,如此方能适应艺术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