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动态环境下,家族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应用动态能力对家族资源进行有效的适应性更新,而家族资源更新的主线是家族企业的理性演进,即将理性的系统、过程与方法广泛运用于家族企业的家族资源管理中。基于李锦记集团与李宁公司这两个家族企业案例,具体剖析家族企业如何从企业主的创业企业分别演化为"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家族企业"与"所有权与控制权共同治理的家族企业",以及异质性家族资源如何影响家族企业的理性化演进。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我国当代家族企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家族企业在初创阶段所具有的优势逐步转化为劣势。通过对家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家族企业实现企业制度变迁、走社会化发展道路是顺应历史规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4.
华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华人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 ,结合家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引述众多著名学者的研究 ,概略性地探析了华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内部两权分离:路径与治理——基于百年家族企业香港利丰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族企业内部两权分离源于所有权继承与控制权继任的分离,分化出家族股东和家族经理两种角色.以往的研究认为,华人家族企业不能发生内部两权分离,而该研究对百年家族企业香港利丰的案例分析却发现,冯氏家族企业在跨代成长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内部两权分离,但因缺乏相应的家族治理机制,内部两权分离是短暂和不稳定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从理论和案例分析中可以给出的探索性结论与假设是:家族内部两权分离有着不同的路径方式,其稳定性才是影响企业跨代持续成长和持续创业的关键;家族内部两权分离将导致复杂甚至严重的代理问题,如不能建立有效的家族治理机制治理内部代理问题,家族企业内部两权分离将难保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张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代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 ,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但是 ,审判实务中有的代理人没有获得代理权 ,却代理他人进行诉讼 ,导致法院的审判活动发生错误 ,使法院的裁判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本文以审判实务中发生的两件案例为引子 ,对代理关系成立、以及如何审查代理人是否取得代理权进行探讨 ,并建议制定代理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族文化与家族企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族企业大都实行家族制管理。家族制管理在家族企业初创期,有其相对的优势,但其不利于家族企业成长。中国家族文化决定中国社会的家族信任多于社会信任。基于特殊主义的家族信任进而又阻碍家族企业的成长。家族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基于普遍主义社会信任的不断融合社会资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及家族企业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了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通过分析认为,家族企业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家族成员间生产与生活、经济与社会双重职能的复合。从性质上看,家族企业是不断演变的,并反映特定家族经济利益和家族伦理的社会分工组织。 相似文献
9.
儒家家庭主义与日本家族企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1,(1):42-46
儒家家族主义,崇尚以家庭为本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在家庭内就是要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家庭或家族利益。日本的家庭企业,从文化、伦理道德层面看是儒家家族主义在企业经营模式上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终身雇佣制”等五个方面。在对它的探讨时,还应注意家庭企业是否存在超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有何影响诸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永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在现代私营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相对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势。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极其活跃的力量,大部分家族企业已经或即将面临下一代的继任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的意义,分析传统的血缘继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接班人的选择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产权角度出发,研究家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以家族产权、财务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为基础构建家族企业产权治理的动态模式,分析家族企业产权治理模式的演进,那么初创期宜采取家族产权主导治理模式;成长期宜采取家族产权与(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协同治理模式;成熟期宜采取家族产权、(外部)财务资本产权、(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协同治理模式。家族企业融资应该是"家族资本"、"员工资本"、"社会资本"三位一体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花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50-54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难应对的挑战之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实质是控制权的传递。文章通过对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传递因素和传递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家族企业在控制权传承过程中应通过放缓传递速度、采取分层传递方式、建全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四个方面以减缓家族企业代际传递过程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是迄今为止最普遍流行的主流企业类型,它促进了社会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主要发动机,但学术界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作者在阐述家族企业研究的重要性的同时,着力对家族企业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了家族企业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期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律对妇女家庭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普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95-97
张家山汉简有不少关于女性立法的内容,结合简牍和史书中所记载的律令和案例,从女性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阶段探究了汉律对妇女家庭财产权的保护,并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田昆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2):81-87
从产权会计学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内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产权会计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产权会计学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股份公司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主体形态。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所有权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内核,而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外在形式和股东权利的实现机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公司在股权结构和经营权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安然事件”后公司治理机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引导农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根据诺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对现阶段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下交易过程产生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第一,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在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监管的法律制度。第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在供求机制上,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创建多种形式的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办法,以激活供给侧。在竞争机制上,建立土地价格评估机制,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第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会影响PPP项目控制权的实际配置,但鲜有学者量化分析关系治理与控制权的关系。开发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量表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治理、控制权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信任和承诺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整体上与项目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之间增进彼此信任,并恪守承诺有助于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提升项目绩效。(2)合作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沟通与社会资本的产品(服务)定价、特许经营期和收益分配的控制权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通过协调合作、密切沟通,提升项目绩效的关键路径并不是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因此,政府应基于公私双方的信任、承诺、合作和沟通的关系情景,动态调整授让给社会资本的控制权结构,以便有效发挥关系治理和控制权配置协同改善PPP项目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司的治理结构不仅是公司领导机构的组织形式,而且是公司产权关系人格化的体现。本文结合一些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实践,从产权关系上对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及监事会的权益、职责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其人选和运作方式作了论述。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论证分析后认为:国有产权人格化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黄爱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33-13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在走向权利的时代,现代乡村治理应当以人权作为价值基准,以人权保障来化解乡村治理危机,并以此推进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促使乡村和谐秩序形成,促进乡村社会文明发展,进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