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另一角度理解他的刻薄 如果你的同事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认为他是对你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地争论什么才是对错要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你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敌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本文考察了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深入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5.
7.
8.
9.
我喜欢在屯溪老街上散步,特别喜欢在年三十的晚上,很静的,一个人在老街上独享昏黄的街道、关闭的店门、干净的石板,深深地吸进幽深的味道。现在,这种感觉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老街的亮化工程,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变成了历史。老街,变成了没有感觉的“老街”,变成了喧哗的场所,在彩灯的映照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风险刑法旨在应对后现代社会或后产业社会中的新的危险源,肯定刑法的扩张和早期介入。然而,此种刑法观有轻视传统刑法保障人权之危险。风险刑法之适用有其限定之前提,即原子力刑法、化学刑法等为确保社会安全之必要应进行事先应对的若干领域。因此,其与传统刑法的能动关系可整合在“三角洲”模式里。另一方面,敌人刑法观与严罚主义思潮如出一辙,旨在应对恐怖主义或有组织犯罪群,把这类犯罪者视为社会的敌人而排除在社会之外。法治国家刑法与刑事程序法所保障的自由保障设施并不适用于这些共同社会的敌人。显然,敌人刑法作为刑法理论登场正是始于对法与爱的理解的欠缺。爱的刑法的任务在于,洗刷因犯罪而变得肮脏的人的本性之残渣,挖掘隐藏的爱的潜在力,进而唤起对于罪的羞耻心。 相似文献
13.
今年十月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回顾五十年前的这场战争很有意义。毛泽东曾经用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又是“铁老虎”的形象比喻 ,阐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策略原理 ,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当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 ,严重威胁我国安全的紧要关头 ,毛泽东就是运用这一战略策略原理 ,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战略上藐视敌人 ,敢于战胜世界头号帝国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成为帝国主义阵营最强大国家 ,它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到处… 相似文献
14.
耿希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00-102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考察小学一、三、五年级共128名7—11岁儿童在不同朋友关系条件下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朋友关系条件下儿童分享的内部动机。结果发现:(1)一至五年级儿童无论是朋友间还是非朋友间的分享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好朋友之间的分享高于非好朋友之间的分享;(2)一至五年级儿童同好朋友的分享行为大多出自个人功利的动机,同不是好朋友的分享行为大多出自遵守规则的动机;(3)同好朋友分享时,小学儿童考虑个人利益的分享动机显著高于非个人利益的分享动机;同不是好朋友分享时,儿童考虑利己与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