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按照现代宇宙观对西方演化经济学诸流派进行创造性综合并建设中国崛起的国民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的两项重要工作,这种工作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经济思想史中的许多重要流派。德国历史学派的宗旨与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战略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不仅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先驱,而且在19世纪下半叶对推动德国崛起并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经济学在主体上与德国历史学派都是同一种哲学传统和经济学传统的产物,而这种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和开创中国经济学研究传统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历史-伦理"方法,揭示制度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把理论、历史与政策融于一体的研究框架是熊彼特曾称之为"施穆勒纲领"的主要内容.施穆勒纲领经过新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桑巴特、韦伯、斯皮索夫等人发展后,对熊彼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也对美国老制度学派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为演化经济学最重要的两个流派,新熊彼特学派和美国老制度学派在德国历史学派中有其起源.施穆勒纲领虽然是一种朴素的和直觉上契合了现代宇宙观的原始形态的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但它却强调了现代演化经济学发展中所忽视的伦理要素和欠发达经济等问题,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如何减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排斥已经成为演化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因此,重新认识作为演化经济学先驱思想的以施穆勒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演化分析方法及其主要来源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演化经济学是以有限理性假说为基本范式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有三个标准:本体论标准、反还原论标准和生物学类比标准,它所采用的是个体群思维方法并强调心智在分析中的作用.经济演化思想主要来源于制度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演化理论,这种分析范式使经济学对于现实世界的描述更为准确,从而奠定了现代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评纯粹法学说和它的创始人凯尔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法学流派很多,有所谓“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连带关系法学派”以及现代的“规范法学派”。在现代资产阶级规范法学派中,凯尔逊所创立的“纯粹法学说”是居首要地位的一个流派(也叫“维也纳学派”,因为他191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跟随他的人都毕业于这一大学)。它以所谓法的纯粹性和客观性来掩盖资产阶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次授予以来,已有二十一届共二十七位欧美经济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或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或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为推动经济学的现代化做出了独创和奠基性的贡献。授奖的范围从横向上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大部分,从纵向上包括了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个层次,从流派上涉及剑桥学派、奥国学派、瑞典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欧美经济学众家之说。该奖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走向。本文通过对获奖者的贡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以补充按“微观+宏观+流派”的模式来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之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年代,由于既不能科学地解释“滞胀”现象,又不能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滞胀”困境,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受到了严重打击。由此,应运而生了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本文将在简单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并分析两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新古典经济学居于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新古典经济学是主张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  相似文献   

7.
供给学派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着眼于需求的凯恩斯主义不同,供给论派提出了着眼于供给的医治资本主义痼疾的“新方案”,因而受到陷于“滞胀”困境而急于寻找出路的美国垄断资本的青眯。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就主要根据这一学派理论制订经济政策,搞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代史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进步主义史学、新保守主义史学、新左派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史学等四大流派。美国现代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实用主义、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三种鲜明的特点。美国现代史学每一学派的兴盛与衰落都是和美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分不开的,每一学派既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美国历史发展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发明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但也产生了诸如史学研究“破碎化”、缺乏统一的课题等问题。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史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开始重新提倡史学的综合性和叙事性。  相似文献   

9.
商庆军 《北方论丛》2005,(3):140-144
“大萧条”以后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其后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使凯恩斯主义走向没落。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过程中,更广泛的社会意识、“新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经济理论在综合化与社会化方面不断走向深化和广化。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学派与制度经济学:能否架起沟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边际革命的背景,因此在一段时期里,奥地利经济学被认为只是一个以不同的语言表述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内容的经济学流派(前者是以文字语言表述,后者是以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一说法一开始就未得到奥地利学派的认同。在20世纪30年代与运用新古典方法的支持计划的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争论中,奥地利学派的领袖人物澄清了他们与新古典主义的区别,这标志着他们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真正决裂。如一些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所言,在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的经济理论中,边际效用原理也只是其经济分析所附带产生的,而不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新质生产力”思维概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范式,运用于对新时代新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对于“人”的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认识论和逻辑自洽性意义。“人”的概化,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人与人的关系,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新质生产力经济学思维所概化的“人”,从“经济人”“组织人”演化产生了“智能机器人”。当新质生产力研究接受数字化人工智能的经济学思维时,主流经济学将发生颠覆性的范式变革。对生产力的“质态”关切,超越对生产力的“量态”关切,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经济学属性。经济学的范式变革,须将长期性、未来性、存量性、多元性等因素也纳入观察研究体系,这是域观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逻辑基础,可以引导现代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体系,更科学地研究新时代、新世界所产生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2.
理解演化经济学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自纳尔逊和温特 1 982年出版《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以来 ,“演化”一词在西方经济学界越来越成为时髦的术语。在过去的 2 0年中 ,演化经济学的各种研究传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霍奇逊指出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已成为 2 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主要的事件之一。但在这种多样化繁荣的背后 ,演化经济学是否存在着一个统一的研究纲领 ?本文第一节将首先讨论这个问题 ,并概要地分析它与新古典“现代经济学”① 的基本差异。其次 ,演化经济学的诞生可以回溯到凡勃伦 1 898年的经典论文 ,以纳尔逊、温特和多西 ②(G .Dosi)等为代表的学者只是演化经济…  相似文献   

13.
杨龙 《理论与现代化》2002,(2):62-64,73
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新起的学说,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问题。这两个流派在一个基本出发点上一致,即把经济学中“交换”这一核心概念向政治学领域推广,把政治过程看作是选民与政治家或官员之间的交换,把制度的演进看作是社会中行为主体之间交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说”:争论与超越——兼论中国经济学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说”是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然而 ,这一假说并不是一成不变和为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能接受的。一方面 ,这一假说在逻辑上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的 ,这形成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演化 ;另一方面 ,对这一假说的背离 ,又形成了各种非主流经济学流派。不可否认 ,“经济人假说”本身是有缺陷的 ,正视这种缺陷并努力把经济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途径。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 ,需要对“经济人假说”作出选择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看 ,当前尚不具备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条件 ,最要紧的还是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以期为中国经济学塑造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不过20余年,中国经济思想界就被美国传来的“主流派”经济学即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占据了主阵地,不仅大学经济院系以其为基础和主干课程,连党校和行政学院也以其培训干部。这一学派的教科书开始主导中国政界、经济界和知识界的经济意识。对它的称谓,也从“西方经济学”变成“现代经济学”,而且还出版了“高级西方经济学”或“高级现代经济学”的教材。这些教材及其中的理念、知识、图表、公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对人们经济意识的主宰,势必体现于行为,体现于经济运行,体现于政策,制约中国经济的走势。以“非意识形…  相似文献   

17.
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变迁理论的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彻底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蕴含的牛顿力学隐喻,而借鉴现代生物学进化隐喻来构建其理论纲领,发展出一种完全异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制度和技术变迁理论由于运用了演化经济学的动态分析框架,在技术变迁、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演进等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异端的综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思想史上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是又一次大的分水岭 ,它将加快一种新型经济学的诞生。这种新型经济学将以新奇和意义内生为纲领 ,以批判实在论科学哲学的发展为媒介 ,通过异端经济学各流派的创造性综合 ,实现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范式革命 ,这就是本文所定义的“新政治经济学”(Neo -PoliticalEconomy)。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不仅将使政治经济学重归经济科学的心脏地带 ,而且也将导致政治经济学已有的传统出现重大的范式转变 ,中国经济学家有可能对此做出独特和原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济学说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场经济学变革,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隐含地引入了三个基本假设:完备理性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和完备知识假设。此后,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先驱均对这三个基本假设提出过尖锐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三个替代性假设:凯恩斯的信念理性假设、奈特的不确定性假设和哈耶克的地方性知识假设。这三个替代性假设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们向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预设直接提出挑战,从而在迥异的理论前提下对现代经济学的变革提出要求,对理性选择的信息基础、企业的性质和市场的本质这三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澄清和解答了长期以来困扰着主流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谜题。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