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中叶 ,上海现代化开始起步 ,由于受自然地理、行政隶属关系及地方政治等因素的局限 ,作为上海近邻的南汇游离于上海现代化发展进程之外 ;至 2 0世纪上半期 ,随着与上海经济联系的加强 ,南汇相应突破不利因素限制 ,开始与上海现代化进程接轨 ;进入 2 0世纪后半期 ,南汇将自己的社会发展纳入上海的城市发展规划 ,逐步实现郊区农村与中心城市的融合。这种历史变迁 ,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地区作为它们的租界.这种租界,最早于上海出现.在上海租界建立和扩充的过程中,小刀会起义爆发了.租界与小刀会起义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2 0— 30年代 ,国民政府以收回国家主权为目标的对外交涉在一些领域展开 ,关税自主权的部分收回 ,政府印花税、卷烟税等在上海租界内的征收 ,以及实行已久的上海租界道契制度的变更等等 ,均表明收回国家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结果。其中围绕对上海租界内工厂施行检查所进行的交涉谈判 ,是国民政府借实施《工厂法》为契机以图对上海租界收回部分主权的又一行动 ,这是上海租界史中一段重要历史 ,也是当时中外关系中一件大事。由于原始资源缺乏 ,这一重要外交交涉的内幕一直未被清楚揭示。本文根据有关原始档案资料 ,对这场交涉的曲折过程 ,及其所反映的有关背景等进行论述 ,以揭示被掩史事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以其独一无二的生存环境对沈从文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仔细考察沈从文居留上海期间的创作、通信及相关资料,从艰难的租界生存和丰富的谋生体验、庞杂的租界叙事和难舍的乡情、矛盾的租界情结和尴尬的"乡下人"身份等三方面作出论述,以期对上海租界在精神、生活、创作等方面对沈从文的潜在影响作出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代情爱小说的趣味格调不仅因时而变,而且因地而异.19世纪90年代之前,情爱小说(狭邪小说)的意旨在欢场之外,作者在才子与妓女的故事中有所寄寓,小说散发着浓厚的才子佳人味.当清末小说的创作队伍、传播媒介、阅读群体向上海汇聚,当小说的故事空间钟情于上海租界,情爱小说(狭邪小说)的品格风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以上海租界空间为背景的狭邪小说褪去了才子佳人故事的浪漫虚幻面纱,笼罩在上海租界的消费娱乐氛围下,书写快乐原则和金钱原则下无道德约束的情欲冒险.同时,上海租界的淫冶风气与女性解放观念的结合,使得狭邪小说所描写的花界恋情接近了现代爱情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上海租界的人口与经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8 45年至 1 941年的近百年间 ,由于国内外人口的大量迁入 ,上海租界人口从区区数百人猛增到数百万人之巨。这种情况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为什么上海租界人口能如此迅猛地增长 ?以往的论著多认为与战乱有关。虽然有些论著已提及经济因素 ,但仍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在平时刺激着租界人口的增长 ,而在战时 ,则是难民的涌入激起了租界人口的猛增。笔者认为 :无论是在战时或平时 ,经济因素始终是上海租界人口变迁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表面上看 ,上海租界人口于 1 85 3年、1 86 0年、1 937年出现的三次突发性增长高潮确实是由战乱引起…  相似文献   

7.
张笑川  朱小屏 《社会科学》2007,3(4):177-183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公共租界当局陷入了空前的统治危机之中,日本政府利用公共租界的统治危机以及上海外国侨民谋求改变上海现状、企图把上海建成自由王国的动态,悍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与上海公共租界更是里应外合,大力推进上海自由市计划,并积极倡导召开圆桌会议,谋求上海成为自由市。然而,这一计划不仅遭到了上海各界民众以及国民政府的反对,同时也未得到美、英、法等国的支持。尽管自由市计划没有实现,但却影响深远。一.二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客观上转移了中国对收回上海租界的关注,使租界延长了寿命;而日本的远东宪兵威力也得到了上海公共租界的承认,日本在公共租界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美国对日本建议成立自由市的反对态度,使九一八事变后的日美关系更加恶化;一.二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  相似文献   

9.
把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置于“海派文化”、“都市文化”视野下进行观照的研究路向,已沿用多年,取得了不少厚重的研究成果。不过,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和缺憾。李永东的《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出版),敏锐地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上海租界之间深刻而独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租界文化”的概念,开拓了新的批评空间和学术生长点,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也在对该命题研究的推进上成效显著。本书首先对提出的“租界文化”概念进行了立名。在此基础上,对租界文化语境下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整…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 70年代 ,普鲁士之所以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分裂达数个世纪之久的德国 ,关键在于它在 19世纪上半期已具备了统一德国的经济实力。这种经济实力表现为 :它通过建立自己领导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确立起了在德意志的经济领导地位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它到19世纪 6 0年代已发展成为当时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邦国  相似文献   

11.
<纽约时报>是19世纪中期创办的一家美国主流媒体,该报多次报道上海的电稿.为我们体认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演变的先锋和主角的上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纽约时报>留下了上海人口增长的记录;它报道了以外滩为扩展源.以英美租界为中心,不断向周边辐射和扩张的城市化过程;反映了第二、第三产业向上海城市空间的集中和聚集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上海的普及.上海近代的城市化进程与鸦片战争后不久的开埠直接相关,它是以民族的屈辱、利权的丧失为前提、为代价的.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列强在上海的特权<纽约时报>大唱赞歌,并不道余力地在走私、拒交关税、会公廨、治外法权、租界等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为自己国家和其他列强辩护,体现了在国内外的双重标准.另一方面<纽约时报>不得不承认在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掌控下的上海租界在近代化进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黑暗面,承认上海有苦力、有骚乱和刑事犯罪,揭露英国人的贩毒活动,但时于同在上海的本国人的鸦片贸易却保持沉默,不置一词.在多重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下.<纽约时报>要想完全讲真话、讲实话是不大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徐新 《社会科学》2000,(4):72-76
近现代犹太民族在华散居史始于中国的门户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的 19世纪后半叶。在不到 10 0年时间 ,有大约 4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先后来到中国 ,其中有的是为了经商 ,有的则是来避难。上海、香港、天津、哈尔滨相继成为来华犹太人寄居生活的主要城市。祖籍巴格达和孟买的犹太人于19世纪 5 0年代率先来到上海经商 ,到 2 0世纪初这批犹太人已在上海建立起了一个颇具规模、富有富足的犹太社区。原籍俄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犹太人由于那里出现的迫害和革命 ,于 2 0世纪初来到哈尔演、天津等地谋生。其人数增长迅速 ,到 192 0年仅在哈尔滨一…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租界与近代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2月 18- 19日在上海召开 ,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以及香港和上海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近 5 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就以下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租界与近代上海文化发展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对晚清以来上海的城市格局和文化环境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 :晚清上海一市三治 ,既存在着政治控制、文化管理方面的缝隙 ,也为不同文化的共处、交流、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上海所具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边缘性特点 ,在…  相似文献   

14.
晚清自治时期,自治官绅从租界引进了不少西方近代城市管理措施,以加强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干预。但是,长期养成的旧习惯肯定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于是,当租界当局、老城厢的自治士绅以警察强力推行新的行为规则时,国人仍以习惯行事,在租界街头就首先出现了居民与租界巡捕之间的暴力冲突;数十年后,曾经发生在租界街头的冲突又在老城厢重演,并成为当时老城厢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在近代上海,不管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租界街头的警民冲突,还是20世纪初在老城厢上演的街头闹剧,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前近代与近代城市生活的差异,说明中国城市居民要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改变某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重新调适个人行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中,相对革命、立宪所导致的社会冲突而言,发生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冲突应该更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出现的民族工业 ,推动了苏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无锡、常州等近代工业城市得以形成。与之相适应 ,苏南近代交通、教育、文化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0世纪 60年代 ,苏南人以其特有的意识 ,捕捉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缝隙中存在的机会 ,迅速发展社队工业 ,开始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苏南是以经济发达 ,特别是工业经济发达、企业发育水平较高而闻名于全国。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 ,对苏南经济发展 ,或对已经成熟的“苏南模式” ,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全球化———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由于世界各国放松或取消了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在国际流动的管制 ,使各种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导致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 ,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19世纪。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由于交通工具的改善和铁路运费的降低等有利条件 ,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贸易量和资本流动空前发展 ,但这始于 19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却被 2 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 0多年里 ,战后…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28-134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商品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开埠以来的上海更一度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城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摊贩治理问题逐渐提上日程。清朝末年,上海地方当局借鉴租界西方市政管理经验,开始局部性整顿摊贩,到20世纪20年代已出现比较完备的专门性摊贩治理规章;进入30年代,政府对摊贩组织管理加强,对摊贩活动限制亦趋严格;抗战胜利后,当局对摊贩的干预空前强化,政府厉行取缔摊贩,导致摊贩与政府的矛盾空前激化,终于酿成暴力事件,地方当局对摊贩的治理进入弹性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建设除了经济对其有直接推动外,其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上海租界内原有的马路和越界筑路而成的马路,不仅对上海租界的交通与道路有直接的作用,对上海原城厢格局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直至今天,我们在上海还能感觉到当年的越界筑路对上海旧城格局和道路的影响。越界筑路是外国人强行扩展租界的重要方法之一。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和1854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迫使大量江浙居民涌入上海,客观上为上海输送了人力资本,从而推动了上海租界的经济发展,也必然带动外国人占据的上海租界的扩张。上海…  相似文献   

19.
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0年代 ,江南经过连年的残酷战争 ,人口锐减 ,土地荒芜 ,流民遍地 ,盗匪成群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 ,上海租界的畸形繁荣所导致的风俗“浇漓” ,也从根本上侵蚀瓦解着传统的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失败之后 ,江南士绅为维护自身的权利 ,与地方政府一起在政治、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重建江南社会秩序。然而 ,历史证明 :在近代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大势所趋时 ,这种以复古为旨趣的秩序重建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短期效果 ,但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租界时代上海的怀旧书写,呈现出纪实与虚构的双重特征.纪实文学和散文在对历史镜像的回眸中,往往掺杂了虚构的成分,渲染小资情调和时尚品位;虚构性的小说文本,则在传奇性的故事中特意突显其"有史可依"的一面,以获取文本内外的双重叙事效应.相对于现代作家的租界书写,上海怀旧叙事忽略了沉重,且对历史进行选择性的遗忘和修饰,构设一种上海想象的共同体,帮助上海人觅得虚幻的自尊和自傲,迎合了怀旧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